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我们中华名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无论身在何处,中华名族都有赶回家过春节的习俗。中国地域广阔名族众多,过春节时都有自己的地方风俗,尤其南北春节差异更为明显。
饮食上,北方讲究吃饺子,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饺子形状像元宝,象征“新年发财,财源滚滚”的好兆头。南方则多数做年糕,谐音“年高”,取吉祥如意的好兆头。
俗话说“十里不同俗”,因为气候饮食等方面的差异,南方户外活动更多,北方室内活动较多。
春节的差异不是特别大,但是各具特色,我们以南北城市对比了解下:
北京,进入腊月后,集市就不同往日,到处卖春联,灯笼等,红红火火一片盛景。越接近年三十,集市越加繁忙,人山人海采购景象无不热闹。
广东省潮汕春节有固定美食:菜粿、腐圆、酵包、管煎、五果汤。初四夜里,家家要点一盏灯,准备一缸水,叫做“等神水”。东莞正月初一祭神,要供上糖上煮芋头,叫做“富贵有缘”。
四川省成都人元旦不吃饭,因为饭与“犯”同音,他们吃汤圆或者挂面以求合家团圆,福寿绵长。刘阁等地正月初七还要过小年,除了敬神祭祖外,也吃团年饭。成都人则初七游西郊的杜甫草堂。长寿县元旦于门外点九只蜡烛,称为“九品烛”以敬天地。
福建省厦门人元旦出门前,都得当空拜玉皇大帝。清晨祭神用鲜花素果,中午祭神则用牲醴,及一碗春饭(春饭就是在白饭上插上红纸做的春花)。闽音“春”与“剩”谐音,意思取“年年有余”的好彩头。漳州初四称为“接尪”,除了进庙烧香外,还要预备一个糖果盒,叫做“荐盒”,供在厅上迎神下降。
春节虽然是全国性习俗,实际每个地方当天的庆祝内容不一样,也随着时代的变化在不断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