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竹,◆老竹。○[唐][元稹]《酬樂天東南行詩一百韻》:“祖竹藂新筍,孫枝壓舊梧。”○[唐][吳融]《送弟東歸》詩:“祖竹定欺簷雪折,稚杉應拂棟雲齊。”
子母竹,◆竹子的一種。又名慈竹。○[南朝][梁][任昉]《述异記》卷上:“南中生子母竹,今之慈竹也。”
竹作,◆竹器的製作。○[唐][段成式]《酉陽雜俎續集‧支諾皋下》:“﹝[張宏義]﹞亦因病死,經宿卻活……先解竹作,因自入房索刀具,破篾成器。”
竹祖,◆帶有筍芽的竹鞭。亦借指老竹。○[唐][杜牧]《川守大夫劉公早歲寓居敦行里肆有題壁十韻》:“林繁輕竹祖,樹暗惜桐孫。”○[唐][皮日休]《重玄寺元達年逾八十好種名藥》詩之一:“藥名卻笑[桐君]少,年紀翻嫌竹祖低。”○[宋][楊萬里]《都下食筍自十一月至四月戲題》詩:“竹祖龍孫[渭]上居,供儂尊俎半年餘。”
竹子,◆1.即竹。○《樂府詩集‧清商曲辭四‧黃竹子歌》:“江邊黃竹子,堪作女兒箱。”○《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回:“一面是畫的幾根淡墨水的竹子,竹樹底下站着一個美人。”○[沈從文]《邊城》十三:“一個在山上竹篁裏砍竹子,一個在溪面渡船上拉船。”參見“竹”。2.竹筍的別稱。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菜二‧竹筍》。
竹中高士,◆謂竹林中的隱者。○[南朝][宋][鄭緝之]《永嘉郡記‧竹中高士》:“[樂城][張廌]隱居頤志,家有苦竹數十頃,在竹中為屋,常居其中。○[王右軍]聞而造之,[廌]逃避竹中,不與相見,一郡號為竹中高士。”
竹陣(竹阵),◆指繁密整飭的竹林。○[唐][杜牧]《朱坡》詩:“洞雲生片段,苔徑繚高低,偃蹇松公老,森嚴竹陣齊。”
竹韻(竹韵),◆指風吹竹子而形成的特有聲音。○[唐][許渾]《奉命和後池十韻》:“野橋從浪沒,輕舸信風移;竹韻遷棋局,松陰遞酒卮。”○《白雪遺音‧馬頭調‧桐葉驚風》:“寒蟲鳴,玉砌竹韻雜松濤,不住叫號。”○[清][曹寅]《賀新郎‧夜間耳鳴息》詞:“臘黃淺映鵝兒瀉。漸翛翛、半庭竹韻,有聲有畫。”
竹月,◆竹林中的月色。○[唐][張籍]《奉和舍人叔直省時思琴》:“竹月泛涼影,萱露澹幽叢。”○[宋][王安石]《次韻張子野竹林寺》之二:“風泉隔屋撞哀玉,竹月緣階貼碎金。”○[明][高啟]《林間避暑》詩:“松風催暑去,竹月送涼來。”
竹院,◆栽竹的庭院。○[唐][張籍]《尋徐道士》詩:“尋師遠到[暉天觀],竹院森森閉藥房。”○[唐][李涉]《題鶴林寺僧舍》詩:“因過竹院逢僧話,又得浮生半日閑。”○《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四回:“不是偷閑來竹院,如何此地也逢僧?”
竹雨,◆落在竹葉上的雨滴。○[宋][邵雍]《閑居述事》詩之二:“竹雨侵人氣自涼,南窗睡起望[瀟湘]。”○[宋][陳師道]《和王子安至日》之三:“竹雨深宜晚,江梅半欲開。”○[明][高啟]《秋雨》詩:“未分醉夢狀,寧辨竹雨聲。”
竹魚(竹鱼),◆魚名。○[唐][劉恂]《嶺表錄异》卷下:“竹魚,產江溪間,形如鱧魚大而少骨,青黑色,鱗下間以朱點,鬣可翫,或烹以為羹臛,肥而美。”○[明][李時珍]《本草綱目‧鱗三‧竹魚》:“出[桂林][湘][灕]諸江中,狀如青魚,大而少骨刺,色如竹色,青翠可愛,鱗下閒以朱點,味如鱖魚肉,為[廣南]珍品。”
竹陰(竹阴),◆謂竹林中日光照射不到的地方。○[唐][白居易]《池上》詩之一:“山僧對棋坐,局上竹陰清。”○[唐][劉滄]《寓居寄友人》詩:“雨餘虛館竹陰清,獨坐書窗軫旅情。”
竹義(竹义),◆謂竹叢生不相離異。比喻有情義。○[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竹義》:“[太液池]岸有竹數十叢,牙筍未嘗相離,密密如栽也。帝因與諸王閑步於竹間,帝謂諸王曰:‘人世父子兄弟尚有離心離意,此竹宗本不相疏。人有懷貳心生離間之意,睹此可以為鑑。’諸王皆唯唯,帝呼為竹義。”
竹養(竹养),◆見“竹瀁”。
竹牙,◆亦作“竹芽”。◆筍的別稱。○[唐][張籍]《春日行》:“春日融融池上暖,竹牙出土蘭心短。”○[宋][贊寧]《筍譜》:“筍,一名竹芽。”
竹西,◆[唐][杜牧]《題揚州禪智寺》詩:“誰知[竹西]路,歌吹是[揚州]。”後人因於其處築[竹西亭],又名[歌吹亭],在[揚州府][甘泉縣](今[江蘇省][揚州市])北。○[宋][姜夔]《揚州慢》詞:“[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清][孫枝蔚]《春日憶郊游次錢退山韻》:“興亡處處同[隋]苑,歌吹年年滿[竹西]。”
竹王,◆[漢]時[夜郎]國王。傳說生於大竹中,故名。○《後漢書‧西南夷傳‧夜郎》:“[夜郎]者,初有女子浣於[遯水],有三節大竹流入足閒,聞其中有號聲,剖竹視之,得一男兒,歸而養之。及長,有才武,自立為[夜郎侯],以[竹]為姓。○[武帝][元鼎]六年,平[南夷],為[牂柯郡],[夜郎侯]迎降,天子賜其王印綬。後遂殺之。○[夷獠]咸以[竹王]非血氣所生,甚重之,求為立後。○[牂柯]太守[吳霸]以聞,天子乃封其三子為侯。”○[唐][皮日休]《寄瓊州楊舍人》詩:“行遇[竹王]因設奠,居逢木客又遷家。”
竹天竹地,◆方言。猶言作天作地。形容無理取鬧。
竹堂,◆用竹建造的廳堂。亦指竹林中的廳堂。○《魏書‧鄭道昭傳》:“從征[沔][漢],[高祖]饗侍臣於[懸瓠]方丈竹堂,[道昭]與兄[懿]俱侍坐焉。”○[唐][虞世南]《春夜》詩:“春苑月裴回,竹堂侵夜開。”○[南唐][李中]《訪澄上人》詩:“一餉逢秋雨,相留坐竹堂。”
竹所,◆在竹林中建造的房舍。喻幽靜的住所。○[明][陳與郊]《義犬》第一齣:“下官[袁燦],字[景倩]……常著‘妙德先生’以自況,不堪混俗,欲飲狂泉,為愛幽奇,直造竹所,今日閒居無事,不免舉酒花前。”
