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小的微波炉中,我们也并没有发现它内部有什么发热装置,甚至无需接触内部面板,那么它是如何“隔空”让食物变热的呢?这里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微波炉的加热原理。
微波炉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一种电器,加热速度非常快,少量的食物甚至能够在几十秒钟之内就加热至高温,使用起来非常快捷、方便。在这小小的微波炉中,我们也并没有发现它内部有什么发热装置,甚至无需接触内部面板,那么它是如何“隔空”让食物变热的呢?这里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微波炉的加热原理。
我们常见的用火将物体烧热、用电饭煲煮饭都是利用的热传导的方式,但热传导加热通常会比较慢,这是因为:原子运动是要从外到里逐渐传递,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因为这与物体的导热性有很大的关系,同时与两物体的温差有关,温差越大,传递速度越快,因此需要一个高温热源,而利用高温热源热量又会快速向周围耗散,所以效率不高。
而微波炉的原理则与传统的这种加热方式完全不同,它是利用快速变化的电场来直接影响食物内部的原子运动,从而对食物进行加热。这个电场会作用于食物内部的极性分子,极性分子在变化电场的作用下会剧烈运动。
微波微波炉在加热食物时,会发射大量的微波。微波是一种特殊的“光”,和可见光一样是一种电磁波。因为它发射的电磁波长较短,因此称为微波。微波由于波长较短,频率就会很大,微波炉所发射的微波频率约为2.5GHz。但因为微波的波长超过人眼的感受范围,所以,它在我们眼前“隐身”了。
电磁波实际上是由同向且互相垂直的电场与磁场在空间中衍生发射的震荡粒子波,是以波动的形式传播的电磁场,在传播过程中不断发生电场与磁场的变换,放在微波炉的食物,一般都含有水分。水分子是极性分子,一头带正电,一头带负电。而加热食物就是利用这不断变化的电场影响食物内部的极性水分子,那么什么是极性分子呢?
极性水分子分子是由多个原子构成的,这些原子依靠化学键结合在一起,水分子则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原子核的每一层电子都有一个最稳定的结构,当多个原子处于不稳定结构时,就可以通过共用电子对来形成更稳定的结构。水分子中的氢原子和氧原子就是这么结合的。水分子通常是杂乱无章地分布着。当水分子遇上电场,它会调整方向。带正电那头与电场方向一致,带负电的那头则与电场方向相反。一旦电场转动起来,会带着水分子一起振荡。电场转动起来,就会形成电磁波,而电磁波携带着能量。
由于微波电场的转动频率恰好与水分子本征频率一致,水分子的转动始终会被转动的电场加速,从而不断获得能量,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共振”现象。“共振”过程中,水分子振荡得越来越剧烈,能量越来越高,水温也就升高了。食物中的很多分子是和水分子相似的“极性分子”,同样也被微波加热了,从而加热了食物。
以上就是关于微波炉加热食物的科学原理,简单总结一下,就是微波炉首先会发射出能量密度较大的微波,微波产生的变化电场会作用于食物中的极性水分子,引起水分子的剧烈振荡,而热的本质就是原子的快速运动,于是食物就被加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