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威廉
出品 / 节点财经
多年来,国内一直流传着一个声音:“中国为什么出不了比尔盖茨式的人物?”现在来看,这或许本身就是一句带着偏见的伪问题。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无论是传统制造业还是新兴互联网领域,我们见到了太多经历传奇的本土企业家。这一点,不必妄自菲薄。
事实上,中国还真就有一位自己的“比尔盖茨”,股神巴菲特说他是中国的爱迪生 比尔盖茨,巴菲特的黄金搭档查理·芒格更是称赞他为爱迪生、比尔盖茨和亨利福特三者的合体。他就是比亚迪的掌舵人——王传福。
在一般人的认识中,一向低调行事的王传福只是国内几十家车企老板中的一员。而实际上,这个从安徽无为走出来的农家子弟,从最初的手机电池业务起家,到后来进入电子产品代工行业,再到跨界造车以及入局光伏、动力电池等新能源领域,已经逐步建立起自己的比亚迪王国。
但也不可否认,王传福又是一个荣耀与争议并存的人。白手创业,他曾被打上了草莽商人的标签;连续跨界,他被认为是最有创新基因的商业野心家;激进扩张,他同时还被刻上山寨大王烙印。如今他又大打民族牌,把中国制造推向了更高的level。
回看王传福的过往,有创业的艰辛,有转型的阵痛,也有胜利的荣光。无论如何,这都是一位有必要细细研究的民族企业家。
(一)
与很多初代创业者相似,王传福的前半生上演的是一个“草根逆袭”的故事。只不过,他的经历要比大多数人更加“悲壮”。
1966年,王传福出生在安徽省无为县(今无为市)一个普通的木匠家庭。初中时期,本就非常清苦的家庭突遭变故,双亲相继离世,年长他几岁的哥哥成了家庭的支柱。在哥嫂的倾力资助下,王传福最终考上中南矿冶学院(现中南大学),命运就此发生了转折。
大学毕业,成绩优异的王传福被保研到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并留院工作,26岁又被破格提拔为研究院副主任,成为最年轻的处级干部。不久,研究院与包钢集团合作在深圳成立一家公司,主要生产制造镍氢电池,王传福因此被派去担任总经理。
在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王传福发现自己研究的电池领域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在当时,移动电话机“大哥大”开始频繁出现在“暴发户”们的腰间,但一部价格却高达两三万元,仅配置的镍镉充电电池就价值上千元,而这个市场又被日本企业所垄断。
恰逢此时,日本因环境问题宣布放弃本土镍镉电池生产,全球范围内面临严重的供需缺口。王传福感觉时机已到,决定放弃人人羡慕的铁饭碗,依靠自身技术研究积累,捡起日本人已经“看不上”的镍镉电池市场。
1995年2月,从体制内辞职的王传福带领20多人在深圳布吉镇的一幢厂房里成立比亚迪科技公司(BYD,即build your dream的英文缩写),开始了真正意义的创业,启动资金主要是从早几年下海的表哥吕向阳那里借到的250万元。
创业初期的王传福(来自:比亚迪官网)
即便在今天,电池生产依然是一个科技含量高,资金密集程度大的行业,贸然涉足并非易事。王传福作为领域内的专家,技术方面能够解决,但在资金方面却显得捉襟见肘。在当时,投入一条日本的镍镉电池生产线需要几千万,如果配备成全自动化设备的车间更是需要数亿元的资金,这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
王传福意识到,如果完全采用日本的生产模式,公司根本就无法组建起来,更别谈以后挣钱的事了。思来想去,他找到了一个降本增效的方法,那就是利用中国的人力优势,把完全自动化的生产线改为半自动化半人工的生产方式。
90年代的中国,在制造业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要落后得多,只有劳动力成本方面有着独有的优势。比亚迪通过拆解电池生产流程,能够用人工来完成的工作尽量不使用机器,因此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只用100多万元就建成了一条日产4000块镍镉电池的生产线。
