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清明节的四个习俗(清明节的十大习俗)

清明节的四个习俗(清明节的十大习俗)

更新时间:2024-04-04 16:02:45

清明节的四个习俗

我国传统节日众多,不同的节日习俗也不尽相同,所以这些都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清明节”作为传统节日之一,又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历来都被人们格外重视。虽然时光穿梭了两千五百多年,但至今依然香火不绝。那么,清明节有何讲究呢?其实无外乎以下四大习俗,非常值得大家看一看!

一、扫墓祭祖。

众所周知,清明节作为传统的祭祀节日,自然少不了祭祖扫墓活动。古往今来,但凡清明将至,不论人们身处何地,都会提前回到故土家乡,为逝去先人扫墓祭祀,以此表达对祖先“思时之敬”的孝道。在过去视死如生的观念中,坟墓相当于先人的房子,而在清明之时,就要为祖先重新修葺,添置一些新土,然后摆上祭祀的贡品,燃香祭拜,焚烧纸钱等等,借此寄托对逝者最真挚的思念与关心。

二、清明郊游。

清明之时,正是万物复苏、春暖花开,到处生机勃勃的好时节,而且在追念先人之余,也应身心放松一下,所以游春踏青绝对是不二选择。其实,关于清明郊游习俗,可以上溯到距今两千多年的孔子时代。而郊游又称踏青、春游、迎春等,每年这个时节,大家三五成群结伴而行,来到郊外田野品茗谈乐,游春赏景,以最美好的方式迎接春季的来临。

三、插戴柳枝。

说到这一习俗,大家多半有些陌生,毕竟在时间的推移中,很多传统早已遗忘殆尽。然而,清明插戴柳枝的习俗,却在历史中一度兴盛,比如俗语:“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白首”;“清明不插柳,来世变黄狗”,滑稽可笑的谚语,似乎将清明赋予了辟邪的意味。古人大都迷信,加之清明又是鬼节之一,人们为了防止鬼怪侵扰,于是不约而同戴上柳条辟邪。所以在传统理念下,古人扫墓归途中,也要折取几条柳枝带回家中,或插在门头或是戴在头发上。

四、清明蹴鞠。

清明除了祭祖、郊游、插柳之外,还有一项特殊的活动,那就是“蹴鞠”运动。在清明追思感伤的同时,适当的体育活动益处多多。这项目有趣的户外运动,起源于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而“蹴鞠”简单说就是踢球,当发展至汉朝,已经成为一种完善的专业性质运动,后来唐宋两朝达到鼎峰。

一:清明踏青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自古以来,我国清明节,就有踏青赏花的习俗。

宋代诗人程颢在《郊行即事》中,记录了这样一段话:“芳原绿野恣行时,春入遥山碧四围。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

这首诗,生动描述了清明踏青的场景。

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

所以,清明踏青,正合适不过了!

二:放纸鸢

纸鸢,又叫做:风筝。自古至今,清明时节,就流行着放纸鸢这个习俗。

每逢清明时节,东南季风开始盛行,正是放风筝的好时候,广场上,田野上,公园里,常常能够看到有人在放风筝。

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天空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春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以此,希望给自己带来好运。

三:斗鸡

斗鸡,是中国民间一项传统的游戏项目。

在清明时节,盛行斗鸡游戏,斗鸡,由清明开始,斗到夏至为止。

据说,在唐朝时期,斗鸡,这项游戏,蔚然成风,不仅民间斗鸡,连皇帝也参加斗鸡。

至今,在我国有些地方,依然盛行斗鸡这种游戏。

四:荡秋千

荡秋千,是一项很古老很古老的习俗。

最早,这个游戏项目,叫千秋,后来,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

清明时节,春风和煦,清风送爽,荡着秋千,吹着春风,看着春景,是一项很美妙的享受。

时至今日,仍然有地方,流行清明节荡秋千的习俗。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