竹素,◆猶竹帛。多指史冊、書籍。○《三國志‧吳志‧陸凱傳》:“明王聖主取士以賢,不拘卑賤,故其功德洋溢,名流竹素。”○[唐][柳宗元]《讀書》詩:“竟夕誰與言?但與竹素俱。”○[宋][梅堯臣]《送逐客王勝之不及遂至屠兒原》詩:“始聞雲木深,忽逢[朱亥]墓,金鎚一報恩,義烈垂竹素。”○[清][姚鼐]《題坳堂所藏諸城劉文正公手跡》詩:“竹素蒼茫千載事,邱山零落百年期。”
竹書(竹书),◆古代無紙,在竹簡上記事書寫。後人稱編綴成冊的竹簡為竹書。○《晉書‧束晰傳》:“[太康]二年,[汲郡]人[不準]盜發[魏襄王]墓,或言[安釐王]冢,得竹書數十車。”○[唐][杜甫]《秋野》詩之三:“掉頭紗帽側,曝背竹書光。”○[清][黃景仁]《貂裘換酒‧題萬黍維持籌讀律圖》詞:“更問竹書三尺底,夜深時、多少錢神哭?”[田北湖]《論文章源流》:“蓋草昧大闢,竹書方備,納言委巷,受職史官:芻說鄙談,以簡樸為美。”
竹手,◆用竹條製的搔癢器物。一端成手爪形。又名不求人。○《解放日報》1985.2.5:“每十萬萬份獎券為一開獎組……三等獎三個:撓癢竹手一把。”參見“不求人”。
竹使,◆見“竹使符”。
竹實(竹实),◆1.竹子所結的子實,形如小麥。也稱竹米。○《韓詩外傳》卷八:“鳳乃止帝東園,集帝梧桐,食帝竹實,沒身不去。”○《世說新語‧栖逸》“[阮步兵]嘯聞數百步”[劉孝標]注引[晉][孫盛]《魏氏春秋》:“嘗遊[蘇門山],有隱者莫知姓名,有竹實數斛杵臼而已。”○[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木四‧竹實》﹝發明﹞引[陶弘景]曰:“竹實出[藍田]。○[江]東乃有花而無實,頃來斑斑有實,狀如小麥,可為飯食。”○[清][孫枝蔚]《長相思》詩:“荊棘參天梧桐死,那有竹實可為糧?”◆2.即竹肉。○[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木四‧竹實》:“[陳藏器]《本草》云:‘竹肉,一名竹實,生苦竹枝上。大如雞子,似肉臠,有大毒,須以灰汁煮二度,煉訖乃依常菜茹食,煉不熟則戟人喉出血,手爪盡脫也。’此說與[陳承]所說竹實相似,恐即一物,但苦竹上者有毒爾,與竹米之竹實不同。”參見“竹肉”。
竹石,◆竹與石。○《南史‧袁粲傳》:“郡南一家頗有竹石,[粲]率爾步往,亦不通主人,直造竹所,嘯詠自得。”○[唐][李白]《贈宣城趙太守悅》詩:“閑吟步竹石,精義忘朝昏。”○[唐][杜甫]《絕句》之二:“青溪先有蛟龍屈,竹石如山不敢安。”
竹色,◆竹子的色澤。○[唐][許渾]《宿開元寺樓》詩:“竹色寒清簟,松香染翠幬。”○[唐][李商隱]《潭州》詩:“[湘]淚淺深滋竹色,[楚]歌重疊怨蘭叢。”○[唐][劉滄]《題馬太尉華山莊》詩:“竹色拂雲連嶽寺,泉聲帶雨出谿林。”
竹肉,◆1.亦稱“竹菰”。生在朽竹根節上的菌類。○[唐][段成式]《酉陽雜俎‧草篇》:“[江][淮]有竹肉,生竹節上,如彈丸,味如白雞。”○[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菜五‧竹蓐》:“﹝[藏器]曰﹞:‘竹肉生苦竹枝上,如雞子,似肉臠,有大毒。’……此即竹菰也。生朽竹根節上。狀如木耳,紅色。”◆2.《晉書‧孟嘉傳》:“[桓溫]問:‘聽妓,絲不如竹,竹不如肉,何謂也?’[嘉]答曰:‘漸近使之然。’”絲,弦樂;竹,管樂;肉,歌喉。後以“竹肉”泛指器樂與歌唱。○[清]《今世說‧品藻》:“﹝[林鐵崖]﹞每當讌會,竹肉閒作,或值徜徉山水之際,時而意得忘言。”○[清][龔自珍]《己亥雜詩》之一七六:“俎膾飛沈竹肉喧,侍郎十日敞清樽。”
竹人,◆1.吹奏竹製管樂器的樂工。○《舊唐書‧音樂志二》:“登歌工人坐堂上,竹人立堂下,所謂‘琴瑟在堂,竽笙在庭’也。”◆2.篔簹竹中的實。○[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五穀果蓏菜茹非中國物產者》:“篔簹竹,節中有物長數寸,正似世人形,俗說相傳云‘竹人’,時有得者。”○[唐][皮日休]《送羊振文先輩往桂陽歸覲》詩:“竹人臨水迎符節,風母穿雲避信旗。”自注:“[曹毘]《湘中賦》云:‘篔簹中實,內有實,狀如人也。’”
竹秋,◆[宋][贊寧]《筍譜》:“凡百穀各以其初生為春,熟為秋。若筍,以鞭行時分芽、露白月為春……及乎外苞內實,冒土而生,當二三月為秋。”故稱農曆二月為“竹秋”。○[明][彭大翼]《山堂肆考‧時令‧二月》:“二月為竹秋。”
竹青,◆竹子外面的一層青綠色表皮。○《文化與生活》1982年第1期:“所謂留青,即留用竹子表面的一層竹青雕刻圖紋,鏟去圖紋以外的竹青,露出竹青下面的竹肌。”
竹器,◆用竹子作材料編製的器具的總稱。○《急就篇》卷三:“竹器:簦、笠、簟、籧篨。”○[顏師古]注:“竹器,總言織竹為器也。”○《漢書‧王莽傳下》:“[莽]欲以厭凶,使虎賁以斬馬劍挫[忠],盛以竹器,傳曰‘反虜出’。”○《宋史‧河渠志七》:“既而潮避[錢塘],東擊[西陵],遂造竹器,積巨石,植以大木,堤岸既固,民居乃奠。”徐開壘《生命猶如樂章》:“仿佛看見西南地區的壯族、瑤族和苗族男女,在這裏乘上竹筏,把自己種植的糧食,和編織的竹器、草席,運往繁華的中原地帶。”
竹皮,◆指筍殼。即籜。竹初生時的外殼。○[唐][李百藥]《謁漢高廟》詩:“竹皮聚寒徑,枌社落霜叢。”○[唐][白居易]《小臺》詩:“風飄竹皮落,苔印鶴跡上。”
竹牛,◆野牛的一種。○[宋][康譽之]《昨夢錄》:“[西夏]有竹牛,重數百斤,角甚長而黃黑相間,用以製弓極佳,尤且健勁。”
竹木,◆1.竹與樹木。○《左傳‧襄公十八年》:“[劉難]、[士弱]率諸侯之師焚[申池]之竹木。”○《漢書‧地理志下》:“[巴]、[蜀]、[廣漢]本[南夷],[秦]并以為郡,土地肥美,有江水沃野,山林竹木疏食果實之饒。”○[唐][孟郊]《游城南韓氏莊》詩:“清氣潤竹木,白光連虛空。”◆2.草名。萆薢的別稱。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七‧萆薢》。
