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人的消费品质伴随着“双11”在不断升级
今年的“双11”格外引人关注,在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当下,它有着与往年不同的购物清单。记者为此走近普通消费者,了解他们的“双11”消费故事,透视消费行为背后的人文意味。
□记者 温文清 文/图
亲情买单是种乐趣
家在永春的70后陈女士11月11日凌晨00:02,终于抢到了她为母亲准备的“双11”礼物——一台价值500多元的脚部按摩仪;与此同时,在泉州的妹妹和她商量,为母亲在“双11”买一套睡衣。陈女士说,“12年下来已经形成了一种消费习惯,就是每年‘双11’时,姐妹之间都会商量和分工一下,为父母购买一些生活用品,尽点孝心。”
11月11日凌晨1时,刚刚将1岁多的宝宝哄睡后的90后小路,开始在网上购买皇家美素佳儿奶粉和好奇纸尿裤。“平时一罐要370多元,‘双11’时只要290元,优惠力度还是很大的。”小路说,“为了多买几罐,我还拉上了我老公一起买。”“纸尿裤也有折扣,平时一袋两三百,现在只要100元出头。”小路说,“今年‘双11’的商品感觉备货很足,不用像往年一样,担心抢不到。自从当了宝妈,摆在我的购买清单第一位的,就是宝宝了。”小路笑着说。
11月11日中午,下班后的80后郑女士夫妻,来到了中心市区涂门街某商场。“我们邻居告诉我说,这里的一款5公斤装大米正在做原价75元现价49.9元的活动,我就和先生一起来买了。”郑女士夫妻俩各骑了一辆电动车前去购物,最后,小两口买了8袋特价大米和一些日常食用的花生油。她说,“每年‘双11’都会和先生一起来购买特价的大米和油品,这些商品一般品质都还不错,还有就是夫妻一起购物,也是一种乐趣。”
市区一家商场的一位现场经理告诉记者,为亲情买单、精打细算正成为一种消费趋势,这也是商场每年策划促销活动的重要出发点。“今年受疫情影响,一部分消费者在消费上可能更加保守,我们要让顾客感觉物超所值。”
健康品质成关键词
11月11日下午,家住市区的翁先生,终于想起自己还是个“尾款人”,赶紧将他在京东购买的一款家用运动健康器材的尾款付掉。“今年‘双11’活动持续的时间比较长,定金几天前我就付掉了,如果不预定,我怕买不到。”翁先生说,“今年‘双11’花的钱和去年相比总量差不多,但品类有了很大的变化,一大部分钱花在了健康产品上,可能跟今年的疫情影响有关吧。”“疫情之后,我们也更加重视厨房卫生,这次购买了无需安装的净饮机,喝水变得方便又安心,还买了刀具砧板消毒机、扫地机器人。扫地机是计划外的,因为看了直播后很心动就买了。”
而刚刚装修新房不久的市区某学校的陈老师的购物清单里,则有一台自动洗碗机。“自从生二娃后,家里人口多了,碗筷的数量也越来越多,买个洗碗机可以减轻洗碗的负担。”她还给宝宝买了婴儿洗衣用的洗烘一体机,“过去宝宝衣服都是手洗,下雨天晾不干,这款洗烘双除菌率高达99.9%,而且挂在墙壁上可以节省空间。”
据苏宁易购数据,追求品质健康的生活方式也逐步成为主流。据悉,仅第一波的11月1日全天,多门保鲜除菌冰箱销售就同比增长133%,刀具砧板消毒机销售同比提升543%,干衣机销售同比增长6倍,智能马桶销售增幅近7倍,垃圾处理器单日销售增长39倍。女性用户购买健身类产品的订单同比增长153%。
社交电商正在兴起
到今年,“双11”已经狂欢了十二次。从不懂到跟随、学习和研究,消费者如今已经成为这场消费盛宴的真正“主角”,也变得更加理性和精明。
11月1日晚,正在浏览拼多多购物平台的小路对记者说,“‘双11’虽然以价格便宜为噱头,但是往往计算方式复杂,最后算下来比平时的价格没有便宜多少,消费者要有火眼金睛,学会识破商家的一些套路。”“砍价如果成功了,那会真正优惠不少。”据小路介绍,她和身边的不少闺蜜就经常一起去拼团,“我们会拼团买牛肉、买奶粉,甚至果蔬等,现在社区团购已经深入各小区了,一些超市也会建立这样的顾客群。”
对此,泉州连锁经营协会一位负责人说,价格便宜已经不足以支撑“双11”这样的全民集中消费节了,实际上,拼多多诞生之后,淘宝也推出了“淘宝特价版”,一年四季都便宜,腾讯推出了小鹅拼拼,依托微信生态也开始以社交的形式启动电商之路。“社交电商的兴起,正让便宜的商品变得常态化,消费者不需要在每年的‘双11’大战中等到凌晨,而且还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便宜了很多。”
从这些消费故事上,业界人士也表示,可以预见,随着社交电商的蓬勃发展,今后“双11”所谓“便宜”的吸引力会越来越低,消费和渠道下沉的重心已经不在于“货”和“场”,而在于“人”,人们对品质生活、健康生活的消费升级和消费细分,以及顾客集中议价的能力等将使消费行为变得更加多元化。
无论如何,今年“双11”购物清单,还是印证了疫情防控常态化以及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格局下,我国消费市场的长期上行趋势。
来源:泉州晚报
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