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通过虹吸管进行呼吸。
蜗牛的肺实际上是一个位于壳内套膜里的高度血管化的腔。它通过条有开口的管子与外界相连。这条管子被称作虹吸管,位置接近蜗牛的前部。套膜内的肌肉通过虹吸管吸进和排出空气。
外套膜常在足部或内脏团间,形成1个与外界相通的空腔,称为“外套膜腔”。蜗牛的呼吸器官就藏於外套膜腔内,有时透过蜗牛的壳,隐约可以见到壳底下密布的肺血管网,大多位於前侧,靠近头部的方向,这正是外套膜腔的位置。
外套膜腔会在壳口处形成1个开口,称为“呼吸孔”,这是气体进出的地方。仔细观察,呼吸孔常会一开一关,就像是蜗牛呼吸用的“鼻子”;而当蜗牛缩进壳内时,还是会将呼吸孔的开口留於壳口处以便呼吸。
扩展资料:
蜗牛也会紧张——并且这种压力状态对其健康也有负面影响。科学家已经发现,多种压力会造成黏滑的腹足类动物的记忆损伤。
一支科学团队把塘螺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给塘螺造成不同的压力感:有的烧杯过度拥挤,有的烧杯装的是低钙水,还有的烧杯既拥挤且盛的是低钙水;而烧杯的变化对于氧气含量无关紧要。
之后,该团队把蜗牛放入一个宽敞的烧杯中(含有正常钙浓度的水),训练蜗牛不要为了呼吸空气而向上爬——这对于塘螺来说没什么大不了,它们能通过自己的皮肤在水下获得氧气。
每当塘螺将它位于保护壳下的呼吸孔伸出水面呼吸时,研究者便会温柔地戳它一下。蜗牛要接受一个测试:它们能否只在水下摄入氧气?研究人员将结果在线报告于11月6日的《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上。
蜗牛在单个压力源的环境下受训后,可以记住训练内容数分钟甚至数小时。被置于多个压力源环境中的蜗牛无法形成跟训练内容有关的记忆,尽管在训练中,它们也会浮出水面呼吸。
因为蜗牛大脑感受压力的方式类似于哺乳动物的大脑,这一发现也有可能应用于人类的思维模式——当人被关闭在拥挤的会议室中且又饿又累时,会努力获取一些重要信息。
参考资料来源:
人民网-重压让蜗牛健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