竹門(竹门),◆竹製之門。○[唐][周賀]《春喜友人至山舍》詩:“鳥鳴春日曉,喜見竹門開。”○[宋][劉克莊]《豫章溝》詩之二:“野店蕭蕭掩竹門,岸沙猶記履綦痕。”○[茅盾]《子夜》十三:“雨打那些竹門的唦唦的聲音,現在是更急更響了。”
竹馬子(竹马子),◆即竹馬燈。端木蕻良《“跑竹馬會”小釋》:“‘跑竹馬會’[北京]也稱為‘竹馬子’。馬用竹片、竹棍兒編扎成胎,外面用紙糊成硬殼,分為前半截、後半截,拴在跑竹馬人的腰上。”參見“竹馬燈”。
竹馬之交(竹马之交),◆見“竹馬之友”。
竹馬之好(竹马之好),◆謂兒童時期的交誼。○[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方正》:“﹝[諸葛靚]﹞與[武帝]有舊……帝曰:‘卿復憶竹馬之好不?’[靚]曰:‘臣不能吞炭漆身,今日復睹聖顏。’因涕泗百行,帝於是慚悔而出。”
竹馬兒,◆小竹竿。戏剧道具,象征马。○元金仁杰《追韩信》第四折:“竹馬兒調陣子上。”
竹馬(竹马),◆1.兒童游戲時當馬騎的竹竿。○《後漢書‧郭伋傳》:“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兒數百,各騎竹馬,道次迎拜。”後用為稱頌地方官吏之典。○[唐][許渾]《送人之任邛州》詩:“群童竹馬交迎日,二老蘭觴初見時。”○[宋][蘇軾]《次前韻再送周正孺》:“竹馬迎[細侯],大錢送[劉寵]。”○[清][王端履]《重論文齋筆錄》卷五:“先君集中有《依韻答盧石甫明府二律》,皆再任時倡和之作也,敬錄於左:‘迎來竹馬又三年,愛景薰風話果然。’”◆2.即薅馬。南方農村耘稻時所用的一種農具。○[元][王禎]《農書》卷十三:“薅馬,薅禾所乘竹馬也。似籃而長,如鞍而狹,兩端攀以竹系,農人薅禾之際乃寘於跨間……余嘗盛夏過[吳中]見之,土人呼為竹馬,與兒童戲乘者名同而實異。”
竹落,◆亦稱“竹絡”。◆竹籠。○《漢書‧溝洫志》:“[河]果決於[館陶]及[東郡][金隄]……[河]隄使者[王延世]使塞,以竹落長四丈,大九圍,盛以小石,兩船夾載而下之。”○《元史‧河渠志三》:“兩埽之間置竹絡,高二丈或三丈,圍四丈五尺,實以小石,土牛。”
竹路,◆竹林中的小路。○[唐][劉長卿]《至饒州尋陶十七不在寄贈》詩:“梅枝橫嶺嶠,竹路過[湘]源。”
竹龍(竹龙),◆1.一種上架版屋的巨型竹筏。○《新五代史‧死節傳‧劉仁贍》:“[世宗]攻[壽州],圍之數重,以方舟載砲,自[淝河]中流擊其城;又束巨竹數十萬竿,上施版屋,號為竹龍,載甲士以攻之。”◆2.連接在一起的引水竹筒。○[宋]陳鬱《藏一話腴》:“[明]之[慈溪縣]西北有[慶安寺]……寺後有泉出於深谷,僧以巨竹連筒引水,行數里支分於松下石池溢入於谿。○[舒龍圖][亶]有詩云:‘門前屏障繞潺湲,付與材僧夜定還。松蓋作雲遮千里,竹龍行雨出千山。’”◆3.一種竹製民間工藝品。○《文匯報》1984.2.1:“只要旋動龍頭下的撐棒,竹龍即嘎嘎作響,游舞起來。”
竹林游,◆见“竹林之遊”。
竹林賢(竹林贤),◆[晉][孫綽]撰《僧史》,以七人配德[三國][魏][嵇康]、[阮籍]等竹林七賢,號竹林七僧,後以“竹林賢”泛指幽居寺廟的僧人。○[唐][皎然]《遙和塵外上人與陸澧夜集山寺問涅槃義》:“共是竹林賢,心從貝葉傳。”○[明][何景明]《懷葉時華》詩:“客皆蓮社友,人是竹林賢。”○[陳去病]《酬鈍根醴陵山中》詩:“小別幾同龍漢劫,幽居奚啻竹林賢。”
竹林七子,◆見“竹林七賢”。
竹林七賢(竹林七贤),◆[魏][晉]之間[陳留][阮籍]、[譙郡][嵇康]、[河內][山濤]、[河南][向秀]、[籍]兄子[咸]、[琅邪][王戎]、[沛]人[劉伶]相與友善,常宴集於竹林之下,時人號為“竹林七賢”。見《三國志‧魏志‧嵇康傳》“[嵇康]文辭壯麗,好言[老][莊]而崇奇任俠”[裴松之]注引[晉][孫盛]《魏氏春秋》。○[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品藻》:“[謝][遏]諸人共道竹林優劣,[謝公]云:‘先輩初不臧貶七賢。’”亦稱“竹林七子”。○[唐][李白]《魯郡堯祠送竇明府薄華還西京》詩:“竹林七子去道賒,[蘭亭]雄筆安足誇。”
竹林名士,◆即竹林七賢。○《世說新語‧文學》“[袁伯彥]([袁宏])作《名士傳》成”[南朝][梁][劉孝標]注:“[宏]以……[阮嗣宗]、[嵇叔夜]、[山巨源]、[向子期]、[劉伯倫]、[阮仲容]、[王濬仲]為竹林名士。”○[魯迅]《而已集‧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係》:“[魏]末,[何晏]他們以外,又有一個團體新起,叫做‘竹林名士’,也是七個,所以又稱‘竹林七賢’。”參見“竹林七賢-竹林七賢”。
竹林精舍,◆古代[印度]最初的寺院,在[中印度][迦蘭陀村]。本[迦蘭陀]的竹林,[迦蘭陀]歸佛後,即以竹園奉佛立精舍,為[如來]說法的場所。○[范文瀾]《唐代佛教‧佛教各宗派》:“他住在[摩揭陀國]首府[王舍城]的[竹林精舍]傳道,[王舍城]中歸佛出家的人漸多。”參閱[唐][玄奘]《大唐西域記‧摩揭陀國》。
竹林,◆1.竹子叢生處。○《山海經‧大荒北經》:“﹝[附禺之山]﹞丘南,[帝俊]竹林在焉,大可為舟。”○《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觀眾樹之塕薆兮,覽竹林之榛榛。”○[宋][曾鞏]《思政堂記》:“平畦淺檻,桂花美木,竹林香草之植,皆在其左右。”○[清][吳肅公]《江氏雙節婦詩》:“翩翩兩黃鵠,飛飛共竹林。”○[沈從文]《邊城》十八:“只見黃狗從山上竹林裏跑來,知道[翠翠]上山了。”◆2.“竹林七賢”的省稱。○[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程器》:“然[子夏]無虧於名儒,[濬沖]不塵乎竹林者,名崇而譏減也。”○[子夏],[孔光]字;[濬沖],[王戎]字。○[宋][蘇軾]《和擬古》之二:“酒盡君可起,我歌已三終,由來竹林人,不數[濤]([山濤])與[戎]([王戎])。”○[清][祝洵文]《夜集湯仁侯宅贈王元倩》詩:“懷舊竹林餘[向秀],[山陽]鄰笛意淒然。”◆3.鳥名。○[孫奕]《履齋示兒編‧雜記‧人物通稱》引[宋][蔡絛]《西清詩話》:“[崇寧]間有貢士自[同谷]來,籠一禽,大如雀,色青,善鳴,曰竹林鳥也。”