1995年底,成立不到一年的比亚迪打败日本三洋公司,成为台湾最大的无绳电话制造商大霸的电池供应商。至此,王传福已是电池领域不容忽视的角色。
(二)
1997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金融风暴席卷东南亚,亚洲各国外贸企业受阻,造成全球范围内的电池产品价格暴跌。但对于王传福而言,这并不是一个坏消息,因为此时远在日本的竞争对手正因亏损而倍感苦恼,比亚迪的成本优势显现了出来。
受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索尼、松下、飞利浦等电子巨头开始调整供应商,向性价比更高的比亚迪抛出橄榄枝,大额采购订单接踵而至。这一年,比亚迪镍镉电池销售量达到1.5亿块,占到了全球接近40%的市场份额。
用日本人淘汰的镍镉电池打败了日本人,比亚迪的第一桶金来得非常顺利。但王传福也清楚地认识到,镍镉电池并不是长久之计,必须加快锂电池的研发生产。于是在1997年,比亚迪正式进入了锂电池领域。
相对而言,锂电池要比镍镉电池技术要求更高、资金投资更大,一套自动化设备齐全的锂电池车间的造价就高达十几亿元,一般企业根本无法承受,王传福发挥比亚迪所长,再次采用“人海战术”,用最低的投入打造出一条半自动化的锂电池生产线。
据称,比亚迪最初的锂电池车间“相当凑合”,在电池包装过程中添加一种吸水的药剂,就免去了建造大型的干燥室的巨额资金;用小玻璃箱做成微型除尘设备,工人手伸进去组装电池,就代替了昂贵的无尘车间;买不起日本的高端分切机,就用普通的裁纸刀加挡板……
比亚迪的“微型干燥房”(来自:比亚迪官网)
就这样,王传福依靠小米加步枪式的“作坊”经营模式,把锂电池生产成本降到了最低。在当时,日本厂商每块锂电池的价格在10美元左右,而比亚迪由于节省了购买大型机器的成本,直接把每块锂电池的价格降到了3美元左右,质量却与全自动化设备生产的相差无几。
2000年11月,摩托罗拉公司在对比亚迪工厂进行为期半年多的考察之后,终于决定签下这家新崛起的电池企业,王传福赢得摩托罗拉首期20万支电池订单。当时的摩托罗拉如日中天,比亚迪有了这个大客户,很快又把诺基亚、TCL、波导、爱立信等中外手机厂商收入囊中。
2002年7月31日,成立7年的比亚迪在香港联交所上市(股票代码:1211.HK),募集资金16.5亿港元,10.95港元的发行价创下了当时54支H股最高记录,王传福本人以27.83%的股份进入《福布斯》大陆富豪榜前50名,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百亿富翁。
但与此同时,比亚迪却面领着一场巨大的危机。就在公司上市前夜,三洋公司在美国向比亚迪提起法律诉讼,指控后者侵犯其电池专利技术,要求索赔1亿美元;随后,索尼公司也向日本东京地方裁判所递交起诉状,指控比亚迪的侵权行为。
两家公司选择在此时发难,显然是有意阻挡比亚迪的上市进程。要知道,当时比亚迪的镍镉电池和镍氢电池已经占据全球第一、第二的市场份额,锂电池虽然入局时间不久,但也已经冲进了全球第三位,严重威胁到了三洋和索尼的全球霸主地位。
在此之前,王传福对待专利技术多少有些“漠视”,他曾说:“一种新产品的开发,实际上60%来自文献,30%来自样品,另外5%来自原材料等因素,自身的研究实际上也就5%左右。”这种态度,某种程度上为比亚迪在初期扫除了技术障碍,但也为自身埋下了侵权隐患。
好在,在比亚迪团队海量的文献查找和分析工作之后,索尼最终以诉讼失败而告终,三洋公司也被迫主动请求与比亚迪和解。经此一役,比亚迪在国际市场打响名号,不久之后超越三洋成为全球第一大电池商。
(三)
可能连王传福自己都不会想到,比亚迪自主研发产品、建造生产设备的“半自动化半人工”的产研模式,成了其日后接连跨界,迅速打开新格局的制胜武器。
2002年11月,台湾带代工巨头富士康与比亚迪达成合作,成为其电池塑胶壳的供应商。鉴于双方友好的伙伴关系,富士康集团总裁郭台铭邀请王传福参观公司位于深圳总部的生产线。
