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生活>

于都县盘古山镇图片(于都盘古山镇地理位置)

于都县盘古山镇图片(于都盘古山镇地理位置)

更新时间:2022-12-01 15:24:01

于都县盘古山镇图片,于都盘古山镇地理位置

  • 1. 于都盘古山镇地理位置,于都县盘古山镇图片
  • 2. 唐古拉山镇海拔多少米,唐古拉山镇住宿有没有危险
  • 3. 于都有什么好玩的地方,于都免费好玩的地方
  • 4. 于都车溪大草原在哪里,于都车溪乡哪里好玩
  • 5. 罗庄区黄山镇要搬迁吗,罗庄区黄山镇有几个村庄要搬迁
  • 1.于都盘古山镇地理位置,于都县盘古山镇图片

    1、位于江西省于都县盘古山镇靖石乡利村乡境内,属于九连山的余脉,盘古山镇距于都县城53公里,主峰屏坑山海拔1210米,富含钨矿(盘古山钨矿1922年开始开采,是著名的钨都),盘古山东有贡江支流靖石河和濂江,东南有长龙河,盘古山的文化底蕴深厚。

    2、宋代山上建有浮屠宫,现存眉林寺,寺内有《盘古寨门碑记》等石碑9块,其中5块为清康熙年间的。另据会昌县旧志记载,筠门岭镇有盘古山眉林寺,为会昌名寺。南宋进士曾作《盘古山记》一文云:“其出盘纡,崚峥”,“本盘固,固讹为古耳。”清代朱微曾作《盘古山》。

    3、盘古山四壁陡峭,东临湘水,奇峰突起,独冠群山。山顶布满苍松翠竹,居中坡度较平缓,形似一个周长5公里、直径1.5公里的大圆盘。山顶可攀援处都筑有坚固的山寨,唯西南有一条凿石磴道盘岩壁而上,人称“自古盘山一条路”。

    2.唐古拉山镇海拔多少米,唐古拉山镇住宿有没有危险

    1、唐古拉山镇海拔4700米左右,这里也是长江西源沱沱河的所在地,又被叫作沱沱河镇。整个镇子是沿着沱沱河边而建的。

    2、唐古拉山镇,隶属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位于青海省西南部的长江源之正源沱沱河流域,与格尔木市中心之间有玉树州治多县西部北麓河乡相隔,距格尔木市区425公里,面积4.78万平方公里,是长江源区域的唯一一个行政区划建制镇。镇政府驻地沱沱河沿,过往司机俗称为沱沱河镇(指市场集镇而非行政乡镇),沱沱河沿在沱沱河与青藏公路交叉处,现有沱沱河站,有沱沱河长江源特大桥。

    3.于都有什么好玩的地方,于都免费好玩的地方

    1、于都万里长征第一渡:被称为“长征第一渡”的“于都红军大桥”是于都县横跨于都河的第8座大桥,1934年,8.6万红军主力从于都河上8个渡口渡河,踏上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路。当时,河上没有一座桥,于都人民搭浮桥,摆渡船,把红军送上了漫漫征程。解放后,于都人民自强不息,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先后在当年红军渡河的渡口上,建起了于河大桥、寒信大桥、长征大桥、三门大桥等7座大桥,使两岸87万于都人民结束了摆渡的历史。 罗田岩,位于县城贡江南岸楂林村323国道旁,距县城1公里。是历代名人摩崖石刻众多,丹山碧水为主的历代风景名胜地,湖光山色,景色宜人,开发于南北朝,自北宋时亨誉盛名,并创“华岩禅院”,闻名一时,为亨誉海内外名篇《爱莲说》碑刻发表地。 千百年来,我国众多名家学者,文官武将,骚人墨客,游客信士,都曾慕名前来揽胜观景,或结庐筑室,谈道讲学。在方圆2.5公里的悬崖峭壁上,镌有自唐宋以来岳飞、文天祥、朱熹、八大山人、王懋德、王阳明、罗洪先……等等历代名人题刻100余品,为罗田岩而作的诗文80余件。这里有我国北宋时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曾经影响我国思想史八九百年之久的道教与理学奠基人周敦颐的摩崖题刻、及其讲学和纪念遗址“濂溪书院”、“濂溪阁”;千年古柏、罗田岩千年古庙、漏米岩、于阳一览、帝监亭、卧云阁、高山仰止亭、居然亭、望需亭、周敦颐和岳飞塑像、隧道、休闲场所、娱乐活动、周边还有景观独特、宛若人间仙境的官才寨和通心岩。 罗田岩正逐步开发成一个揽胜观景,旅游休闲,娱乐度假的省级综合性风景区,景区总体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分为以罗田岩为代表的八大各具特色的功能景区。