竹君,◆○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王子猷(王徽之)嘗暫寄人空宅住,便令種竹。或問:‘暫住何煩爾?’王嘯詠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無此君?’”后因以“竹君”美称竹。○宋陆游《新黏竹隔作暖阁》诗:“封姨青女交作戹,竹君楮生却憐客。”○宋李忆《徵招·梅》词:“這奇絶,好唤蒼髯,與竹君來共。”○元王恽《感皇恩·与客读辛殿撰乐府全集》词:“霽月光風,竹君梅侣,中有新亭淚如雨。”
竹節花(竹节花),◆煙火的一種。○[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煙火》:“又有霸王鞭、竹節花、泥筩花、金盆撈月、疊落金錢,種類紛繁,難以悉舉。”
竹節骨(竹节骨),◆中醫指人手各指的第二節。○《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竹節骨》:“竹節骨,即各指次節之名也。”
竹節(竹节),◆1.竹子各段之間相連突出的部位。○《後漢書‧西南夷傳‧哀牢夷》:“其竹節相去一丈,名曰濮竹。”○[唐]李洞《秋宿梓州牛頭寺》詩:“詔散松梢別,棋終竹節收。”○《中國歌謠資料‧紅軍謠》:“一根竹子大又長,通開竹節把米裝。”◆2.喻堅貞。○[宋][范成大]《送通守林彥強寺丞還朝》詩:“紛綸草木變暄寒,竹節松心故凜然。”
竹腳(竹脚),◆方言。種竹時為加高地勢而堆積的泥土。○[元][俞宗本]《種樹書‧竹》:“種竹處當積土,令稍高於旁地二三尺,則雨潦時不侵損。○[錢唐]人謂之竹腳。”
竹黃(竹黄),◆1.中藥名。也稱竹膏。為大竹枝節中的分泌物。○[宋][沈括]《夢溪補筆談‧藥議》:“[嶺]南深山中有大竹,有水甚清澈,溪澗中水皆有毒,唯此水無毒,土人陸行多飲之,至深冬則凝結如玉,乃‘天竹黃’也……遇夜野火燒林木為煨燼,而竹黃不灰,如火燒獸骨而輕,土人多於火後採拾以供藥品,不若生得者為善。”○[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木四‧竹黃》:“竹黃出于大竹之津氣結成,其氣味功用與竹瀝同,而無寒滑之害。”◆2.一種竹製工藝品,也稱翻黃,可作果盒、文具盒等。
竹華(竹华),◆指日光穿射的簾影。○[唐][李賀]《難忘曲》:“簾影竹華起,簫聲吹日色。”○[叶蔥奇]注:“竹華,指日光穿射的簾影。”
竹花,◆竹子開的花。○[唐][杜甫]《述古》詩之一:“鳳凰從東來,何意復高飛,竹花不結實,念子忍朝饑。”○[清][蔣士銓]《雪中人‧占茶》:“不用占雞骨,何須驗竹花。”
竹戶(竹户),◆竹編的門。○[唐][趙嘏]《早發剡中石城寺》詩:“竹戶半開鐘未絕,松枝靜霽鶴初還。”○[宋][楊萬里]《訪三十二叔祖於小蓬萊》詩:“槿籬竹戶重復重,雞鳴犬吠青霞中。”
竹行,◆收購和出售竹子的營業機構。○[清][邵長蘅]《閻典史傳》:“一時從者千人,然苦無幟,[應元]又馳竹行,呼曰:‘事急矣,人假一竿,直取諸我!’”徐鑄成《報海舊聞》二十:“竹行卻有三爿,多是山裏人用獨輪車推來,到竹行出售,全是碗口般粗細長兩三丈的毛竹。”
竹光,◆1.竹林中的光影。○[唐][杜甫]《屏跡》詩之二:“竹光團野色,舍影漾江流。”○[宋][楊萬里]《又題寺後竹亭》詩:“行盡空房忽畫闌,竹光和月入亭寒。”○[元][馬祖常]《石田山居》詩之七:“竹光浮晝碧,花蕊颺春紅。”◆2.謂竹子表皮光滑。○[清][袁枚]《隨園詩話》卷九:“[沈光祿][子大]、[許明府][子遜],二人齊名。○[沈]如:‘竹光晨露滑,池靜夜泉生。’……真[少陵]也。”
竹館(竹馆),◆用竹建造的房舍。亦泛指幽居別墅。○[宋][梅堯臣]《池州陳生見過》詩:“竹館忽枉駕,山樽聊解頤。”○[宋][梅堯臣]《送胥裴二子回馬上作》詩:“念此日暮時,寂寞閉竹館。”
竹關(竹关),◆竹門。借指簡陋的居室。○[唐][張籍]《經王處士原居》詩:“舊宅誰相近,唯僧近竹關。庭閒雲滿井,窗曉雪通山。”
竹宮(竹宫),◆1.用竹建造的宮室。○《漢書‧禮樂志》:“以正月上辛用事[甘泉]圜丘,使童男女七十人俱歌,昏祠至明,夜常有神光如流星止集于祠壇,天子自竹宮而望拜。”○《三輔黃圖‧甘泉宮》:“竹宮,[甘泉]祠宮也,以竹為宮,天子居中。”◆2.作祠壇的泛稱。○[南朝][梁][任昉]《靜思堂秋竹賦》:“[靜思堂]連洞房,臨曲沼夾脩篁,竹宮豐麗于[甘泉]之右,竹殿弘敞于[神嘉]之傍。”○[金][元好問]《松上幽人圖》詩:“秋風謖謖松樹枝,仙人骨輕雲一絲,不飲不食玉雪姿,竹宮月夕頻望祠。”○[清][錢謙益]《田國戚奉詔進香岱岳》詩:“天子竹宮親望拜,貴妃椒室自焚香。”
竹工,◆製造竹器的工匠。○[宋][王禹偁]《黃州新建小竹樓記》:“[黃岡]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去其節,用代陶瓦。”○[宋][王禹偁]《黃州新建小竹樓記》:“吾聞竹工云:竹之為瓦僅十稔。”
竹根親(竹根亲),◆方言。指遠親。○《小說月報》1981年第4期:“唯獨鄰隊的[唐三嫂],因和他攀了點竹根親,自然就多說點話。她……尖起嗓子笑嘻嘻地說:‘我說[魏老表],你是才從灶孔裏鑽出來的麼?穿這身灰撲撲的油渣衣裳去開會,也不怕給我那弟媳婦丟臉嗎?’”
