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电维修>饮水机>

志高饮水机漏水怎么修图解

志高饮水机漏水怎么修图解

更新时间:2022-01-20 02:42:16

驾车来到上海市西北部,驶至外青松公路望安公路路口,可见一片漂亮的别墅群掩映在翠绿的稻田间,别墅群的一角还有儿童足球场、下沉式绿地公园、圆形的丰收广场、停车场等配套设施,不论男女老幼,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快乐。

这里是嘉定区外冈镇周泾村农民相对集中居住区(一期),别墅共有9排48幢、一共9种户型,计划于今年底前竣工交付。届时,周泾村龚家、周泾、双大头、夏家四个村民小组的130户村民就可离开老旧农宅,住进‘院内有园、院外有田’的新房。

去年,周泾村被列入上海市第三批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计划。作为外冈镇的规划保留村庄,近一年来周泾村稳步推进农民相对集中居住工作,到2023年将实现15个村民组、527户农户全部相对集中居住。同时,镇里将引进第三方社会资本,对集约腾出的集体土地进行经营性项目开发。“我们将以农宅平移归并为核心,推动周泾村配套升级、环境改善、土地集约利用、农民进一步增收,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让村民百姓有更多幸福感和获得感。”外冈镇党委书记李雪说。

130户村民将从破旧老宅搬进乡村别墅

周泾村是传统的农业村,处于“嘉昆太”城市化集中区域中部,是外冈郊野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村内自然资源丰富,建筑风貌保持完整。不过,周泾村农民房屋普遍老旧、基础设施较陈旧,村民期待改善居住环境。

70多岁的俞志高家住周泾村民小组,他家的房子建于1983年,至今已近40年。每到黄梅天气,他家房屋墙面就会出现霉变,部分墙体还出现了裂痕,让人提心吊胆。“尤其是在夏天的台风暴雨天气里,房屋渗水严重,很难住人,迫切需要翻建。”不过,由于门前道路狭窄、出入不便等原因,他始终没能如愿将房子翻新。

在周泾村,不少村民都有和俞志高一样的诉求:翻建老宅,或通过相对集中居住的方式住进新家。在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过程中,外冈镇充分考虑了村民诉求,对村庄发展进行了设计规划。“在规划周泾村农宅平移归并后的居住点时,我们充分考虑了村民现有宅基地出入不便、多数人向往原乡生活、滨水而居等情况,最终形成了沿周泾村村口南北、东西向主干道(望安公路和外青松公路)来布局新宅基地的规划方案。”外冈镇土地所所长朱雅芳告诉记者,建成后的农民相对集中居住区东临顾浦河、西接农田、南望鸡鸣塘、北依特色蔬菜基地,是周泾村未来景观资源最好的空间。

周永明今年70岁,在周泾村生活了几十年。当听说周泾村即将推进乡村振兴建设时,他既兴奋又担忧:“如果要‘上楼’,该怎么办?会不会住不惯商品房?老乡邻们会被分在一起吗?后来知道村里实施的是农宅平移归并政策,我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我一辈子生活在农村,现在不用离开一直生活的地方,又能住上新房子,两全其美!”

去年5月,周泾村130户农户向村委会递交了《农村宅基地和建房(规划许可)申请表》,主动申请农房平移归并。去年7月25日,村里启动抽签的相对集中居住项目(一期)综合用地近百亩。日前,记者在望安公路外青松公路路口看到,那里的“乡间别墅群”项目正在加紧施工,其中公共服务设施部分已基本完工,河边草坪绿意正盛,望安公路边开满了各色鲜花,一排排中式风情的联排别墅仿佛建在花园之中。

“这里的房型多达9种,建筑面积在80平方米至270平方米之间,可以满足不同家庭的差异化居住需求。你看,这些新建的农民别墅是新中式风格的,不论哪种房型,都有坡屋顶、青瓦、白墙,比村民们原先的破旧老宅条件好了许多。”周泾村党总支书记曹叶青告诉记者。

