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电维修>饮水机>

桶装水饮水机往外溢水怎么回事

桶装水饮水机往外溢水怎么回事

更新时间:2022-01-19 20:34:33

来源:渭南日报

渭南日报 记者 程瑾

9月29日,连续多天的阴雨天终于放晴,渭河堤坝上垂柳轻拂,在渭河堤坝上值守的防汛干部和沿岸群众高兴地看到渭河水位明显下降。当日23时,渭河2号洪水顺利汇入黄河,30日17时华县站流量降至2480立方米/秒。渭河2号洪水在我市顺利过境!

入汛以来,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发布的雨情水情信息显示:9月11日以来,我市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3.9~9.4倍,全市各国家级气象站降水量均突破同期历史最大值,降水强度突破“03.8”和“05.10”降水强度,为历史最强秋淋,全市防汛工作经受巨大考验!

9月26日,渭河2号洪水形成,我市启动Ⅲ级防汛应急响应。面对这场防汛攻坚战,各级各部门全力以赴、强力应对,运用物防、技防、人防手段,在渭河大堤上构筑起了一道坚固的屏障,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科学部署全力应对防汛“大考”

9月17至19日,渭河2021年第1号洪水在渭河上游形成;

9月26日,渭河临潼水文站26日6时出现3570立方米每秒的洪峰流量,渭河2号洪水形成;

9月28日,渭河临潼站27日17时出现5380立方米每秒的洪峰流量,洪水于28日2时进入我市,向华州段演进……

渭河在渭南地区沿线涉及临渭、华州、华阴、潼关、大荔5县(市、区)46万人,是渭南防汛的重点区域之一。渭河1号、渭河2号洪水间隔一周接踵而来,连续降雨和洪水叠加的影响,使渭河中游干流水位上涨,部分河段超警戒水位止落回涨,超警持续时间延长。

9月26日23时,全省将省级水旱灾害防御Ⅳ级应急响应提升为Ⅱ级应急响应,就加密监测预警、加强工程巡查、确保库坝安全等提出明确要求。

“要密切关注水情,加强巡堤查险和警戒管理,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市委书记王琳就做好本轮强降雨和渭河2号洪水防御工作作出明确指示。

9月26日、9月28日,市长陈晓勇先后深入渭南高新区、韩城市检查防汛工作,深入渭河八里店控导工程、华州区詹刘险工查看水情、工情。他强调,要严密监视水情汛情,加大对堤防背水面、险工段的巡查密度,备足防汛物资和专业队伍,及时发现并处置险情,确保渭河洪水安全出境。

汛情发生以来,市防汛办组织水文、气象召开三次雨情水情会商会议,结合我市实际和雨情水情发展趋势,从防洪工程调度、泵站排涝管理、风险隐患排查、人员转移和蓄滞洪区运用等方面,全方位制定应对方案,明确强化工作部署和督导管理,督促渭河沿岸各县(市、区)和各乡镇、各村进一步加强值班值守,密切跟踪水雨、工情,滚动会商分析研判,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强化防汛技术支撑,有序应对洪水。

与此同时,渭河沿岸各县(市、区)也启动渭河Ⅳ级防汛应急响应,各县(市、区)相关负责同志第一时间到一线检查防汛安全工作开展情况,现场办公处置汛情。

应对防汛抗洪的“大考”,我市全力以赴、严阵以待,打出了一套科学部署、精准决策的水利“组合拳”。

筑牢防线迎战洪水更显从容

面对我市有记录以来最强秋淋造成的汛情,临渭区向阳街道办程家村老支书程爱民却显得没有那么慌张。

“以前的大堤跟现在的没有可比性。以前的渭河堤坝没有现在这么坚固,大多都是土坝,坝面比较窄,现在宽的多,质量已经很好了。”作为渭河大堤的参建者,程爱民对现在的大堤无比信任,他抬起一只脚跺着堤面说,“以前主要靠人工,用架子车拉料,再用东方红拖拉机压实堤面。现在都是机械化,液压夯实机打坝面的时候,在自家屋子里都能感到震动。”

自我省启动历史上投资最大、规模空前的水利工程——渭河陕西段全线综合整治工程以来,历届市委、市政府都将渭河综合整治设为我市的一号工程。近年来,我市对渭河渭南段进行了综合整治,通过加固堤防、疏浚河道、整治河滩、绿化治污、开发利用等综合措施,累计完成投资75.4亿元,共加高加宽渭河堤防169.13公里、南山支流堤防52.8公里,建成支流入渭口交通桥9座,防倒灌工程3处,近堤滩面退耕植绿4200亩,完成滩区清障191平方公里,建成“二华”蓄滞洪区4152亩,蓄水量495万方。