竹根黃(竹根黄),◆黃粱的別稱。○[清][厲荃]《事物异名錄‧蔬穀下‧粱》:“《爾雅翼》:‘黃粱香美逾于諸粱,人號為竹根黃。’”
竹根,◆1.竹子的根。○[唐][賈島]《題竹谷上人院》詩:“樵徑連峰頂,石泉通竹根。”◆2.竹根製作的酒器。○[北周][庾信]《奉報趙王惠酒》詩:“野鑪然樹葉,山杯捧竹根。”○[唐][李賀]《始為奉禮憶昌谷山居》詩:“土甑封茶葉,山杯鎖竹根。”○[王琦]彙解:“《太平寰宇記》:‘[段氏]《蜀記》云,[巴州]以竹根為酒注子,為時珍貴。’”
竹夫人,◆古代消暑用具。又稱青奴、竹奴。編青竹為長籠,或取整段竹中間通空,四周開洞以通風,暑時置床席間。○[唐]時名竹夾膝,又稱竹几,至[宋]始稱竹夫人。○[宋][蘇軾]《送竹几與謝秀才》詩:“留我同行木上坐,贈君無語竹夫人。”○[王文誥]輯注引[查慎行]曰:“蓋俗謂竹几為竹夫人也。”○[宋][陸游]《初夏幽居》詩之二:“瓶竭重招麴道士,床頭新聘竹夫人。”○[清][趙翼]《陔餘叢考‧竹夫人湯婆子》:“編竹為筒,空其中而竅其外,暑時置床席間,可以憩手足,取其輕涼也,俗謂之竹夫人。按[陸龜蒙]有《竹夾膝》詩,《天祿識餘》以為即此器也,然曰夾膝,則尚未有夫人之稱,其名蓋起于[宋]時。”參見“竹几”。
竹風(竹风),◆竹間之風。○[唐][杜甫]《遠游》詩:“竹風連野色,江沫擁春沙。”○[南唐][馮延巳]《歸自謠》詞之一:“何處笛,深夜夢回情脈脈,竹風檐雨寒窗滴。”○[宋][蘇軾]《西齋》詩:“褰衣竹風下,穆然中微涼。”
竹刀,◆竹製的刀。○[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素食》:“缹笳子法:用子未成者,以竹刀骨刀四破之。”○[唐][段成式]《酉陽雜俎‧木篇》:“[祁連山]上有仙樹實,行旅得之止饑渴,一名四味木,其實如棗,以竹刀剖則甘,鐵刀剖則苦。”○《人民日報》1984.1.21:“他偷偷從破竹耙上拽下兩根竹片……偷偷地刮竹皮,直至做成竹刀。”
竹兵,◆古代[蜀]人以竹為弓矢,故稱竹兵。兵,兵器。
竹筆(竹笔),◆古代用竹子製造的筆。○[宋][馬永卿]《嬾真子》卷一:“古筆多以竹,如今木匠所用木斗竹筆,故字從竹;又或以毛,但能染墨成字,即謂之筆。”○《新民晚報》1984.2.25:“從一九七五年在[湖北][雲夢][睡虎地]十一號[秦]墓出土的三支竹筆來看,[秦]代所用的毛筆已經很像現代的毛筆了。”
竹報平安(竹报平安),◆[唐][段成式]《酉陽雜俎續集‧支植下》:“[衛公]([李德裕])言[北都]惟[童子寺]有竹一窠,纔長數尺,相傳其寺綱維,每日報竹平安。”後以“竹報平安”指平安家書。○[宋][韓元吉]《水調歌頭‧席上次韻王德和》詞:“月白風清長夏,醉裏相逢林下,欲辨已忘言。無客問生死,有竹報平安。”◆补证条目■○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支植下》:“衛公(李德裕)言北都惟童子寺有竹一窠,纔長數尺,相傳其寺綱維,每日報竹平安。”■后以“竹報平安”指平安家书。○宋程俱《会稽喜得家書》诗:“黄耳東來一破顔,直從松竹報平安。”
竹白,◆1.竹子殺去青皮的部分。○[王士禛]《池北偶談‧談藝七‧汗青》引[明][姚福]《青溪暇筆》:“言殺去青皮而書於竹白,則不可改易也。”◆2.借指史乘。○[清][王韜]《<三島中洲文集>序》:“雖其間因時自奮,遇合非常,特達於功名,飛騰於際會,以乘風雲而著竹白者,未常無人,要亦一代賢豪者流也。”
雲竹(云竹),◆高聳入雲之竹。○[唐][杜甫]《徐九少尹見過》詩:“賞靜憐雲竹,忘歸步月臺。”○[清][譚嗣同]《感懷》詩之二:“金裘噴血和天鬥,雲竹聞歌匝地哀。”參見“雲遊”。
雲母竹(云母竹),◆竹名。相傳[安徽省][鳳陽縣]南有[雲母山],山上有雲母石,產大竹。竹皮色與雲母石相似,因名。○《初學記》卷二八引[晉][郭義恭]《廣志》:“雲母竹,大竹也。”○[唐][皮日休]《洛中寒食》詩之二:“[洛水]萬年雲母竹,[漢]陵千載野棠花。”○[元][李衎]《竹譜詳錄‧竹品譜‧雲母竹》:“雲母竹,簜竹之巨者也。○《濠梁圖經》曰:出[鍾離]南四十里[雲母山]。山有雲母石,竹皮之色似之,因以為名。”○[明][謝肇淛]《五雜俎‧物部二》:“雲母竹一節可為船。”
月竹,◆竹名。○[宋][贊寧]《筍譜‧二之出》:“月竹筍:竹狀輕短叢生,每月抽筍,謂之月竹。筍如箭竹萌,人不食也。”
玉竹,◆1.竹子的美稱。◆2.竹的一種。○[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灤陽續錄六》:“又有丹竹純赤,玉竹純白。”◆3.萎蕤的別名。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一‧萎蕤》。
陰竹(阴竹),◆生於山北的竹。○《周禮‧春官‧大司樂》:“陰竹之管,[龍門]之琴瑟。”○[鄭玄]注:“陰竹,生於山北者。”○[唐][楊炯]《瀘州都督王湛神道碑》:“蒼璧黃琮,六玉以昭天地;路鼓陰竹,九變而祠祖考。”○[元][陳樵]《月庭賦》:“佳木偃旌,陰竹揚徽。”
