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电维修>电磁炉>

电磁炉插电滋滋滋响是怎么回事(电磁炉一插电就滋滋叫的原因)

电磁炉插电滋滋滋响是怎么回事(电磁炉一插电就滋滋叫的原因)

更新时间:2022-03-28 08:44:31

1

阳光照下来,穿透空中那一层高低不一棉花似的云堆,强烈的光亮最终还是照向了大地,也照向了立在地里的刘老汉。刘老汉用他那双仍很有神的双眼,下意识地望了望堆着云层的天空,像在企盼什么似的。太阳照着他的额头,汗水从脸颊流淌下来。

田野里,碧绿的烤烟一排排整齐地生长着,那边的烟田一望无际。

刘老汉就站在自己的烟地里。自打包产到户之日起,刘老汉就一直栽烟,从未间断过,只是有的年份多栽点,有的年份少栽点。刘老汉每天起早贪黑在地里忙活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精心耕耘,一滴滴的汗水落在地里。这不,炎炎烈日之下,刘老汉正用力挥动锄头铲除着烟田里的杂草,绿油油的烟田里,杂草不仅多,还长得快,有的比烟苗还高。被铲除的杂草横躺在地头,经过太阳的暴晒,不一会就蔫吧了,烟叶下面一下子干净起来,整个田块也一下子清爽起来。

曾经,烤烟就是刘老汉家一家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当然,刘老汉不止栽烟,还栽玉米、洋芋、花豆等。这些年,通过栽种烤烟,一年、两年……刘老汉的家境慢慢地好起来,生活中各种开支也有了保障,更主要的是几个子女的学费也有了着落,不要去东借西借的,这是子女们能安心在校学习的前提。刘老汉凭着自己勤劳的双手,通过辛勤的劳作,每年都能有不错的收成,仅烤烟一项就会有万余元的收入,日子倒也过得去。特别是各种惠农政策的实施,对烤烟种植、价格、烤房建设等方面的扶持和补助,加快了刘老汉一家脱贫致富的步伐。几个子女也争气,先后考起了大学,并都有了自己理想的工作。如今随着自己年岁的增大,刘老汉已力不从心,子女们因工作相继离开了家,农活也帮不上了。但刘老汉对烤烟仍有不舍的情怀,舍不得放弃。这不,今年仍然栽了一大块的烤烟。眼下,烟叶已成熟,成熟的烟叶长得比刘老汉还高,一片碧绿。

空气里弥漫着烟叶的味道,刘老汉脸上流露出即将丰收的喜悦。

“还是党的政策好啊,才使我有了今天的好日子,没有国家的富强,哪有我今天的富足……”刘老汉发自内心的感叹着。

岁月如歌,生生不息,生活如茶,甘苦生津。望着绿油油的烟田,刘老汉感到生活更加有了味道。

2

月光洒下来,透过那一串串挂满了红彤彤柿子疏密有致的柿树枝条,柔柔地洒落在院子里,也洒落在院子里几大捆烟叶上。刘老汉就坐在几大捆烟叶边,吧嗒吧嗒的吸着旱烟袋,一用力,烟丝就滋滋滋地冒着红光,与刘老汉黑里透红的脸庞交相生辉。

前几天,刘老汉接到子女们的电话,说今年的中秋节他们回来过。听到这个消息,可把刘老汉高兴坏了,兴奋得像一个孩子。人逢好事精神爽,刘老汉整天乐呵呵的,嘴里哼着小调,与老伴一道,早早地准备着。鸡,有现成的,家里养着的那几只大芦花公鸡,到时一只不够就杀两只;肉,为确保新鲜,到时去买几斤猪后腿;月饼,子女们早已叮嘱说不要买,他们会带回来……刘老汉在心里一一地盘算并积极地准备开来,急切地盼着中秋节的快点到来。

