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南方的秋季,太姥山上,一片翠绿。竹子是绿的,茶树是绿的,连茶园里的杂草,也是绿的。有时候阳光温煦,有时候山风微凉。
下午照例是有雾的。在经受了一整天的日光浴之后,茶树们用雾水做一次SPA,是劳逸结合之后,再次生发新芽的力量源泉。
而北方的秋季,是层林尽染,城廓寥落,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空气开始干燥了。夜里也慢慢凉下来。大家需要煮一壶白茶,暖身暖心了。
其实,秋冬的夜里,家人围坐一起,喝杯茶吃点糕点,聊聊家长,是很惬意的事。
我们辛苦工作,不就为了这一刻的平安喜乐么?
煮一壶老茶,岁月静好,是极好的。
《2》
有朋友说,我喝白茶,是从喝煮老白茶开始的。
也有朋友说,我认识白茶,是从老白茶开始的。
老茶有老茶的稠滑香韵,老茶有老茶的雄健浑厚。
从老白茶始,是一个好的开始,接着再来认识新白茶。如同先学会了使盾,再学习使茅。
盾有盾的平和,茅有茅的清越。
两者都熟悉了,方得白茶的真谛。
然而,自从识得老白茶之后,许多朋友开始买壶,自己煮老白茶喝。就算拿到了新白茶,也一样想着,要放到壶里去煮。
煮老白茶,真的是老白茶的最佳选择吗?
壶煮,是不是白茶最好的释放方式呢?
村姑陈以为,并不是。
《3》
我们知道,白茶的饮用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壶煮,一种是冲泡。
如果按大地域来分,南方人喜欢冲泡,北方人喜欢壶煮。
如果按省份来分,福建人喜欢冲泡,福建之外的人,少数喜欢冲泡,大多数喜欢壶煮。
用壶煮茶,这是中国人古老的传统。上溯到汉唐,人们就已经用大陶碗或大瓦缸煮茶叶喝了。
煮茶是故老相传的一种喝茶方式,是有历史渊源的。
最早是煮散茶叶子喝。后来流行压饼了,就煮饼,水烧沸了撬了饼块扔进去煮。或者撬下饼块磨成粉再筛出细末放砂铫里煮,像现代人给婴儿煮米糊,边煮边搅拌,苏东坡老倌以及一些文人雅士,推祟复古风潮的,就喜欢这样煮。
煮茶法能流传到现今,自有它的道理——方便啊,不必去学习泡茶技术,烧开水扔进茶叶便行。
简单易学,懒人专属。
于是,现如今的好多白茶爱好者,还是喜欢用壶煮白茶喝,图个简单省事。
毕竟,北方没有福建广东人这样喝功夫茶的习俗,办公室或者家里没有常备茶盘,盖碗,小茶杯。有客人到访的时候,现洗碗洗杯,现守着一壶水烧开,现泡一碗茶给客人喝,是一件太麻烦太浪费时间的事。
我到北方公干,去朋友公司,通常被领到茶水间,几个人围坐小桌,轻声细语, 一人一杯袋泡红茶或者绿茶,就能坐一早上。
在这样的喝茶氛围之下,当北方的大多数茶友接受了白茶,必然接受的就是白茶这种简单的喝茶方式——煮茶。
《4》
不得不承认,煮茶,是一件很风雅的事。
比如有一种汉唐风的茶炉,潮汕人很喜欢使用。
红泥烧的风炉,有高有矮,喜欢古风古韵的人,选择烧橄榄炭,拿把小扇子扇风点火,只要胳膊不停,半小时必定能将一壶水烧开。
而没有生火经验的人,也可以使用这种炉子,不烧炭,烧酒精炉,像中学时实验室里的那种酒精灯,打火机点火,就能持续燃烧,烧开一壶水。
这样的复古茶炉,放车后箱里,开到山间去,找一个开阔的石块,铺开了茶席煮茶。
清风拂面,松涛阵阵,热茶一杯,无比安乐。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是周末最好的休闲和放松。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还有一种玻璃壶,烧电陶炉的。配一盏复古的瓜形灯,天凉好个秋的夜晚,煮一壶茶,配一碟坚果,一碟细点,捧一卷书,于灯下看个目眩神驰,不亦快哉。
在这些信手拈来的煮茶喝的场景里,不难发现,煮茶,是一种情调,是一种生活享受,是一种情趣,它和仪式有关,和茶本身,到没什么关联。
当我想象着上述两种煮茶喝的场景时,我想到的只是两种煮茶喝的意境和意趣,至于壶里装着什么茶,到是没有特别的要求,好像红的白的黑的都可以。
反正茶只个引子,而壶是工具,它们配合着主人,上演了一出风花雪月的浪漫剧。
《5》
既然煮茶是一件如此有艺术感的事,为何村姑陈还坚持冲泡为先,煮茶为末呢?