陰陽竹(阴阳竹),◆竹一破為二,以代屋瓦。凹部向上者稱陰,凹部向下者稱陽。合稱“陰陽竹”。○[明][宋應星]《天工開物‧漕坊》:“[平江伯][陳]某,始造平底淺船,則今糧船之制也。凡船制底為地,枋為宮牆,陰陽竹為覆瓦。”○[鍾廣言]注:“陰陽竹,破成兩半並去了節的竹筒片,凹部向上、向下順次橫疊,在船上起瓦片承雨的作用。”
義竹(义竹),◆叢竹的美稱。○[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義竹》:“帝([唐玄宗])遊後苑,有竹叢密,筍不出外。帝顧諸王曰:‘父子兄弟相親,當如此竹。’因謂義竹。”
相公竹,◆[宋]時為悼念[寇準]而命名的竹。○[宋][王闢之]《澠水燕談錄‧事志》:“[萊公]貶死[雷州],喪還,過[荊南]。○[公安縣]民懷公德,以竹插地,挂物為祭,焚之,後生筍成林,以為神,因為公立祠,目其竹為‘相公竹’。”
賢竹林(贤竹林),◆[三國][魏][阮籍]與其侄[阮咸]名列“竹林七賢”,後人因用“賢竹林”為對他人叔侄的敬稱。○《儒林外史》第四六回:“弟就要去拜[虞博士]并[莊徵君]賢竹林。”
戲竹(戏竹),◆指揮奏樂的用具。○《元史‧禮樂志五》:“戲竹,制如籈,長二尺餘,上繫流蘇香囊,執而偃之,以止樂。”○《清史稿‧樂志八》:“戲竹,析竹為之,凡二,各五十莖。髹朱,承以塗金壺盧,下有柄,亦髹朱。人各執其一,立丹陛上,合則樂作,分則樂止。”原注:“戲,音與麾同,其用亦與麾同。”
無節竹(无节竹),◆竹的一種。即通竹。○[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木五‧竹》:“無節竹出[溱州],通心直上,即通竹也。”
文竹,◆1.即斑竹。○[漢][蔡邕]《筆賦》:“削文竹以為管,加漆絲之纏束。”○[唐][元稹]《鶯鶯傳》:“兼亂絲一絢,文竹茶碾子一枚……淚痕在竹,愁緒縈絲,因物達情,永以為好耳。”○[宋][趙令畤]《侯鯖錄》卷五:“珮玉綵絲文竹器,願君一見知深意。”參見“斑竹”。2.一種可供盆栽觀賞,或為瓶花襯葉的多年生竹。莖細弱,枝纖細呈葉狀水平開展。花小白色。漿果球形,黑色。也稱雲片竹。○[金明]《文竹冬春分枝好》:“在自己的居室裏,放置一盆幽雅的文竹,能給您增添生活的情趣。”
天竹,◆1.常綠灌木。羽狀複葉,小葉披針形,花小,白色,圓錐花序。果實球形,白色、淡紅色或紫色。根、莖、果實均入藥,根莖有清熱、通經作用,果實有止咳、平喘作用。參見“南天竹”。◆2.星名。參見“天英”。
司馬竹(司马竹),◆竹的一種,產於[嶺]南,可製弓。○[宋][朱翌]《猗覺寮雜記》卷下:“[嶺]表有竹,俗讀司馬竹,又曰私麻竹。○《南越志》曰:沙麻竹,可為弓,似弩,謂之溪子弩。或曰蘇麻竹,或曰麤麻竹,今訛為司馬竹。”
水竹,◆1.水和竹。常借指清幽的景色。○[唐][孟郊]《旅次洛城東水亭》詩:“水竹色相洗,碧花動軒楹。”○[宋][蘇轍]《五郡》詩:“當道沙塵類[河]北,依山水竹似[江]南。”○[清][王士禛]《池北偶談‧談藝三‧冶源》:“今州南四十里[臨朐縣]有[冶源],亦名[冶泉],有水竹之勝。”◆2.竹的一種。禾本科。生於河岸、湖旁、灌叢中或巖石山坡。竹材甚韌,宜劈篾編器物;筍可食。分布於我國[長江]流域以南各地。○[唐][戎昱]《駱家亭子納涼》詩:“生衣宜水竹,小酒入詩篇。”
勢如破竹(势如破竹),◆《晉書‧杜預傳》:“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數節之後,皆迎刃而解。”後因以“勢如破竹”比喻作戰或工作節節勝利,毫無阻礙。○《資治通鑒‧後漢高祖天福十二年》:“帝未決,使人諭指於[弘肇],曰:‘兵已及此,勢如破竹,可進不可退。’”○《水滸傳》第九九回:“[關勝]等眾,乘勝長驅,勢如破竹,又克了[大谷縣]。”○[陳登科]《赤龍與丹鳳》第一部九:“上萬農民拿起武器,勢如破竹,不管[潘一豹]有多大力量,也抵擋不住了。”亦作“勢如劈竹”。○《三國演義》第十二回:“[曹操]將得勝之兵,殺入城中,勢如劈竹。”
食竹,◆指鼠。
石竹,◆1.多年生草本植物。常植於庭院供觀賞。○[唐][李白]《宮中行樂詞》之一:“山花插寶髻,石竹繡羅衣。”○[宋][范成大]《再游天平有懷舊事且得卓庵之處呈壽老》詩:“木蘭已老無花發,石竹依前有麝眠。”思慕《維也納之春》:“玫瑰、石竹、香水花和丁香,更是[維城]出色的花朵。”◆2.“瞿麥”的別名。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五‧瞿麥》。
詩竹(诗竹),◆竹名。因葉大而堅厚,可代箋寫詩,故名。○[清][王士禛]《池北偶談‧談异七‧詩竹》:“[鄠縣]多竹園,有詩竹,莖短而葉大,堅厚,土人以代箋幅。”
聲流竹素,◆谓名声流传于史册,永垂不朽。竹素,即竹帛,借指图书、史籍。○《魏书·元澄传》:“子産道合當時,聲流竹素。臣既庸近,何敢庶幾!”
