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电维修>电磁炉>

未来不用电磁炉(什么电器能代替电磁炉)

未来不用电磁炉(什么电器能代替电磁炉)

更新时间:2022-03-27 08:25:59

刚刚过去的2021年,我发现自己对电动车的关注开始慢慢的超过了燃油车

回顾一下刚刚过去的2021年吧,今天还是想聊关于电动车的话题。前两天有位在北京苦苦摇号10年的朋友终于中了小客车指标,本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他自己却打趣到——“摇号的时候连电动车是什么都不知道,现在都快没有新的燃油车了。”2021年,我身边的朋友换车或者增购汽车,买电车的比例已经明显高于了油车。

作为一位从2013、14年开始从事汽车媒体的我很幸运或者也叫很不幸的见证了电动车的强势崛起和燃油车的慢慢凋零;我还记得在纯电动车刚刚转为绿牌的时候我拿了一辆刚上绿牌的特斯拉Model X,连社区警察都来搭讪说没见过这样的牌照,到了2021年,上海新增的新能源小汽车已经超过了新增的传统汽车。

在2021年,关于电动车我自己感受到的最大趋势是产品越来越“精”,产品力越来越强,越来越完善。纵观全年的新车似乎2020年的全新电动车产品还要更多一些,但2021年,真的有不少的电动车体验下来,让我有“这样的电动车的确比同价位或者加上牌照成本后相同购车成本的燃油车更值得购买和推荐”的感觉。你看,只要定语加的够多,说话一般就不容易翻车。

下面有一些关键词,可能贯穿了你我和电动车的2021年。

转型与2030年

对于传统车企而言,转型是缓慢和痛苦的。但在现实和法律的双重冲击下,转型又是必须的。大部分欧洲车企都把纯电动化的目标定在了2030年——看似很激进,但再晚可能就不是商业上处于下风,而是法律不允许了。

大众和丰田,这是旧时代最巨的巨头。大众有2030 NEW AUTO 战略,而丰田章男直接上演了皮带哥Cosplay秀,在年底一口气晒了15款电动车。大众宣布转型不让人意外,只是时间问题,而丰田的激进让人有些吃惊。丰田章男一贯的立场维护燃油车就像李斌维护电动车那样的狂,而且丰田一直押宝未来属于燃料电池,属于氢能源。15款电动概念车一秀,我们知道,浓眉大眼的丰田也叛变了革命,接受了现实的毒打。

品牌信仰与豪华溢价

同样价格区间同样定位的车型,也就是我们长期说的直接竞品之间,如果一款车来自电动车时代的新品牌,一款车是大众或者丰田出品,你会怎么选?我承认我是有一些品牌虚荣心以及价值观比较传统的人,所以我会对ID.3很感兴趣,但现实是,买ID.3的钱,大部分选购电动车的用户能买到无论从宣传上定位上还是使用上产品力都强过ID.3不少的产品,品牌溢价在电动车上,变得非常没有说服力。

我们再用BBA来举例,奔驰EQC,BMW iX3,奥迪e-tron,它们所对应的燃油车,在传统秩序下就是规则的制定者,又是球员又是裁判那种感觉。然而电动车呢?这三款车成了骨折俱乐部的队友。再看EQA,EQB到EQS的定价,对于有的传统豪华品牌来讲,它们可能依然没有意识到在旧时代建立起来的那套价格秩序,那些豪华溢价,在电动时代是需要重新树立的。S级轿车是燃油车时代豪华轿车的标杆没有人否认,这是靠一代代产品口碑所积累出来的,到了EQS,一切的“价值观”是要被推倒重塑的,奔驰宝马奥迪的电动车应该比新势力的更豪华更高级更贵吗?没建立用户口碑之前,消费者是不会认可这样的溢价的。

