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我在"造作"看到了他们拍摄的一个视频,内容是时间横跨70年的家居器物进化史。
这里是视频内容的空投截图:
这波回忆杀着实让我想到了一个很俗的话题:家对你来说是什么?
五十年代,两张单人床一拼,再卷个铺盖卷儿就是一个家;六十年代,基本的家居装备总共也就36条腿;七十年代升级到72条腿,另外配个三转一响,那也是一个家;到了八十年代,组合家具沙发床,黑白电视放中央,那算是小康之家的标配了;再到九十年代国内出现家具城,家家户户席梦思……
就算是到了没有哪种风格可以统领整个行业的现代,房子依然只是个载体,拆了再建;家居配备也依然只是一种表现的方式,扔了再买;所以到最后这个"家"还剩什么?
【视频 回忆录】
在每一个家庭故事的背后,都是平淡生活中的细枝末节,如果我们除去那些时代烙印下的生活追求,你就会发现,最后除了家人你真的一无所有。
《请回答1988》里说:"或许,家人最不懂,但懂不懂有什么重要的呢?最终,消除隔阂的,不是无所不知的脑袋,而是手拉手,坚决不放手的那颗心。归根结底是家人,别说是英雄哪怕是英雄他爷爷,最后那一刻也要回到家人身边。出了家门从外面世界所受的伤害,各自在生活中留下的伤疤,甚至,把家人留给我们的伤痕,也会来抚摸的最后一个安慰,归根结底是家人。"
很多人会讲,现在的孩子,都想留在大城市,做一份普通的工作,租房成本高,居住环境差,生活物价高,收入工资低,还免不了经常熬夜加班,即便好几个月过得捉襟见肘,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却终究不愿向父母求助,不愿认输,为什么?
我在知乎上曾看到过一个问题——生与活之间隔着多少距离?有一个很戳心的回答是这样的:一场重病,还有一场眼泪。
当你一个人在医院挂水的时候,周围其他病人都是三三两两结伴同行,只有自己是一个人,你就是会忍不住想给母亲打个电话,但是眼见着号码都要拨通了你却慌乱地像做贼一样挂断了,为什么?
明明人生那么苦,明明生活那么不易,要不是因为没有钱,谁会愿意在外打拼呢?要不是怕父母担心,谁不想得到父母的安慰怜惜呢?
所以现实就是"云养妈"成了无奈中的必选项:很多年轻人因为没有时间回家,转而选择购入智能家具来代替自己陪伴父母。
但事实上这些东西真的有用吗?
——有,我们可以以此慰藉自己因身份的缺席而造成的心理愧疚感。
——没有,它们普遍会被闲置,因为各种原因。比如说父母普通话不标准,导致最后你回家发现智能音箱被拔了电源;再比如说母亲常年坚持使用滚筒洗衣机,原因是她觉得洗烘一体机不专一洗不干净……
但是我在围观这些乱象时发现比这种代沟分歧更加奇怪的现象是:父母在老房子翻新或新家装修时,我们在其中充当了一种什么样的身份?在我们的视角里父母之间相互的交流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
这也许才是现实社会下我们部分人生活的常态吧,某种程度上或许也是这个时代的悲哀。可我们都早已过了那个可以任性和矫情的年纪,深知唏嘘无用,能赚钱的时候我们都不愿意去卖惨。
现在大多刚工作不久的90后第一套房子的首付和装修费用都是父母支援的,所以在装修期间出现各种争执和矛盾也总是碍于"父母是幕后金主"的这个身份,敢怒却不敢言。
而具体到装修细节里,不论是我们自己的房子还是父母的房子,我们与父母唯一的"相同"就是"不同"。尽管家居行业衍生出了许多种的家居风格,但在满足个性化需求方面依然不够成熟。
我们总说"小时候家里住着超人,是个能修所有东西的百战天龙。""但是当我长大后才发现,有多少肮脏卑鄙的人都从爸爸面前闪过了,他之所以能够坚强地挺过来是因为有要守护的人,不是别的理由。"
但是等我们长大了,工作了,父母力不从心了,小心翼翼地来征求我们的意见,我们却变得话不投机,忙、不耐烦、都随你,凡是聊天,一定会吵。
我们与父母的分歧真的很多:我们眼中的北欧风壁纸就是父母眼中80年代公厕的大字报;我们推崇的文化墙就是农村的土砖墙;我们想给他们置办洗碗机,啥?机器洗得干净还是你妈我洗得干净;我们想换洗烘一体机,乱花钱!那玩意那么不专一能洗干净吗?胡闹!
邦妮·韦尔说:"面对死亡时,没人遗憾自己工作得不够努力,他们只后悔自己没花更多时间与所爱之人相伴相守,后悔没有传递自己的爱。"余生真的不长,在我看来人生最可惜的莫过于:有些重要的人,直到离开,和你的一张合照都没有 ,真难受。
所以说,吐槽归吐槽,吵架归吵架,妥协吧!也许这是最后一次;纵容吧!也许这是唯一一次。
大家都说,无论任何时代最高级的炫富就是一家人都在,而我想说无论贫富贵贱,最高级的尽孝方式就是实现父母的装修自由,不去过多的干涉,让他们不要那么的"懂事",让他们也可以像我们小时候买玩具一样随意挑选。
家具要不要红木、电视背景墙要浓艳还是素雅,重要吗?一点都不。因为父母是什么样,家就是什么样;父母在哪,家就在哪;父母在,家才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