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庭维修>洁具>

临沂大洋洁具有限公司(临沂瑞洋洁具)

临沂大洋洁具有限公司(临沂瑞洋洁具)

更新时间:2022-02-02 11:14:27

来源:半岛都市报

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 刘笑笑 李晓哲

1月23日上午,省十三届人大七次会议开幕,省长周乃翔代表省政府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青岛被高度关注,相关工作被提及20余次。

在涉及青岛的2022年工作部署中,国家战略承载同样被寄予厚望,领跑优势突出。但我们也看到,省内其他城市在多个方向的优势跑在了前面,其中不乏青岛一直在布局的领域,如何寻找差距、寻求合作,并最终与兄弟城市一起携手助推山东高质量发展再上一层楼,更是值得思考的议题。

无论是在“一群两心三圈”协同发展中,还是在海洋强省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开放等方面,青岛被寄予厚望:不仅仅要“领跑”,更要“带跑”,以自身优势带动周边城市、带动相关产业共同腾飞。相信,青岛也将会把自身放置于整个山东版图,放眼全国乃至全球,寻求突破发展,书写更加浓墨重彩的2022。

青岛贡献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步之年和“十四五”开局之年。

省政府工作报告对于过去一年交出的“精彩答卷”充分肯定,其中,青岛的贡献有目共睹。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两个“8.3”十分亮眼,也是代表委员们热议的关键词之一。政府工作报告用“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来形容这一成绩的取得: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3%,高于全国0.2个百分点。

而这其中青岛的贡献举足轻重。此前青岛公布的2021年前三季度GDP总量为10310.36亿元,同比增长10.7%,占全省GDP总量的17.09%。相信即将公布的青岛市2021全年经济数据,同样会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

在报告第一部分“2021年工作回顾”中,“青岛元素”即被频频提及。在“创新动力显著增强”部分,提到“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取得时速600公里磁浮交通系统、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国家高端智能化家电创新中心落户”;在“动能转换提速增效”部分,报告提到“智能家电、轨道交通装备入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一个让生活更美好的城市,必然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创新型城市。就在日前,赛迪顾问发布《2021中国科技创新竞争力研究》报告,揭晓了2021科技创新百强市榜单,青岛排名第九,再次在全国科创城市排名中进入“第一梯队”。在同步评选的2021科技创新百强区榜单中,青岛市黄岛区、城阳区、市南区、即墨区入选。

作为全国20个国际交通枢纽城市,青岛的交通枢纽地位也不断凸显。报告中就提到了多处与青岛交通设施建设投用和枢纽节点作用有关的成绩:明村至董家口等4条高速公路开工建设;青岛胶东国际机场转场运营;“齐鲁号”中欧班列开行1825列、增长21.2%……

其中胶东国际机场的转场运营,成为2021年青岛乃至全省的大事件,它对于胶东半岛城市圈乃至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协同发展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报告中还重点提到,2021年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四个中心”加快建设,自贸试验区试点任务实施率达到98.2%;成功举办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与世界500强连线、对话山东等系列活动……

这一系列对外开放举措的落地推进,在全球疫情蔓延的形势下逆市而上,在推动外贸发展、国际合作等领域做出了青岛贡献。尤其是上合示范区和青岛自贸片区相关工作的实质性推进,体现着青岛开放的胸怀、发展的底气、改革的魄力和对未来的信心。

行稳致远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也是我省新旧动能转换“五年取得突破”的决战之年。

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意义十分重大。我们要大力传承弘扬山东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征程上,凝聚起的深厚文化底蕴和磅礴精神力量,一张蓝图绘到底,事争一流、唯旗是夺,让山东发展动力更加澎湃,让山东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这其中自然少不了青岛的作为。

大项目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牛鼻子”,而基础设施是发展环境提升的“先行官”。在“全面展开基础设施‘七网’行动”的工作部署中,重点对青岛的现代物流网、现代水网等方面的建设进行“点题”:突出抓好济南、青岛、日照等5个国家物流枢纽,2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以及30个左右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围绕打造“一轴三环、七纵九横、两湖多库”现代水网,加快推进烟台老岚、济南太平、青岛官路、临沂双堠等水库和重点平原洼地治理工程。

在重大创新平台搭建上,山东省将大力发展新型研发机构,支持未来网络研究院、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青岛)等平台建设。做强、做大新旧动能转换是国家赋予山东先行先试的使命,今年又是五年取得突破的关键之年,全省上下力求在新旧动能转换领域做出应有的贡献。

发展壮大工业互联网被视为是新旧动能转换的有效途径之一。省政府工作报告在“做强做大工业互联网”工作中提出,要扎实推进山东半岛国家级工业互联网示范区建设,支持海尔卡奥斯、浪潮云洲与龙头企业共建行业子平台,分行业重点打造100个典型应用场景。

在工业互联网建设和应用方面,青岛有先发优势,依托一批传统制造产业转型积攒的经验,已经形成了青岛在该领域的比较优势,并形成稳定输出。而下一步青岛如何在利用好现有优势,形成引领之势,打造青岛样板,真正建设成为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值得细细思量。

报告还提出,要“推进济南、青岛、淄博三大生态环保产业集群建设”“加快康复大学、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新校区)建设”“积极支持山东大学等驻鲁部属高校做强做优”“建成青岛港董家口港区大唐码头二期工程”“打造青岛港国际枢纽海港,加快建设东北亚国际集装箱运输枢纽和全球重要的能源原材料中转分拨基地”“推进渤海湾、莱州湾、胶州湾等重点海湾治理,积极创建国家级美丽海湾”“办好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中国企业论坛、连线世界500强等品牌活动”……山东的重点工作很多都将青岛作为开拓之地,而青岛以“走在前列”的姿态主动作为,突破发展。

重器之托

不难看出,无论是高质量发展还是民生保障,青岛的“任务分派”都是全省之重。尤其是在国家战略承载、国之重器打造上,青岛更是当仁不让。

与往年相比,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对于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协同发展的引导意图明显,济南、青岛等带动作用的激发成为重点。这不仅仅包括城市群的打造,还涉及到交通、环保等各个方面。

值得注意的是,在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上,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坚定不移实施黄河国家战略”的工作部署,其中更是将“充分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推动‘一群两心三圈’协同发展”的目标放在了其中,被视作山东打造沿黄高质量发展标杆的重要举措。

由此可见,青岛的发展更紧密地融入了黄河国家战略的落地发展之中。

青岛不再是与黄河相隔遥远的沿海城市,而是把自身放在山东整个版图上与母亲河紧紧相拥、休戚与共。

报告提出,要支持青岛建设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推动西海岸新区全面提质。这也能看出在实施黄河国家战略上,山东省对于青岛在航运贸易金融创新等领域的资源禀赋的重视,并看中西海岸新区国家级新区先行先试的优势。

西海岸新区作为第九个获批的国家级新区,经过数年发展,其承载的海洋强国战略等历史使命,交出的答卷可圈可点。西海岸也跃升成为青岛乃至山东最具发展活力之地,也在海工装备、物流等产业领域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在做强开放载体平台上,报告也强调要“加强自贸试验区系统化、集成化制度创新,建设自贸区联动创新区,筹建黄河流域自贸区联盟。做实、做好、做美、做响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加快上合组织经贸学院建设”,“加快建设济青烟国际招商产业园,增强双招双引承载力”。

在大国重器建设方面,要求青岛“全力争创海洋国家实验室”“加快‘梦想号’大洋钻探船等国之重器研发建设,共建国家深海基因库”,也凸显出青岛在海洋科技、海洋装备制造和基因工程领域的超前布局和未来可期。

本文来自【半岛都市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