股市市值

2020年下半年,特斯拉市值超越丰田, 成为了全球市值最高的汽车制造商。

在2021年,特斯拉依然一路高歌猛进,即使马老师各种减持各种骚操作骚发言,今年特斯拉涨幅依然累计达到55%,市值超过1万亿美元。“我这个人不喜欢钱,对钱没有概念。”这句话现在更适合这位马老师。1万亿美元市值的概念大概就是包括大众、通用、福特、丰田、宝马、本田、戴姆勒、现代、马自达、斯巴鲁、法拉利在内的11家车企的总和。

比起特斯拉一骑绝尘更恐怖的是两家产品都没交付利索的美国新势力Lucid和Rivian,一家目前市值600多亿,一家900多亿刚上市就跻身全球车企市值前三。但也并非所有的新势力都高歌猛进,比如蔚来的股价受“中概股”跳水的影响就跌去了不少。还是那句话,金融还是太复杂了,不适合我这种单纯善良的人。

算力TOPS

在汽车越来越像数码产品的今天,总有一些新的对比参数被发掘出来成为车企新的吹NB的资本。在2021年,我们频繁的听到一个新词——算力。在我理解中,算力越强,能处理的信息也就越多,冗余越大,未来能OTA的空间也就越高。但是就像手机行业不断提高算力的内卷一样,现在拿算力说事儿的车企,有一种我总算力1016TOPS就是比你144TOPS要NB好几倍的感觉,至少在用户层面,这部分的感知暂时是没有那么明显的,未来会有多明显?我们拭目以待。但汽车的未来就是有轮子的数码产品这个结论,我是赞同的。

反向充电

2021年电动车很火,露营也很火。疫情依然是影响我们生活的X因素,和车一起的短途旅行在这两年再次崛起。反正我的老板现在就是个不折不扣的狂热露营爱好者。抛去别的不谈,我觉得精致露营能拍出很有高级感的照片发朋友圈,可能是大部分人爱上露营的原因。而露营开电动车比开燃油车更方便,好像真的成立。

几个月前我去过一场威马的生活方式体验活动,大概就是开着W6去露营,其中的一个功能是实打实的让我印象深刻的——反向充电。电动车自身就是一个能源中心,能够保证露营的基本电力供应,接个插线板就能用电磁炉电烤炉吃火锅烤串,真挺有意思的。电动车能够在非移动状态下更安全的使用空调,“车家合一”的灵感,应该就来源于此吧。

换个马甲

苹果造不造车?华为造不造车?小米造不造车?科技企业造车是热点话题,结果最早支棱起来的是创维——造电视的先造车了。不过到了年底,华为开始冲刺,先有和长安宁德时代聚合打造的新品牌阿维塔,再有让汽车媒体科技媒体聚在一起的AITO问界M5——科技媒体高潮了,华为造车了;汽车媒体有很多问号,你这不是重新包装的赛力斯吗?关于AITO的前世今生我的同事侯老师前几天和大家聊过,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往前翻一翻。但华为的影响力还是肉眼可见的,官宣和华为合作后,买赛力斯的小伙伴基本都是华为的忠实粉丝。这次再重新包装一下让更多的华为粉丝知道了AITO,相信华为的粉丝,都不是“下次一定”那种人。我就有个疑问,一个和重庆有较多关联的车企,不觉得AITO这个名字,像奥拓么?

缺芯

如果要选一个和电动车有关的2021年度词汇,我的回答是“缺芯”。小小的芯片卡住了几乎全球所有车企的咽喉,无论传统制造商还是新势力。缺的不那么紧要的可以通过调整车辆配置,阉割某些功能来保证车辆的正常交付。但凡是缺了关键芯片,车彻底交不出来就是大写的尴尬了。几乎每个车企在QA时的回答都是“我们有充分的保障方案但芯片短缺问题的确存在”大大方方承认了芯片的短缺。需求的爆发和疫情导致的减产是“缺芯”的主要原因,有些让人绝望的是,至少我没有看到芯片短缺有缓解之势,这会是一个在2020年产生,2021年爆发,被带入2022年的关键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