农村除了房屋老旧,配套设施不全也是一大问题。除了造别墅,周泾村还同步造公园、造广场、造村民活动中心。如今,村里新建成的丰收广场已绿植环绕,是一个兼具演出、休闲、社交等多功能的公共活动空间。广场正对着的建筑是村里的公共服务中心,由闲置仓库改建而来,一层建有餐厅和厨房,二层建有村史馆、党建室等,建成后可供村民筹办各类红白事等活动。望安公路旁的亲水观景平台也让人眼前一亮,不久前刚种下的波斯菊已星星点点绽放,住进新居后,村民抬抬脚就能逛公园。

“我们看着新房子一天天造起来,心情很激动。现在漂亮得都认不出了,我天天盼着能早一点搬进去,以后还能在村头的广场上跳广场舞!”村民沈健康看着建设中的新房,兴奋地说。

数字化无人农场正推进建设

事实上,周泾村正在推进的平移归并工作,外冈镇早有类似的探索。早在2004年底,外冈镇就作为上海市11个宅基地置换试点单位之一,在全市率先启动宅基地置换工作。在2004年、2010年和2017年,外冈镇推动了三轮农民相对集中居住项目,已完成约6000户农户相对集中居住,占全镇总户数的六成多。

外冈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农民相对集中居住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农民可以住进楼房、住进崭新的乡村别墅,而原有宅基地归并复垦后,可以更好地推动现代农业实现规模化经营。在这个过程中,新市镇建设也获得了更多的土地空间和资金支持,城镇化得以更快推进。“以2005年为例,首批13个村、1128户农户顺利置换,腾出的近千亩宅基地全部复垦,除去动迁安置房建设及动迁企业用地平移,不仅节余了485亩土地,还将分散的农田连接成片,方便了机械化操作,产生了规模效应。”

这个模式,周泾村在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过程中也继续延用。曹叶青告诉记者,周泾村通过农宅平移归并后预计可结余土地165亩,为确保农村土地资源得到更好利用,周泾村正在探索与社会资本合作开发经营性项目,如精致生态农业园、郊野旅游、农事科普项目等,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也可以促进村民就业增收。

农宅平移归并、土地集约利用,对拥有2400余亩耕地的周泾村来说是个极大利好:平坦规整、成方连片的土地更适合规模化经营,有利于农事生产耕作方式的升级,机械化、数字化乃至无人化的农业项目已在周泾村落地布局。

根据《上海市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1-2025年)》,到2025年,上海设施菜田绿叶菜生产机械化水平将达60%,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将达80%,农业信息化覆盖率将达80%。同时,上海将以区、镇为单位建设一批基于数字化管理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打造10万亩粮食生产无人农场。在全市13个“绿色田园先行片区”中,嘉定将打造“数字化无人农场产业片区”,围绕外冈镇1.7万亩粮田推进无人农场建设,实现区域内水稻全程无人化作业。

外冈镇农业服务中心副主任张旭告诉记者,2020年底,外冈镇已在周泾基地内完成了对现有部分农用作业机械“耕、种、管、收”无人化改造,并在300亩核心试验田内初步实现了水稻种植各环节的无人化作业。

前段时间正值“三夏”农忙期,在周泾村的水稻田里,一辆辆农机正在忙碌,但田间却几乎看不到农民,取而代之的是配备了北斗高精度自动导航驾驶系统的水稻插秧机、自走式喷雾机、飞在空中撒肥施药的农业无人机等。

外冈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社长刘波告诉记者,配备了自动导航驾驶系统的插秧机,可实现自动规划路径、自动点火、自动出库下田、自动作业等功能,准确将水稻秧苗定植在水田中;农业植保无人机集智能播撒、精准喷洒于一体,可灵活搭载不同容量的作业箱,最大作业飞行速度可达10米/秒,通过手机或智能遥控器,在所有地形条件下都可轻松高效地开展播种、撒肥、施药和投饲工作;经无人化改造后的拖拉机可带着机具与插秧机、植保无人机等精准配合,自主开展农机作业。

“多年来,外冈镇一直努力推进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数据化和服务在线化建设,今后将利用数字化无人农场建设契机,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力,提高百姓生活水平。”李雪表示。

来源:作者:茅冠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