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杜甫的秋兴八首是如何体现沉郁顿挫的(杜甫诗歌沉郁顿挫风格的具体表现)

杜甫的秋兴八首是如何体现沉郁顿挫的(杜甫诗歌沉郁顿挫风格的具体表现)

更新时间:2024-06-18 15:39:07

杜甫的秋兴八首是如何体现沉郁顿挫的

杜甫在《进蟀赋表》中,把自己诗作的风格特色概括为“沉郁顿挫”。沉郁是指情感的深厚、浓郁、忧愤、蕴藉。顿挫是指语意的停顿挫折,亦即间歇转折;同时,也是指情感的千回百折,节奏的徐疾相间,音调的抑扬抗坠,旋律的跌岩有致。沉郁和顿挫,二者紧密相连,不可分割。沉郁凭借顿挫,顿挫服从沉郁。杜甫善于综合运用反复、重叠、对比、衬托等艺术表现手法,把沉郁之情巧妙地寓于跌岩有致、徐疾相间的顿挫之中,充分展示其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美。诗人55岁时写的一组七言律诗《秋兴八首》,便艺术地体现了“沉郁顿挫”的美学风格。

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至广德元年(公元763年)虽告结束,但边患并未消弭,吐蕃、回纥、党项羌等族乘虚而入,在北方和西方不断侵扰。藩镇拥兵割据,战乱时起,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大唐王朝再也无力挽回由盛至衰的颓势。杜甫饱尝战乱之苦,历经艰辛,辗转入蜀,依好友严武居于成都。孰料严武不久去世,杜甫难以存身,于是离开成都沿江东下,于代宗大历元年(公元766年)到达夔州,滞留于此。诗人长期漂泊,备尝艰辛,晚年多病,故交零落,壮志难酬,感慨丛生,遂写下《秋兴八首》。这组诗以身居巫峡,心念长安为线索,抒写遭逢兵乱,留滞他乡的客中秋感,于凄清哀怨之中,具有沉雄博丽的深闳意境。八首诗脉络贯通,首尾呼应,组织严密,格律精工,是杜甫晚年律体诗的代表作。

《秋兴八首》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八首中的每一首都以自己独特的表现手法,从不同角度表现作者虽然暮年多病、身世飘零却时刻关切国家安危的思想感情。第一首诗通过对巫峡、巫山秋声秋色的形象描绘,营造出萧瑟阴森、风云变幻的氛围,借以抒发诗人忧国忧民之感。其中“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两句为画龙点睛之笔,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