要想把精益生产搞好,先放下精益生产,放得越干净越好。
这样就没有了束缚,不会像小品《英雄母亲的一天》中赵丽蓉那样,给侯耀文整得连进门先迈哪条腿都成了问题。
然后,就做三件事:
第一件事,老板要披挂上阵亲自掌勺。这是关键之关键之关键。
第二件事,排产。即对每一单生产任务就像对每一趟列车那样,排出进程,投入运行。
第三件事,掌控隐患。即把运行中暴露出来的妨碍"准点运行"的隐患一个一个掌在控中,时时刻刻防备其意外复发。
.
做好这三件事后,只剩两件事了:
第一,关注工效。这是排产的最最最基本的依据,更更更是工厂的生命力所在。
第二,关注掌控隐患的对策的可行和长效,有缺憾就改善。改善得更好了,就可以小班升中班,一年级升二年级了。
.
三五个月后,每间厂自家的运行模式应该基本成形。
那时,再读读精益生产的教材,比较一下自家的运行模式,哪个好用就用哪个。
.
Ok?
.
我断言:不皈依"达成时效+工时产量差"下的生产管理,神仙也强盛不了中国的工厂。
"达成时效+工时产量差"出自经验磨砺,爱信不信。
我的断言举国不屑11年,换来了工厂们的生也难,活也难,死也难。
眨眨眼就中秋了,再眨眨眼就过年了。按照11年来的惯例,"用工荒"的高潮又又又要上门闹新春了。肿么办?肿么办?肿么办?除了运行"达成时效+工时产量差"下的生产管理,举国谁有高招可以缓解工厂们的"招工难+找工难"乃至将其拒之门外?11年多的惯例喔!
不听老人言,2019上半年吃的苦,下半年再来一份;再不听老人言,2019吃到的苦,2020也再来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