    2、屏山:座落于县南部的靖石乡境内,距县城约60公里,旧名龙山,海拔1312米,为县内最高峰,山麓四周百余里,皆山石层垒而成,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结构,山高如屏,有奇禽异兽,盛夏最高气温29℃。屏山海拔900米以下是国家地质公园张家界风光,悬崖壁立,奇石众多,原始森林郁郁葱葱,蔗天蔽日。900米以上则是一片北国草原风光,山顶5万亩碧绿的高山草原连绵起伏,雄伟壮阔。屏山把南方的高山雄姿与北国的草原风光融为一体。 这里终日云锁雾绕,有极为罕见的天然盆景树带、河西走廊壁墙,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气势磅礴的瀑布飞泉,雄伟俊俏的葫芦顶,神形逼真的鳄鱼大石雕;有如虎歇坪毛泽东祖坟地貌的金莲山寺庙,充满神奇色彩和古老传说的仙人下棋、黄狗钻窿和仙人泉,观云海、看日出,穿云雾,顶风口的高山草原风光。更有1996年冬天开始投资创办的我国第一家个人集资开发高山草场——屏山牧场风光,1998年被列为国家计委和国家农业部南方草山草坡示范工程项目,生产的“屏山高山青草奶”各系列产品畅销江南各地,深受人们喜爱。 屏山脚下是牧场总部,有专为游客而备的仿欧度假村,更有奶牛饲养、产品加工车间。从度假村上山有两条路,一条是长达六公里、可通汽车的盘山水泥路。另一条路,则是顺涧而上的便道,当地人称之为险道。走险道,是游客登山揽胜奇的最佳之道,可穿茫茫原始森林,听潺涧水欢唱,观千年灌木藤蔓,赏高险奇山异石,品古老神仙传说,别有一番情趣;有草鞋桥、拐杖桥、鳄鱼大石雕、金鸡啼晓、雄鹰展翅、雄狮镇山,高鼻子“老外”、仙人下棋……景致奇特,意趣盎然。 山顶处,明代农民起义军首领朱绍纲曾在此安营扎寨、练兵习武。登上山顶,临风四眺,感受白云在我脚下飘浮,飞鸟在我脚下吟唱,万亩草原云翻腾,表草丛中现牛羊的清丽平和景色,令人豪情顿生。

    3、宝塔公园:位于县城西门323国道旁,是人们登高望远、眺望贡江、访古佛事的理想场所。宝塔旧名“慧明院塔”,始建于宋至和二年(1055 年),后几经重修。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重修,更名“重光宝塔”,素有“雩都文峰”之称,备受民间爱护。文革时被毁,2004年全县人民自发捐资移址重建。现宝塔高55.26米,塔型八面朔风,塔身七级重檐,每级设游廊;塔单层设子、午、卯、酉、四大正门。双层设乾、坤、艮、巽四大隅门,塔刹四级铸铁,塔胎呈八角形,直径12米,塔体框架砖混结构,外砌青砖,着色调和,仿宋风格,蔚为壮观。涛涛贡江蜿蜓飘流而过,岗峦耸翠,群山竞秀,左迎右顾,前拱后揖。1934年10月16日-18日傍晚,以彭德怀、杨尚昆率领的红三军团共17805人在老重光宝塔脚下和县城南门、罗坳孟口渡口渡过于都河,开始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公园突出了庄严典雅,古朴亮丽,生态协调的特点,包括登重光宝塔、贡江远眺、县城掠影、宗教朝靖、森林漫步、夜赏宝塔等活动。