富士康生产车间(来自:富士康官网)
此次会面,郭台铭可谓诚意满满,不仅向王传福展示了富士康不轻易示人的生产模式,甚至把各部门的经理都叫来为其答疑解惑。可让郭台铭万万想不到的是,这竟是一次足以后悔一生的“引狼入室”。在参观了富士康后不久,比亚迪很快也上线了电子产品代工业务,并几乎复制了对方的生产链。
不仅如此,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比亚迪开启了“抢人大战”,挖走富士康大批优秀员工,越来越多的行业机密被王传福所掌握,公司很快切入手机零组件产业,屏幕、镜头模组、外壳、模具等业务,诺基亚、摩托罗拉、爱立信、松下等手机企业的订单不断涌入。到了2006年,比亚迪手机制造营收已经突破了50亿大关,成为仅次于富士康的第二大手机代工厂。
郭台铭坐不住了。2006年6月,富士康两家子公司富泰宏和鸿富锦向香港高等法院以及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诉讼,控告柳相军、司少青等前员工在跳槽到比亚迪后泄露商业机密,并索赔500万元。2007年,富士康又在香港对比亚迪提起侵犯商业秘密诉讼,索赔650万元。
富士康指称,从2003年起,有400多名前员工跳槽至比亚迪,其中就有公司花费重金培养出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这些人利用曾经的职务便利,违规带出大量的商业机密,例如富士康内部的工艺流程文件和信息等。
“山寨顶多只是抄袭、模仿外观,有人查还会躲躲藏藏。比亚迪不只是抄袭,甚至派商业间谍窃取我们的资料,然后毁灭证据”,郭台铭难掩内心的愤怒,并放出狠话:“在有生之年,与比亚迪的官司一定打到底。”
最终柳相军等人因个人行为被捕入狱,但比亚迪却几乎毫发无损。不仅如此,事后王传福甚至还反戈一击,发公告称为双方证据提供司法鉴定的负责人涉嫌毁灭、伪造证据和收受贿赂;并且,原比亚迪员工张朝正涉嫌非法接受富士康方面的贿赂,为其非法窃取保密文件。
郭王之争持续数年最终不了了之,这个被当时媒体称为“中国高科技知识产权第一案”的商业事件,其结果就是比亚迪以“搅局者”的身份强势进入代工业版图,最终形成富士康、伟创力、比亚迪“三分天下”的新格局。
比亚迪电子模具模仁(来自:比亚迪电子)
2007年,王传福分拆比亚迪手机部件及模组、印刷电路板组装等业务,成立比亚迪电子(国际)有限公司,并于12月20日赴香港主板上市,股票代码HK0285,比亚迪股份间接持有比亚迪电子约65%的股份,代工业务成为王传福手中的又一张王牌。
(四)
在比亚迪开始进军手机代工业务的时候,王传福还做了一项更为影响深远的决策,那就是2003年初以2.7亿的价格收购秦川汽车,进入更加复杂的汽车行业。
事件的背景,是2003年前后国内掀起的一场民营企业造车热。当时,作为全国最大摩托车生产商的力帆集团刚刚收购重庆专用汽车制造厂80%的股份,正式进入汽车领域;不久,同样处于摩托车第一梯队的宗申集团也出资1500万元买下安徽芜湖通宝公司80%股份;成立宗申通宝汽车公司;此外,新飞、美的、奥克斯、夏新、波导等一众家电企业在行业利润整体下滑的形势下,也接连加入造车大军。
比亚迪收购秦川汽车(来自:比亚迪人)
对于比亚迪而言,此时“上车”难免也有跟风之嫌。但作为现代工业文明金字塔尖的产业,汽车制造工艺上的复杂、产业链上的繁琐显然要比电池更甚,尤其是刚刚加入WTO的中国,在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等核心部件上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因此,当王传福收购秦川汽车的消息一出,不管是比亚迪内部高层还是外部投资者,都表达出强烈的不满。
这种不满情绪最先影响的是资本市场,公司很快便遭遇基金抛售,在完成收购计划的当天,比亚迪的股价就猛跌21%;第二天,股价又从18港元/股急跌至14.45港元/股。仅仅两天的时间里,比亚迪市值就缩水了近27亿港元。
