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百年前随着工业大生产时代的到来,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和手工制作的工艺品在功能和形式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别,进而逐渐形成了工业设计学科(当然其中也少不了不同设计思潮的碰撞和融合),一批批优秀的工业设计师致力于定义一种适用于工业生产环境的设计思维与方法。历史总是循环往复,随着互联网产业的迅速发展,又诞生了交互设计和人机交互等学科来研究互联网产品的设计思维与理论。
但今天我们不谈未来,而是回头看向过去,从工业设计诞生之初到现在一直讨论和争议较大的话题“产品造型”入手,探究“造型能力”这一“古老”学科是否对今天的设计问题有借鉴和启迪。
如何做一个产品造型?相信每个工业设计专业大二及以上的同学都有一套自己的方法:不管这个方法主要体现在手绘和软件技巧的掌握程度,还是体现在去哪个网站找类似产品进行模仿——总之,同学们总能做出自己满意的形态。这篇小文也不在于讨论更优秀的造型技巧,而想探讨一些设计思维方面的问题,比如:产品形态在产品设计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比如上图左边的博朗系列的电子产品总是有着明确的设计语言:简约纯粹,但又让人百看不厌。同时也成为后面诸多电子产品的参考标准:最著名的“学生”莫过于后来大名鼎鼎的苹果公司,不管是从形态上还是材料上,它都深深影响了早期苹果产品设计风格。这也是很多同学习惯于从相似产品上找形态的原因:设计至上的苹果公司也离不开参考和借鉴,更何况普通同学呢?
右图则为菲利普斯塔克最著名的一件设计:外星人榨汁机,它虽然和博朗系“简约有效”的设计理念不沾边(甚至和产品功能不沾边:榨汁机不那么好用),但它仍然创造了足够的话题,并成为设计史上标志性产品之一。
由以上两个例子说回产品造型,当我们在谈论一个产品的造型“美不美”的时候,其实是在谈论它“合不合适”,是否有效的承载了它所具有的功能(博朗系产品)或设计意图(外星人榨汁机)。举个例子,如果我们把榨汁机也做成了“博朗风”,它可能会好用,但却不会获得如今的话题度和关注度,也并不能表达设计师的设计意图。从这个角度看,榨汁机看似古怪的造型其实有着它内在的设计逻辑,那它就是“美”的。
所以当同学们下次面临做造型毫无灵感的时候,不妨换种思考方式:什么样的造型适合当下的设计语境,设计师想要表达什么设计意图,也许会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