可眼下刘老汉还有一件事,他烤出来金黄黄的烟叶还没有卖完,这事让原本心情无比舒畅的刘老汉,有了些许不爽。前两天刘老汉把烟叶拉倒烟站,刘老汉那几捆金灿灿的烟叶,被烟站验级员定成上级三,刘老汉嫌定的级不合理,没卖成,一气之下拉回来堆在院子里。

刘老汉就这样呆呆地坐在院子里,红彤彤的柿子像一串串小灯笼,月光恰好照在灯笼上,泛着橙红橙红的光。月光铺满小院,一切仍显得那样宁静。

村里的喇叭嗡嗡地响着,正说着烤烟的事……听着嗡嗡响的喇叭声,本来心情还算平静的刘老汉的,一下子有点窝火。“烟站哪些人,分明就是故意刁难人,我刘老汉已七十多的人啦,栽点烟卖点烟容易吗,还压我的级……”?骂骂咧咧中,刘老汉的老伴儿走过来,瞪着刘老汉:“你发牢骚给谁听呢,那天我劝你说卖了卖了,少买得点就少卖得点,我们也不缺那么一点,可你偏不听我的,硬要劳筋费神地把几大捆烟叶给拉回来,折腾来折腾去,这不,烟叶都揉碎了,还想卖什么钱?”

听着老伴的训斥,刘老汉臊得慌。是啊,当时我咋个就那么犟,为啥就听不进老伴的一句劝呢?再说,我刘老汉也不缺什么,日子过得也挺好得呀,几个子女都有了工作,大儿子在一家国有大型企业上班,女儿是一名教师,小儿子前些年又考上了省公务员。几个子女还时不时地往家里寄钱寄物,按理说,我刘老汉也是无比荣光之人,该待在家里安享清福了。几个子女也曾不止一次地劝说过,说他们的父母年岁大了,辛苦了一辈子,该放下的就放下了,该享清福的就享享清福,不要再为那几亩地操劳了。可劳动惯了的刘老汉,虽说已经七十有余,但身子板仍然硬朗,平时又不生个病,叫他闲下来,他倒还有点不习惯。再说,他又舍不得劳作了一辈子的那几亩地,那可是几亩好地呢,不仅田块整齐,而且土壤肥沃,在他还能动的时候,绝不会让他的那几亩地荒芜的。这些年,烤烟的价格仍还不错,栽了一辈子烟的刘老汉,轻车熟路的,今年又栽了点,风调雨顺地,烟叶长势好,比往年多采收了一些,卖了又能多聚攥几个钱。子女们虽然都已有了工作,可他们的生活也不易啊,房贷、车贷、子女上学、生活开支……他们生活的压力也大,不能动不动就张口向他们要。

比起房屋后面的刘二宝,我刘老汉已经是无比幸福之人。命运就像一扇门,霉运就是门里的恶魔。刘二宝家中上有老、下有小,二宝前几年在骑着摩托车去烟站交售烟叶,路上不小心摩托车坠入一个山沟沟,幸运的是,没摔死,经过抢救,二宝活过来了,但摔坏了腿,虽经过治疗,可一条腿仍失去了知觉,从此落下了残疾,拄着拐杖用另一只腿也只能勉强移动,一家的重担完全落在了二宝媳妇身上。尽管当地政府也给予了二宝一家相应的帮助和救济,但二宝媳妇希望生活更好一些,也选择栽种了烤烟。

做人难,做个栽烟的女人更难。

幸福不会从天降,美好生活等不来。毕竟,有困难不能总找政府,政府能帮你一时,帮不了你一世,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日子才会好起来。

月光如圆盘一般,就这样静静的照着。

3

灯光散开来,照亮了小屋,一切仍显得那样宁静。暖暖的灯,发着浓浓的光,给人无限温馨。

厨房里亮堂堂的,电饭煲、电磁炉都通着电,正在发挥着它们应有的功能,炖锅里滋滋滋地冒着热气。刘老汉的老伴正忙着切菜,然后炒肉。不一会儿,饭菜端到了桌子上,映着灯光,青椒肉丝嫩黄嫩黄的,一股浓浓的饭菜香味钻入刘老汉的鼻孔。刘老汉斟满一杯酒,端起一饮而尽,酒香瞬间溢满心间。