但在王传福看来,当时全球电池市场日趋饱和,已经做到全球第一的比亚迪很难再有更高的增长空间,而另一边,汽车行业则是一个万亿级的大市场,随着中产阶级的崛起,必然会形成爆发式增长。
而关于造车的技术门槛,王传福则表示“那都是给后来者营造一种恐惧,逼你放弃的纸老虎”。他甚至说,“汽车说穿了不过就是一堆钢铁”,这跟当年吉利李书福“汽车不过是四个轮子加两个沙发”的霸气言论大有异曲同工之妙。
很快,比亚迪就开始了全国范围内的“圈地运动”,在西安建立了汽车生产线,在上海建立检测中心,在深圳成立销售公司。很显然,王传福错误估计了造车的复杂程度,当他带着耗费两亿打造的“316”信心满满地来到在上海召开的全国经销商大会时才发现,这款“巨丑”的车型吓走了所有的经销商。
耗费心血自主研发出的汽车无人问津,王传福忍痛把样车亲手砸掉,并决定直接模仿市场热门车型。为了真正弄明白汽车,他买来几十辆二手车用来拆解学习。除此之外,他还花巨资购买当时市场上的最新车型供工人研究,其中还包括奔驰、宝马、保时捷等顶级豪车。
2005年9月,比亚迪推出了第一款真正被市场认可的车型F3。很多同行发现,这款配备了自动空调、真皮座椅、天窗和导航的三厢轿车,简直就是当时市场上大火车型丰田花冠(即COROLLA)的复刻版。不同的是,F3的起售价仅为7.98万元,几乎是花冠的一半。
比亚迪F3(来自:汽车之家)
丰富的配置、讨好的外观以及诱人的价格,使得F3一上市就备受追捧。2006 年,F3实现了6万多辆的销量,比亚迪实现销售收入近 50 亿元;2007年,F3的销量突破15万台,创造了中国自主汽车品牌的记录。
在F3的带动下, 比亚迪汽车进入了快车道。
(五)
上世纪30年代,日本丰田公司从一家自动纺织厂转型汽车制造,通过模仿雪佛兰、克莱斯勒、沃尔沃等欧美车系逐步发展起来,并由此创造了后来风靡全球的“丰田模式”。但丰田无论如何也想不到,70年后,一家名叫比亚迪的中国公司竟敢反过来去革自己的命。
王传福手中的秘密武器,是其屡试不爽的“半自动化半人工”的生产模式。与丰田、大众等头部车企高程度自动化不同,他把电池制造车间里那套“人海战略”带到了汽车生产线,将总装工序进行了详细拆分,尽可能地通过人工完成。并且,很多生产设备也是根据进口设备仿制而成。
在产业链方面,比亚迪也与行业内实行全球采购的主流模式格格不入,王传福试图让造车的整个环节包括各个零部件的制造都掌握着自己手中,从发动机到五金零部件、电子部件、安全气囊、塑胶件、行李箱、搁物架等等无所不包。而这样自己给自己做配套的好处在于,比亚迪可以根据市场迅速调整产品线,以至于能够抓住更多的机会。
2007年,比亚迪推出中级车F6,这是继F3之后第二款全新车型。有意思的是,F6的车身整体和底盘悬架“逆向”自第七代本田雅阁,其前脸设计借鉴的是雷克萨斯LS460的造型特点,而尾部设计则与当时的新款奔驰S级500颇为神似。F6一出,王传福就放出豪言:“比亚迪要在2015年成为全国第一汽车企业,在2025年成为全世界第一!”。
此时的王传福,已经体会到“逆向研发”带来的巨大好处。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比亚迪密集推出众多车型,包括首款A级两厢车比亚迪F3R、小排量轿车比亚迪F0、高端车型比亚迪G3、紧凑级轿车比亚迪L3、MPV车型比亚迪M6,甚至还有硬顶敞篷跑车比亚迪S8……王传福说:“我们造车像造玩具一样,很快,一辆接着一辆。”
2008年,如日中天的比亚迪被巴菲特以大约1美元(8港元)/股的价格认购了2.25亿股份。“股神效应”加上比亚迪在汽车市场的突出表现,使得公司股价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翻了10倍有余。2009年10月23日,比亚迪股价达到以88.4港元的历史高点,当年,王传福以350亿元身家成为胡润富豪榜的中国首富。这是比亚迪的高光时刻,但随之而来的却是深渊。
王传福与巴菲特(来自:比亚迪官网)