我这个观点,是基于对茶叶本身的鉴赏而提出来的。
前文说了,要想享受喝茶的仪式感和情趣,煮茶就好。
像琅琊榜里,谁家都架着一只大碗,底下烧着炭,谁来了都用长柄勺子舀茶喝。
连台词都类似“:寒夜客来茶当酒。”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古风古韵,从前慢。
但是,若是想认真体会一泡茶的色香味,感受一泡茶的香清甘活韵致,还是得学会功夫茶的泡法,用白色的细瓷盖碗,一冲一冲地泡着喝。
从每一冲里,去感受这泡茶的香气变化,滋味变化,韵致风流。
上天赐予我们丰富的物产,赐予我们白、红、绿、青、黑、黄六大茶类,这是自然界的瑰宝。
每一种茶类,都有各种不同的分类,各种不同的等级,各种不同的品种,各种不同的风味。
如果统一用壶煮,那就像是学生入学前统一剪成齐耳短发,虽然近了看每个人相貌有不同,但远远扫过去,大家都长得很相似。
千人一面,多么无趣。
而用盖碗泡,那就不同了。沉稳灵巧,各成风韵。
每种茶的风格,风味,不同的盖香,水香,滋味,口感,苦不苦,涩不涩,汤水内容物丰富与否,稠滑还是清淡,鲜爽还是浑厚,都能细致地在每一冲茶汤里,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
盖碗,就像一面镜子,能分毫毕现地照出一泡茶的每个毛孔,让它无所遁形。让你能全方位地把握它的所有优缺点,对它有立体而深刻的了解。
也能让你对这种茶类,有一个细致入微的认知。
这样,在买茶的时候,渐渐少交学费了。
《6》
泡茶,是毫不掩饰地展示一泡茶的优缺点。
茶叶,能通过冲泡这种方式,充分释放所有特点。品茶的人,也能通过冲泡这种直接还原的方式,全面了解这泡茶的所有特点。无论是好的还是不好的。
我们能通过盖碗这种茶具,闻到盖香。通过品茗杯这种茶具,尝到水香和汤水的稠滑度。通过盖碗,看清楚叶底的形态和颜色,知道大致的工艺和年份。
能利用盖碗冲泡法,用唇舌与一泡茶进行深入的、直达灵魂的沟通与交流。
而煮茶法,人与茶的交流,却基本上达不到这样的深度。
煮茶,是大壶(再小的壶相比盖碗,都算大)。大壶口大,水一烧开,茶香就在沸腾的水里迅速挥发到空气中,我们还来不及细细去感受它的香型和特征,这阵香分子就迅速消失于空气中了。
煮茶,无论是冷水投茶还是水沸投茶,茶与热水接触后,都有一个被沸水反复沸腾的过程,这个过程有可能是一分钟,也有可能是两到三分钟。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茶的内含物质过于丰富,比如选择的是太姥山的高山白茶,在这样反复的沸腾之后,就极有可能让茶汤呈现出苦味和涩味来。
并且,冲泡时呈现出的那种柔软的汤感,稠滑的汤水,醇厚的汤感,丰富的内质感,这些细腻的感受,统统不见了。
反倒是一些平地茶,福鼎之外地区的白茶,因为工艺和山场不好,或者做得不够干,内含物质极少,转化差,经壶煮法反复沸腾后,倒是不苦不涩——原本用冲泡法根本泡不出来的滋味,用壶煮高温反复沸腾倒是释放出来了!
这就是壶煮法最大的弊端——极有可能让一泡本身极有缺点的茶,通过煮茶这种方式得以修饰和整容,展现出“好茶”的假相来!
所以,不好的茶,通常卖家会建议客人壶着喝。
村姑陈的一位茶友,便遭遇了这种事——无论怎么泡都没有老白茶的味道,去退货,卖家说,我这个茶不适合泡,只适合煮着喝。你煮了就有味道了。
一条含水量丰富的毛巾,轻轻一拧就会滴水。
一条半干的毛巾,只有用甩干机才能榨出水分。
道理是相通的。对于茶叶,也是如此。
《7》
泡茶,能闻盖香,能尝汤,能感受香清甘活,能体会稠滑顺爽。是好茶的乐园。
煮茶,只能闻到大略的香气,香气还极易散失,不能对一泡茶进行全方位细致的体会,还能化妆整容,是劣茶的天堂。
泡茶,能充分感受一泡茶的美好。
煮茶,与品茶无关,与情趣有关。
村姑陈平时最喜欢的,是把茶泡到5-6泡,或者泡到泡不出味道了,再掺了水到壶里煮。煮一壶茶,写稿写到地老天荒。
至于各位看官,该选择泡茶还是煮茶,端看您当时的心境了。
欢迎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或者直接手机端点击下方的“了解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lanxiaoping198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