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三公 九卿八座分别是什么(三公九卿分别掌管什么)

三公 九卿八座分别是什么(三公九卿分别掌管什么)

更新时间:2024-03-14 18:19:05

三公 九卿八座分别是什么

一、三公九卿

1.三公

三公是封建王朝内最受尊重的三个官职的合称,最早起源于周朝,代指司马、司徒与司空这三个官职,这三个官职分别管理着军事、政务与经史文学,操控整个王朝的发展和历史,所以被尊称为三公。

秦朝一统天下后,并没有延续周朝的三公制度,转而设立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职位,用来管理朝中的大小事务。西汉王朝建立初期,也曾一度沿袭秦朝的官僚制度,直到汉武帝刘彻继位之后,为了削弱宰相在朝中的统治地位,才开始逐渐对原有制度进行改革。

汉昭帝子承父业,在汉武帝的改革基础上,创立了大司马大将军这一职位,作为军事领域的最高指挥,并给予了他们可以越级直面皇上的最高权力,地位直逼丞相,后来在整个西汉时期,大司马一职一度成为权臣们的地位标配,宗族世家的争夺目标。

不久后,随着丞相的权利被进一步削弱,大司空新职取代了原本御史大夫的地位,由此,大司马、丞相、大司空组成的新的三公体系正式形成,三大职位之间互相制衡,互相牵制,让朝廷局势趋于稳定。然而随着西汉晚期皇室言轻势微,外戚掌权,三公地位远超皇室,整个朝堂动荡不安,甚至出现了谋朝篡位的现象。

刘秀深以为戒,建立东汉之后,虽然保留三公制度,却架空了他们的权利,让这三大官职成为只有空名,并无实权的闲职,而原本的主要权利交给了新创造的尚书台,由此,三公权臣时代正式结束。

2.九卿

关于九卿的记载最早出现于夏朝的政治体系中,但具体的官员职位还是在周朝才有了详细的记载,最早的九卿分别是少师、少傅、少保、冢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每个朝代的九卿职位都是不同的,负责的工作也是不同的,主要还是看掌权者的需求。

秦朝时期对于九卿并没有什么明确的记载,西汉初期也只是把九卿当作一种官员们的统称,代指众卿或者是列卿,直到汉武帝时期,九卿才有了具体的官员代指,当时汉武帝极度推崇儒家,所以在官员管理上也向儒家思想靠拢,将俸禄为两千石的官员统一称为九卿。

这样的现状一直维持到王莽篡位,建立新朝,他为了展现自己对于政治权利的掌握,将九卿重新进行正式划分,创造了九个新的官员职务,分别是大司马司允、大司徒司直、大司空司若、羲和、作土、秩宗、典乐、共工、予虞。

虽然这些职位名称只存在了很短的一段时间,但刘秀建立东汉之后也沿袭了设立九卿的官僚体系,只不过官员名称改为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后来的许多朝代也采用九卿的官僚制度,只是将名称与职能变换了一下。

可惜,九卿官僚体系也与三公体系一样,并未在朝堂中长青不败,到了隋唐时期,也变成了有名无权的虚职,只能处理一些丧葬嫁娶的事情,与权力政务彻底剥离开来。三公与九卿两种官僚体系被淘汰之后,三省六部这种全新的官僚体系登上了“历史舞台”。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