2010年,王传福迎来噩梦之年。先是汽车销售不及预期,仅仅完成全年目标的85%,高速增长戛然而止;然后是汽车质量问题与经销商退网事件频发,比亚迪口碑骤降;在资本市场,则是股价一泻千里,从2009年的88.4港元/股缩水至26港元/股。而这,都是比亚迪疯狂扩张之后的恶果。
2011年,比亚迪回归A股。从当时的财报数据看,2009-2011年,比亚迪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11.14亿元、484.48亿元和488.27亿元,增长已是极其缓慢;净利润方面更是大幅下滑,三年分别为37 .94亿元、25.23亿元和13.85亿元,2010年、2011年同比下降高达33.48%和45.13%。
从巅峰跌至谷底,比亚迪销售总经理夏治冰为此引咎辞职,上千名员工被裁,王传福也不得不在媒体上公开认错。他表示:比亚迪片面地追求数量和规模的扩张,忽视品牌质量的提升,在经销网络、媒体关系和品质问题都犯了严重的错误。
比亚迪进入了漫长的调整期。
(六)
起初,巴菲特重仓比亚迪的时候,资本市场的投资者们一头雾水,但“股神”给出的理由很简单,那就是新能源汽车是未来全世界发展的趋势。当时,比亚迪已经做到了电池行业的第一,同时又成功转型汽车领域并且率先推出了量产电动汽车,这似乎符合巴菲特推崇的价值投资逻辑。
事实上,早在1997年,比亚迪就开始研究助力车电池、电动汽车电池等方面的课题;2004年,刚刚跨界造车的王传福就推出了纯电动出租车EF3、电动概念车ET以及混合动力轿车Hybrid-S,此时距离特斯拉第一款车型Roadster发布还有四年之久;2008年,DM混动系统汽车F3DM上线,正式开启了中国新能源量产车的先河。
F3DM搭载的是1.0升发动机和电机组成的DM混动系统,当时售价为15万元左右,一经问世就在业界掀起巨大的波澜。但由于当时的电池技术尚不成熟,汽油价格还在低位,行业对环保重视也不如今日,所以王传福的新能源汽车在消费端的反应并不强烈。
但王传福相信,新能源取代燃油车只是时间问题,所以在该领域一直保持着“高压”技术和资金投入。比亚迪制定了以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站、储能电站为主导的新能源规划,通过收购和成立客车公司、能源公司、模具厂、零部件厂等,基本上覆盖了整个新能源产业链。
万事俱备,王传福只差一个机会。
2012年,国务院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黄金时代正式到来;2013年,国家和各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一系列的推广政策,中央财政将补贴资金直接拨付给相关车企,比亚迪新能源汽车迎来了春天。
资料显示,2013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销售量仅为2000辆;受补贴和免税政策的刺激,2014年大幅增至1.9万辆;2015年达到5.8万辆,销售收入193亿,占公司汽车业务营收的48%;2016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增至9.6万辆,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冠军。
比亚迪汽车产品矩阵(来自:比亚迪官网)
除了家庭轿车领域外,比亚迪还有着纯电动巴士、纯电动卡车、纯电动叉车等产品线,以及纯电动牵引车、环卫车、渣土车、混泥土搅拌车、矿山特种车等各领域车型。以电动大巴为例,该类型产品市场已经遍布包括美、日、韩在内的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值得一提的是,自2012年推出二代DM混合动力总成的插电式混动车型“秦”之后,2015年比亚迪唐、宋上市,2016年比亚迪元上市,并由此衍生出宋Pro、宋MAX,秦Pro等等,“王朝系列”包含了燃油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三大块,成为比亚迪的重要战略品牌。