    4、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中央红军长征第一渡位于县城东门,是中央红军渡过于都河出发长征的八大渡口之一,毛泽东、周恩来、博古等中央领导人及其由中央机关组成的第一、第二野战纵队就是从这里迈出长征第一步的。 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央根据地日益缩小,中央红军被迫转移。1934年10月7日开始,中央红军一、三、五、八、九军团和第一、第二野战纵队分别从反围剿战场或驻地兴国、宁都、石城、长汀和瑞金陆续转移到于都地域的段屋、车溪、罗坳和县城集结休整,补充兵员、武器弹药、粮食物资,进行动员和军政训练。 10月17日至20日傍晚,中共中央、中革军委机关及其直属部队和红一、三、五、八、九军团共8.7万人分别从梓山的山峰坝、花桥,县城的东门、南门、西门,罗坳的孟口、鲤鱼、石尾、中埠和会昌珠兰埠等渡口渡过于都河,踏上漫漫的长征路。 为了保证红军顺利渡河,于都人民大力支援红军,调集所有的民船,架设浮桥、摆渡,有的打火把,有的送茶送饭,还有的直接参加架桥。红军渡于都河时,于都人民男女老幼从四面八方涌上桥头,向红军将士送上一杯杯茶水,一顶顶斗笠,企盼着亲人一路平安,早日归来。 为了缅怀先辈伟业,1996年在此兴建了占地16亩的纪念碑园。纪念碑高为10.18米,寓中央机关和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同志于10月18日在此渡河。该碑碑体为双帆造型,寓中央红军由此扬帆出征;碑座左边为陆定一手书《长征歌》第一首“十月里来秋风凉,中央红军远征忙,星夜渡过于都河,古陂新田打胜仗。”是中央红军夜渡于都河长征出发的真实写照;右边为叶剑英1962年为缅怀当年赣南省军区政治部主任刘伯坚写的诗“红军抗日事长征,夜渡于都溅溅鸣,梁上伯坚来击筑,荆卿豪气渐离情”,诗中引用秦朝燕国高渐离击筑高歌送别壮士荆轲刺杀秦王的历史典故,追忆叶剑英当年长征夜渡于都河时刘伯坚同志为他送行的悲壮场面和动人情景,抒发了叶帅对先烈的无限怀念和崇敬之情。 碑园西侧为渡口码头,浮桥,杨成武题写的“长征渡口”石刻,东侧为2004年移址新建的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

    4.于都车溪大草原在哪里,于都车溪乡哪里好玩

    车溪乡位于于都县北部,车溪大草原就在这里。

    1、车溪乡盛产粮食、花生、豆类、瓜果、蔬菜以及畜禽鱼。

    2、在坚持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重点抓好以西瓜、油菜、甘蔗、果业等特色农业生产。

    3、车溪乡涌现了闻名全区的甘蔗大户,有50亩以上的果业大户4户,20亩以上的果业大户32户,200亩以上的果业基地6个。

    4、车溪四面环山,梅江靠南傍山静静流淌,中间形成一块天然美丽的小盆地,出产的脐橙、西瓜、芝麻和油菜、花生、大豆久久负盛名。

    5、车溪乡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利用宜果山地多的优势,重点培植脐橙特色产业。

    5.罗庄区黄山镇要搬迁吗,罗庄区黄山镇有几个村庄要搬迁

    1、罗庄区黄山镇要搬迁吗?不搬迁。

    2、黄山镇位于罗庄区南部,地处临、郯、苍平原,位于临沂(罗庄)、郯、苍三县区交界处,原归郯城县管辖,2011年划归罗庄区。东连205国道,西接汤郯公路,辖33个行政村,25个自然村,人口4.7万。面积5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365公顷,林业面积1050公顷。东部是沂武河冲积平原,西部是低山丘陵区,沂、武河贯穿南北。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