人面竹,◆竹名。節密而凸,如人面狀,故名。多栽於庭園,以供觀賞,其幹可作手杖、釣竿等。○[明][謝肇淛]《五雜俎‧物部二》:“其最奇者,有人面竹,其節紋一覆一仰,如畫人面然。”○《廣群芳譜‧竹譜‧竹一》:“人面竹,出[剡山]。徑幾寸,近本逮二尺。節極促,四面參差,竹皮如魚鱗。面凸,頗類人面。”
青竹,◆1.青翠的竹子。○[唐][越溪楊女][謝生]《聯句》:“珠簾半床月,青竹滿林風。”◆2.借指釣竿、竹杖等竹製品。○[唐][李頎]《送綦毋三寺中賦得紗燈》:“長繩挂青竹,百尺垂紅蓮。”○[唐][賈島]《攜新文詣張籍韓愈途中成》詩:“青竹未生翼,一步萬里道。”○[五代][齊己]《瀟湘》詩:“畢竟輸他老漁叟,綠簑青竹釣濃藍。”◆3.借指青史。○[唐][杜甫]《寄劉峽州伯華使君四十韻》:“白頭遺恨在,青竹幾人登。”○[仇兆鰲]注:“青竹,即青簡。”
破竹之勢(破竹之势),◆喻不可阻擋的形勢。○《北史‧周紀下‧武帝紀》:“嚴軍以待,擊之必剋。然後乘破竹之勢,鼓行而東,足以窮其窟穴。”○《舊唐書‧李密傳》:“於是熊羆角逐,貔虎爭先,因其倒戈之心,乘我破竹之勢,曾未旋踵,瓦解冰銷。”○《秦併六國平話》卷下:“[陳平]出奇計,以閒[楚]君臣,故破[趙]軍,捉[趙王][歇],虜[魏王][豹];北舉[趙][代],虜[齊王][廣]。如破竹之勢,迎刃而解。”○[郭沫若]《北伐途次》四:“我軍以破竹之勢進逼[武昌],今聞已進展到離[武昌]城僅[中國]里百五十里之地。”參見“勢如破竹”。
破竹,◆1.劈竹子。喻循勢而下,順利無阻。○《晉書‧杜預傳》:“昔[樂毅]藉[濟]西一戰以并強[齊],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數節之後,皆迎刃而解,無復著手處也。”○[唐][柳宗元]《賀誅淄青逆賊李師道狀》:“破竹寧比其發機,走丸未喻於乘勝。”○[宋][朱熹]《伏讀二劉公瑞巖留題感事興懷追次元韻偶成》之一:“故壘近聞新破竹,起公無路祗傷心。”○《武漢戰紀》:“[武昌]以[洪山]為扼塞,[洪山]失則[武昌]不守,順流以取[漢陽]、[漢口],如破竹耳。”◆2.喻迅速破亡的形勢。○[唐][杜甫]《洗兵行》:“[河]廣傳聞一葦過,胡危命在破竹中。”○[唐][許渾]《登蒜山觀發軍》詩:“犬羊憂破竹,貔虎極飛蓬。”
品竹,◆1.評竹。○[明][楊慎]《提學陳西漁品士亭歌》:“君侯品士如品竹,品士亭皋森種玉。”◆2.吹奏管樂器。○《秦併六國平話》卷上:“調弦成合格新聲,品竹作出塵雅韻。”
鮎魚上竹,◆补证条目■同“鮎魚上竹竿-鮎魚上竹竿”。○宋张镃《水龙吟·夜梦行修竹林中》词:“許多時打鬨,鮎魚上竹,被人弄、知多少。”
木竹子,◆藤黃科常綠喬木。又名山桔子。產於[廣西]的一種果樹。亦指其果實。○[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志果》:“木竹子,皮色形狀全似大枇杷,肉甘美,秋冬間實。”○[清][陳淏子]《花鏡‧木竹子》:“木竹子,出自[廣西],皮色形狀全似大枇杷,而肉味甘美過之,但實熟在秋冬。”○[伊欽恒]校注引《廣西壯族自治區果樹品种志》:“木竹子,[廣西][桂]東、[桂]南、[桂]西各縣均有生長……花藤黃色,花期五月間,冬季果熟時黃色。”
木竹,◆1.竹的一種。○[宋][贊寧]《筍譜‧二之出》:“木竹筍,今[靈隱山]中亦出。﹝木竹﹞中堅亦通,小脈節內若通草中也。”○[元][李衎]《竹譜詳錄‧木竹》:“木竹,[閩][浙]山中處處有之。叢生,堅實,中間亦通,小脈節內如通草。其筍堅,可食。○[福建]生者,心實,筍硬不可食。土人呼為柴竹。又一種生於[韶州]山中最多,莖如萬歲藤,中實如木,可為杖。”◆2.樹木和竹子。○[宋][張耒]《人日飲酒賦》:“豈木竹之始和,生庶彙而施仁。”
毛竹,◆竹的一種。生長於南方,主要分布於我國[長江]流域各地山區。稈高大粗勁,堅韌富彈性,可製作傢具、農具、漁具、紙張和用於建築等。筍鮮美,可食用。○[唐][李商隱]《武夷山》詩:“[武夷洞]裏生毛竹,老盡曾孫更不來。”○《說郛》卷六六引[元][劉美之]《續竹譜》:“毛竹生[武夷山]。”○《廣群芳譜‧竹譜一》:“貓竹,一作‘茅竹’,又作‘毛竹’,榦大而厚,異於眾竹,人取以為舟。”○[茹志鵑]《高高的白楊樹‧百合花》:“我想到這裏,又想起我那個小同鄉,那個拖毛竹的小夥。”
龍竹(龙竹),◆1.龍鬚竹。劈為篾,平細柔韌,宜作馬鞭。◆2.[晉][葛洪]《神仙傳‧壺公》:“[房]([費長房])憂不得到家,公([壺公])以一竹杖與之曰:‘但騎此得到家耳。’[房]騎竹杖辭去,忽如睡,已到家……所騎竹杖,棄[葛陂]中,視之乃青龍耳。”後因以“龍竹”指拐杖或比喻得道成仙。○[唐][王績]《游仙》詩之四:“鴨桃聞已種,龍竹未經騎。”○[宋][王禹偁]《李太白真贊》:“龍竹自攜,烏紗不整,異貌無匹,華姿若生。”○[明][湯顯祖]《紫簫記‧出山》:“金碧蔥蘢[王母祠],笑騎龍竹弄參差。”◆补义条目■指笛。○宋周密《柳梢青》词:“映水穿籬,新霜微月,小蕊疏枝。幾許風流,一聲龍竹,半幅鵝溪。”
龍公竹(龙公竹),◆傳說中的竹名。○[元][李衎]《竹譜詳錄‧龍公竹》:“[羅浮山]第三峰有竹,大徑,七尺圍,長丈二,謂之龍公竹,常有鸞鳳宿,《圖志》云。”
空竹,◆即空鐘。○[清][李虹若]《朝市叢載‧時尚》:“抖空竹。每逢廟集,以繩抖響,拋起數丈之高,仍以繩承接,演習各樣身段。”參見“空鐘”。
君子竹,◆竹耐寒挺立,心虛節貞,德比君子,故稱為“君子竹”。○[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一:“出牆有千竿君子竹,遶寺長百株大夫松。”