2018年,王传福挖走奥迪集团设计总监沃尔夫冈·艾格,王朝系列在外观上有了革命性的变化,加之这一时期比亚迪在BNA架构、DM技术、DiLink智能网联系统等核心技术上取得一系列突破,王朝系列开始以全新的姿态引爆新能源汽车市场。
除了主打“极致性能的体验”的王朝系列,比亚迪还于2019年初推出针对5-15万元的纯电动汽车市场“e系列”。e系列出自比亚迪BNA架构的e平台,推出的纯电车型有e1、e2、e3、s2等。目前来看这些车型成绩平平,大有被市场淹没之势,但e平台经过不断迭代,正在掀起一场新的电动车变革。如今,e平台全新的海洋系列已经浮出水面,也让人有了更多的期待。
总的来看,比亚迪正朝着王传福口中“2035年汽车行业全面进入智能化时代”前进。
(七)
2020年7月,比亚迪王牌车型“汉”在千呼万唤中正式上线。这款搭载DiTrainer教练模式、采用巴斯夫定制玄空黑、搭载HUAWEI HiCar的中大型新能源汽车,包揽了12个“全球第一”和 9个“中国之最”。
而更大的意义在于,比亚迪汉作为一款20万以上的中高级轿车,打破了中国车企“只擅长性价比”的原有格局,上线仅一年销量就突破十万台,稳居中高端新能源汽车榜首。某种程度上讲,比亚迪汉的成功让王传福有了与BBA等一线豪华品牌掰手腕的资本。
并且,比亚迪汉搭载的平台自主研发的新一代磷酸铁锂“刀片电池”,在续航能力、制作成本、充电效率、散热性能等方面有了极大的突破。尤其是,“刀片电池”通过了极端的针刺试验,在安全性能方面超过时下最热门的三元锂电池,成为王传福大杀四方的独门绝技。
“刀片电池”(来自:比亚迪官网)
今年初的财报显示,受益于比亚迪汉、“刀片电池”等多个板板块的利好,比亚迪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1565.98亿元,同比增长22.5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2.34亿元,同比增长162.27%。资本市场方面,比亚迪股票从最低的40多元/股涨到近200元/股,足足翻了4倍。
进入2021年,比亚迪汽车持续大卖,上半年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超过15万辆,同比增长154.76%。在刚刚过去的8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前15名中,有三分之一的车型来自比亚迪。与此同时,公司股价再创新高,一度突破300元/股报价。
手握电池制造、电子代工、新能源汽车数个王牌,比亚迪成为当下最具潜力的公司之一,但王传福却难言轻松。
如今,在新能源汽车的牌桌上,已经聚集了大量的玩家。比亚迪不仅面临着蔚来、小鹏、理想等造车新势力的围追堵截;还要提防吉利、长城等实力传统车企的“弯道超车”;并且,作为全球电动车龙头的特斯拉,已经以“野蛮人”的身份敲开了中国市场的大门,成为王传福在中高端市场上最头疼的敌人。
另外,在比亚迪不断跨界的10年间,来自福建的宁德时代从一家默默无闻的初创企业,一跃成为电池行业内的最大黑马。2017年,成立仅6年的宁德时代凭借12GWh的电能出货量轻松超越松下和比亚迪,居于全球第一。如今,在全球新能源造车热的背景下,宁德时代的三元锂电池是动力电池市场上绝对的主力,也是比亚迪电池板块的最大威胁。
更要紧的是,在新能源产业链耕耘最深的王传福,正面临釜底抽薪式的补贴退坡窘境。近年来,国家逐渐收紧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随着2022年补贴到期,比亚迪的盈利能力无疑会受到较大的冲击。要知道,2020年比亚迪拿到的政府补助为16.78亿元,占公司净利润的39.63%。
千帆过尽,“中国的比尔盖茨”能否书写下一个辉煌的十年,我们且拭目以待。
节点财经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节点财经不对因使用本文章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