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电维修>电饼铛>

电饼铛噔噔响是怎么了(电饼铛一直发出嘣嘣的响声)

电饼铛噔噔响是怎么了(电饼铛一直发出嘣嘣的响声)

更新时间:2022-03-30 20:04:00


  一道“锅贴”享誉古城

  上世纪中叶,在西安鼓楼十字东南角尚有一家“天福楼食堂”,可谓名声赫赫。该食堂两间门面,二层楼,西边是“老刘家清真牛羊肉店”,东边是一家百货公司,对面就是鼓楼。“天福楼”是一家公私合营食堂,食堂经理姓于,副经理姓孙,二位都是合营前的老板,山东掖县人。因为老板是山东人,所以白案、红案的主厨也都是山东人。

  “天福楼”经营的品种比较齐全,包括各种炒菜、酱肉,主食有米饭、馒头、水饺、锅贴;冬天加营涮锅,主食增添芝麻烧饼、葱油饼、荷叶饼等。每天早上开门营业前,“天福楼”的会计要卸门板、开门,然后在门口台阶上摆出一个招牌,上边横写:“各种炒菜”小字,下面则竖写:“锅贴、水饺”等特色美食。

  要说“天福楼”的招牌美食,锅贴可谓当仁不让。这种油煎锅贴在当时比较奢侈,饺子仅3分钱一个,而锅贴却要5分钱一个。“天福楼”的锅贴颜色金黄,油光闪亮,满屋飘香,食客们见了个个馋涎欲滴、胃口大开。当时本地有不少名人特别爱吃“天福楼”的锅贴,如尚友社的大净名角张健民、名旦李爱云,二位经常结伴来此,非锅贴不点。上世纪50年代,人民大厦来的苏联专家也隔三岔五相约来到这不大的“天福楼”,同样必点锅贴。苏联人个高体胖,“天福楼”那两扇门不高,他们进出时都得侧身弯腰,一不小心撞到门框还惹人发笑。“天福楼”的锅贴吃不完可以打包带走,但那时没有餐盒之类,只是用荷叶简单包装,再用线缠绕捆绑而已。

  “天福楼锅贴”的做法

  我曾拜访过“天福楼锅贴”的传人,对其做法略知一二。“天福楼锅贴”和馅子一般由主厨亲自操作,开始时先将绞好的大肉加上调味品一起搅匀,存放起来,包之前再加上蔬菜细末,比例基本上是1∶4。天凉时肉馅就放在厨房的盆内,天热时则把盆放进竹筐、绑上绳,吊在厨房一眼水井里冷藏,用时再绞上来。那时菜品很单调,都是应季时蔬,锅贴馅配菜夏天以韭菜为主,若韭菜断档就用笋瓜、西葫芦代替;到了冬季就只能用白菜了。冬季切白菜是件苦活,白菜冻得硬邦邦的,有时表面结着冰,用手一碰冻得发疼。将白菜一刀刀切成细丝,再用两把长刀剁成碎末,之后装入布袋,用压汁机压出水分,这样才能拌入肉馅中。

  做锅贴的技术关键在煎,煎的关键是火候的掌握。煎锅贴用的是平底锅,山东人叫“铛”。锅贴炉子是用一只废汽油桶做成。上边铁皮全部取掉作为炉口,下部在正面开一个35×25厘米的通风口,口的上下各加了一道小槽,小槽内套着一块铁片,可以左右拉动,是炉子下部关闭通风口的挡板,这挡板一般是晚上封火才用的。通风口上面在桶体两侧对称打眼穿进指头粗的六七根钢棍作为炉条,然后用耐火砖和麻刀石灰泥砌成炉膛,炉膛上部只砌到离炉口还有15厘米左右的地方,以便炉口大些,火能烧到全部锅底。这炉子全部烧钢炭,早上打开炉子,一次填进七八十斤钢炭,基本上能烧一天不用加煤。

  煎锅贴用的煤炉和现在用的电饼铛大不相同,电饼铛热力均匀温度可控。而烧煤的炉子,一般是中间温度高,周围温度低。火焰也是一会大一会小的。火小了煎得慢,顾客等候时间长;火太旺,又容易皮焦里生,弄不好底下糊成黑炭吃不成了。煎锅贴的师傅就靠一只火钳调节火温,火小了用火钳把锅垫起,使上下通风加快,火逐渐旺起来;火太大就抽掉火钳,用锅捂住炉口,使热量减弱。