金竹,◆1.指南方產的一種莖色金黃的竹子。○[南朝][宋][謝靈運]《武帝誄》:“北獻氈裘,南貢金竹。”○[清][惠士奇]《送蔣樹存之官餘慶》詩:“九溪斜繞葛蠻司,十洞遙連金竹府。”○《詩刊》1977年第10期:“[侗]鄉山山種金竹,羅喂![侗]家人人愛吹笛。”◆2.金和竹均為八音之一,因泛指樂器。○[南朝][梁][鍾嶸]《詩品‧總論》:“嘗試言之,古曰詩頌,皆被之金竹。故非調五音,無以諧會。”◆3.指銅虎符與竹使符。○[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書記》:“[三代]玉瑞,[漢]世金竹,末代從省,易以書翰矣。”◆4.指書信。○[宋][秦觀]《次韻莘老》:“星霜俄九換,金竹遽三遷。”
交竹,◆古代織機部件。由兩根長二尺、粗如手指的竹棍構成。作用是夾住交錯的經線,將經線一上一下分開。
黃竹(黄竹),◆1.指竹。亦指毛竹。○[唐][白居易]《憶洛中所居》詩:“厭綠栽黃竹,嫌紅種白蓮。”○[五代][齊己]《江居寄關中知己》詩:“舊栽花地添黃竹,新陷盆池換白蓮。”○[黃朝天]《烏江架橋》:“又馬上命令步兵與工兵一起去砍黃竹。”◆2.《穆天子傳》卷五載,[周穆王]往[苹澤]打獵,“日中大寒,北風雨雪,有凍人,天子作詩三章以哀民”,首句為“我徂[黃竹]”。本為傳說中的地名。後即用指[周穆王]所作詩名。其詩亦為後人偽托。○[南朝][宋][謝惠連]《雪賦》:“[岐昌]發詠於來思,[姬滿]申歌於《黃竹》。”○[唐][李商隱]《瑤池》詩:“[瑤池][阿母]綺窗開,《黃竹》歌聲動地哀。”○[清][吳偉業]《讀史有感》詩之二:“[重璧臺]前八駿蹄,歌殘《黃竹》日輪西。”
皇竹,◆大竹名。○《西湖志‧物產》:“[五雲山][雲棲寺]夾道多竹,寺內有大竹一竿。國朝[康熙]四十六年,[聖祖仁皇帝]南巡幸寺,賜名曰皇竹。”
虎竹,◆銅虎符與竹使符的並稱。虎符用以發兵;竹使符用以徵調等。○[南朝][宋][鮑照]《擬古詩》之一:“留我一白羽,將以分虎竹。”○[唐][李白]《出自薊北門行》:“虎竹救邊急,戎車森已行。”按,《漢書‧文帝紀》:“﹝二年﹞九月,初與郡守為銅虎符、竹使符。”○[顏師古]注引[應劭]曰:“銅虎符第一至第五,國家當發兵,遣使者至郡合符,答合乃聽受之。竹使符皆以竹箭五枚,長五寸,鐫刻篆書,第一至第五。”又《後漢書‧杜詩傳》:“舊制發兵,皆用虎符,其餘徵調,竹使而已。”
横竹,◆补证条目■指横笛。笛以竹制而横吹,故称。○宋胡铨《朝中措·黄守座上用六一先生韵》词:“月嶼一聲横竹,雲帆萬里雄風。”
黑竹,◆竹的一種。莖初長時綠色,以後遂漸變成黑色,葉子披針形,背面微帶白色,生在小枝的末端,花穗綠色而略帶紫色。莖堅韌,可以做手杖、書架等。也叫紫竹。
合竹,◆謂如符竹之相合。符竹,即信符。○[唐][李賀]《許公子鄭姬歌》:“兩馬八蹄踏蘭苑,情如合竹誰能見。”○[叶蔥奇]注:“合竹,據《說文》:‘符,信也,[漢]制以竹,長六寸,分而相合。’‘合竹’指如符竹的相合。”
寒竹,◆1.即竹。因其經冬不凋,故稱。○[唐][劉長卿]《送鄭十二還廬山別業》詩:“舊筍成寒竹,空齋向暮山。”○[唐][許渾]《送薛秀才南游》詩:“遶壁舊詩塵漠漠,對窗寒竹雨瀟瀟。”◆2.指竹製管樂器。○[南唐][李煜]《菩薩蠻》詞:“銅簧韻脆鏘寒竹,新聲慢奏移纖玉。”
觀音竹(观音竹),◆竹名。形小,可供盆栽。○[元][李衎]《竹譜詳錄‧竹品譜》:“觀音竹,兩[浙]、[江]、[淮]俱有之,一種與淡竹無異,但葉差細瘦,彷彿楊柳,高止五六尺,婆娑可喜,亦有紫色者。○[永州][祁陽]有一種止高五七寸,人家多植之水石之上,數年不凋瘁,彼人亦名觀音竹。”○[明][羅曰褧]《咸賓錄‧南夷志一‧占城》:“其產……觀音竹(如藤,長二丈,節長二三寸,色黑如鐵)。”
格竹,◆指[明][王守仁]就竹子推究事物原理之事。○[明][錢德洪]《王文成公年譜》:“二十一歲在[越]……是年為[宋]儒格物之學,先生始侍[龍山公]于京師遍求[考亭]遺書讀之。一日,思先儒謂眾物必有表裏精粗,一草一木皆涵至理。官署中多竹,即取竹格之,沉思其理不得,遂遇疾。先生自委聖賢有分,乃隨世就辭章之學。”○[清][魏源]《王文成公贊》:“[朱子]格物何曾教人格竹,此亦《語錄》之一病。”○[嚴復]《救亡決論》:“前[明][姚江][王伯安],儒者之最有功業者也,格窗前一竿竹,七日病生。”
分竹,◆給予作為權力象徵的竹使符,謂封官授權。○[南朝][宋][顏延之]《家傳銘》:“建節[中平],分竹[黃初]。”○《梁書‧蕭子顯傳》:“仁威將軍、[吳興]太守[子顯],神韻峻舉,宗中佳器。分竹未久,奄到喪殞,惻愴於懷。”○[唐][無可]《送李使君赴瓊州兼五州招討使》詩:“分竹雄兼使,南方到海行。”
分虎竹,◆亦作“分虎節”。◆分虎。○[南朝][宋][鮑照]《擬古》詩之三:“留我一白羽,將以分虎竹。”○[前蜀][韋莊]《和鄭拾遺秋日感事一百韻》:“功高分虎節,位下恥龍驤。”
方竹,◆竹之一種。外形微方,高三至八米,直徑一至四厘米,質堅。我國[華東]和[華南]地區均有栽培。可供觀賞,古人多用以製作手杖。○[晉][戴凱之]《續竹譜》:“方竹生[嶺]外,大者如巾筒,小者如界方。”○[宋][張淏]《雲谷雜記‧竹之异品》:“[武陵][桃源山]有方竹,四面平整如削,堅勁可以為杖。”○[清][袁枚]《隨園詩話》卷六:“[紫峰]與客觀方竹。客戲曰:‘世有方竹無方人。’”
對青竹(对青竹),◆竹名。○《紹興府志‧物產‧竹屬》:“對青竹,《成都古今記》:‘竹黃而溝青,每節若間出。此竹惟[會稽]頗多,彼人呼為黃金間碧玉;今或稱閃竹,又曰間竹,又云越閃竹。’《剡錄》:‘越閃竹即對青竹。’”[宋][宋祁]《對青竹贊》:“翠溝如畫,間竹相偶;挺美不凡,取貴中圃。”
成竹,◆見“成竹在胸”。
比竹,◆指竹製編管樂器,如笙籥之類。○《莊子‧齊物論》:“人籟則比竹是已。”○[元][張雨]《玉笙謠為鐵門笙伶周奇賦》詩:“縣匏比竹無靈氣,昂邱採此十二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