人生如酒,烈而醇香。

不一会儿,刘老汉已有了一丝醉意。

嘀铃铃、嘀铃铃……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刘老汉正沉浸在饭菜与小酒的香味中,好一会才醒过神来,赶忙顺手抓起电话。

“喂!爸,我明天的飞机票,可能明晚八九点我们就能到家了”,是大儿子的声音。

一个激灵,刘老汉从微醉的酒意里猛地清醒过来。

“嗯,好,好,好。”刘老汉一边欣喜的允诺着,一边突然想起来,明天就是农历八月十四,后天就是中秋了。哎,明天赶紧去烟站,把烟卖了,这样几大捆烟堆在家里,子女们回来看到了,也会影响他们的心情的。

想通了,刘老汉的心情也舒畅起来。看着一院子柔软的月光,柿子树更加枝繁叶茂了,柿子泛着的橙红色光也倍给人亲切之感。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这个世间原本就是这样的,世上的万物都是上帝的造化,就像眼前的这月光,她的目的就是要让宁静的夜晚更加静谧,给人类带来和谐与光明。

关了灯,月亮透过窗户照在床上,好像一盏心灯在亮着,带着刘老汉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一早,刘老汉就叫来了专门拉烟叶的车子,把几捆烟叶又拉到烟站,排了一会队,轮到刘老汉了,刘老汉赶紧把烟包打开,两个验级员走过来,蹲下身子,熟练地分拣起来,不一会,就分成了两大堆。

这时,一个中年小伙走过来。

那个中年小伙对着刘老汉叫了声:“你好,刘伯”。

刘老汉见有人在叫他,以为自己听错了,四下里张望了一遭,确信周围没有其他人,然后才把目光转向了眼前的这位中年小伙。

“刘伯,是我,认不出我来拉,我是邻村的董一民,原先经常去你家玩儿的,读初中时经常跟着你家宏涛去你家,在你家蹭饭吃……”

刘老汉把目光转向眼前这位年轻人,怔怔地看了一会,猛然想起在他小儿子读初中时,经常有一个学生跟着他家宏涛来家里,只是好些年不见,有点认不出来啦。

“刘伯,怎么你还栽烟啊!子女们都已成器了,该享福么就享享福了,还来遭这罪?”

“嗯嗯,嗯嗯”,刘老汉边嗯嗯着,边惊奇地感叹着:“小董,真的是你呀,几年不见,已成大人啦,想当年跟我家宏涛在一起时,还是个小孩子呢……”然后又疑惑地问,“你怎么在这里?”

“我也是今年才来,市烟草公司派我下来在这里挂职,说叫来基层锻炼锻炼。”

“啊,在市烟草公司工作,有出息,有出息。”刘老汉更是惊奇地张大了嘴巴,啧啧的称赞着。

“刘伯你过奖了,有出息的,是你家宏涛,考取了省公务员,机关单位,那才是好单位,前途无量啊!”

一阵唠叨后,董一民蹲下身子翻了翻刘老汉的烟,然后站起身来,走到那个验级员面前说:“这烟的确是好烟,农民栽烟不容易,来卖点烟,你们验级员在任何时候都要秉公办事,必须公平地对待每一个来交售烟叶的农户,他们的烟叶做得什么级别就是什么级别……”

一阵唰唰声后,刘老汉的几大捆烟被分拣成了几大筐,然后只听验级员一声上称……

人生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与收获,只要你付出过辛勤的努力。

我们都说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其实,生活原本就是美好的,无论什么时候,只要你对生活充满着爱,心中有颗感恩的心,生活就不会辜负你。

这个中秋,注定又是一个愉快、美满、幸福的中秋。当然,对刘老汉来说,更是一个余生难忘的节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