  包好的锅贴放在专用的木板上,一块板子上可放四排,两边一排7个,中间两排一排8个,刚好放30个,一锅能煎3板90个。上锅的时候,先在锅内洒上油,然后双手托起一板生锅贴,放在锅上轻微往前一抖,板上的锅贴便一溜而下,整齐地排在锅内。第二板紧挨前边跟进,此时锅内70%位置已满,剩余边角空位,得用手指一次夹三个,快速填空,然后顺行间倒水,蒸煮5分钟左右。待水基本烧干,此时手端油壶,顺缝隙浇油,再用铲子顺行间把锅贴轻轻铲离锅底,使油流入锅贴底部,然后加盖稍焖。一两分钟后,中间部位即熟,可以铲出装盘,盛锅贴的盘子全部用的是椭圆形的鱼盘。出锅用的长铲一铲可铲10到15个,翻起向盘中一扣,底朝上像一排金黄色的鱼,整整齐齐躺在盘中,数量多的可一排靠一排地摆放。待装盘完成,再把周围锅贴铲到锅中心,使之继续煎到金黄出锅。等候期间,厨师会用锅铲在锅沿“当当”敲响,服务员应声来端锅贴,送上食客餐桌。

  人才济济 盛极一时

  第一代“天福楼锅贴”师傅名叫杨登岸,他与经理一样是山东掖县人。上世纪50年代,杨师傅年近六旬,身体特别棒,和店内人年轻人掰手腕,没一个人能掰过他。杨师傅出身贫穷,小时候跟人学过木匠,做过毛笔,写得一手好字,他用毛笔给家人写信,看上去和印的一样漂亮。后来,他又学得面点好手艺,包锅贴、饺子速度很快,此后便一直在“天福楼”做白案主厨。

  杨师傅的特点是工作特别认真,干啥都有严格标准,一点不许马虎。倘若饺子露馅、锅贴煎糊、大小不均、分量不足,他都会瞪大眼睛训人;中午高峰期,锅贴、饺子往往供应不上,他嫌学徒娃擀皮慢,会把拳头在案板上敲得噔噔响,用以催促。久而久之,跟他一起工作的同事、学徒都很怕他。

  在顾客稀少时,杨师傅又会变得和蔼可亲。他和年轻人聊天,传授技术,时而一只手握着支小檊杖,在案板上敲起有节奏的鼓点,逗大家一乐。这“擀杖鼓点”也不是一日之功,过去私人饭馆里常用其吸引路人注意,借以招揽顾客。

  当时,“天福楼”还有一位专门负责切菜的年轻小伙,名叫翟耀民,蓝田人。翟师傅自小给地主家放牛,吃尽了苦头。1956年,他到“天福楼”当学徒,之后什么脏活苦活都抢着干。成为切菜工后,他每天切、剁好几百斤菜,切冰疙瘩白菜也不在话下。因为特别能干,翟耀民不到一年就被批准入党,此后年年都被评为先进。再后来,翟耀民被西安名厨曹秉钧收为徒弟,成为西安饭庄的知名“炉头”,以往省市接待外宾总要请他去人民大厦掌勺。

  上世纪60年代,西安市饮食公司在西安饭庄院内搞了个“名贵小吃城”,把西安的名贵食品如“樊记腊汁肉”“天福楼锅贴”“新中华甜食”,还有黄桂柿子饼、千层油酥饼等都汇聚一堂。此后,“天福楼锅贴”便成了西安饭庄的一项名贵食品,广受顾客青睐。

  没了招牌美食后,“天福楼”的顾客也大量流失,食堂随之衰落。到了上世纪80年代,鼓楼十字的“天福楼食堂”彻底没了踪影。名震一时的“天福楼”虽然消失了,但师傅们制作锅贴的手艺还在,几经承袭、改进,这道美食至今依然香飘古城。

征稿启事

古城西安历史悠久,地理人文故事丰富。在城市建设大踏步前进的当下,值得书写的老街、老建筑、老地名、老行当、老村落、老景观、老设施……的老故事太多太多。或许,你藏有一张老西安的斑驳照片,或许你知道一些老事情,或许你家人从事过一些老行当……那就请你将它书写下来并发给我们,为你我都深深热爱的西安留存一份文字档案。

《西安晚报》西安地理版面向社会征集原创文章。要求语句通顺、文笔流畅,行文活泼。多附带版权纠纷隐患的老照片,可优先刊发,稿酬从优。注:图片须注明图说、作者或出处。

投稿邮箱:346169964@qq.com

微信号:AKL1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