“经过综合治理,渭河渭南段及南山支流防洪体系基本形成,渭南城区段防洪标准达到百年一遇,抵御洪水流量127000立方米每秒;农防段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抵御洪水流量104000立方米每秒;消除了渭河沿岸及‘二华’夹槽区群众的洪水困扰。”市水务局相关负责同志介绍道。

渭河大堤筑就了“安全防线”,真正成了渭南防洪安澜的坚实屏障。每每谈起这条新修建的大堤,沿线群众都十分感慨。

地处渭河下游的华阴市华西镇友谊村,是20世纪90年代三门峡库区搬迁移民村。在渭河综合治理前,每逢汛期,生活在渭河边的村民就开始了大规模的“逃水”行动。如今,在友谊村向北的方向,已筑起高大坚实的渭河堤防。

“汛期再也不怕洪水涌进村子,淹没庄稼、房屋了,现在堤坝修这么好,我们都能睡个安稳觉,心里很踏实。”友谊村党总支副书记石胜华十分感慨。

积极抢险

防汛抗洪有力有效

9月26日,渭河北大堤新冯村处,人群匆忙,机器轰鸣,一场紧急抢险正在展开。

当日早上,渭南经开区防汛办的同志在巡查过程中发现,渭河北大堤新冯村处排碱沟外溢,新冯村西排抽水站排水能力有限,需要紧急支援。经开区防汛指挥部马上组织力量进行抽排,同时上报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指派渭南防汛机动抢险队和市防汛抗旱物料储备中心前往现场支援。

“我们昨天11点就到了,现场有当地4寸排水泵3台,防汛物料储备中心支援6寸柴油泵2台,市政支援移动泵车一台。我队共有7名抢险队员,出动防汛装备车携24种抢险物资支援现场,连夜抽排。但雨越来越大,水还是不断往外溢,但我们会持续加大作业力度。目前,我们干部已经去村里做工作,截止到6点要把群众全部转移出去。”渭南防汛机动抢险队副队长高巍告诉记者。

9月28日,赤水镇大张村后李组巡堤人员魏安龙发现水量过大,在村里排水渠上出现管涌,随即拨通了组长刘凯的电话,迅速联系上了镇上应急指挥部。很快,挖掘机到场开始处理,土方填埋,众人齐心协力,3个小时后妥善处理了问题。

“我觉得现在主要是雨情汛情发布及时,上下沟通衔接都很顺畅,问题快速处置,也就将险情消灭在了萌芽状态。”刘凯说。

迈开“铁脚板”筑牢“安全墙”

“降雨期间,峪道里的居民只出不进,地质灾害点的居民,已经全部撤离……”9月25日,在潼关县西潼峪口,潼关县应急管理局防汛抗旱保障中心副主任汤少峰说。

潼关县地理位置特殊,防汛重点区域有三区(矿区、城区、滑坡区)、两河(黄河、渭河)、两库(水库、尾矿库)。防汛重点部位有18座水库、陂塘,涉及下游群众和公共设施安全的18座尾矿库,还有危及下游群众和公共设施安全的87处滑坡、崩塌和泥石流地质灾害。

本着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的实际,全县上下扎实落实各项防御措施。每次强降雨来临之前,应急管理、公安交警还有矿山管理部门联合在各个峪道口设立检查站,协助人员撤离,劝返进山群众。

“我们村分东岔峪和西岔峪两组,安排干部挨家挨户进行动员,除了能投亲靠友的都安置在村部。”潼关县城关街道中军帐村党委书记关增加说,村部购置了饮水机,增加了被褥,尽力保证安置群众吃得饱住得暖。

一双双“铁脚板”,在防汛抗灾一线踏出了铿锵、雄浑的战斗和声。在一线广大干部群众夜以继日的战斗下,截至9月27日,我市累计提前撤离36119户97346人,封闭峪口52处,未发生一例人员伤亡。

目前虽然渭河水位明显下降,但沿线广大党员干部仍然在大堤驻守。“现在水位已经明显下降,这会水流也比较急,我们还要驻扎在一线,等洪峰完全过境就放心了。”临渭区向阳办干部袁红军说。

“答案永远在现场。”打赢防汛抗灾这场硬仗,既得益于市委、市政府持之以恒推进的渭河综合整治工程,更体现了全市广大干部的担当精神、现场意识,这套防汛抗灾的“组合拳”,全力保障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本文来自【渭南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