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折起、20元1件、清仓甩货……大红门服装商贸城内,气氛渐渐走向曲终人散。
10月31日,23年历史的大红门服装商贸城将正式关停。现在,是撤店和甩卖的时间。跟着服装店铺搬走的,还有大红门周边的很多配套服务产业。比如辅料、餐饮等等。
但也有人留下。一家面馆,从温州而来,如今已经成了打卡网红店。一家模特店,因服装城而生,却早就找到了新的增长点。
“老乡做生意,我做老乡的生意”
尾货甩卖总是能激起一个商城最后的购物狂欢。从大红门服装商贸城一楼中庭开始,乘坐扶梯,一层层往上,每一层,都能看见挎着大包小包的购物人群。“1件50元,2件80元,3件100元。”“最后一点货,卖完走了。”在服装商贩们热情的叫卖声中,扫货的叔叔阿姨们从一个铺子,扫到另一个铺子。
再往上走,到了商贸城的6层,是美食城。时间临近中午,这里原本应该人声鼎沸,但此刻却冷冷清清。美食城有一半的档口已经搬空了,剩下的几个,也没有太多生意。
与之相反,从商贸城里出来,往西北方向走大约200米,有一家虹桥海鲜面馆,在中午的饭点,满座。
店名里的“虹桥”不是上海虹桥,而是温州乐清虹桥镇。海鲜面,是当地特色面食。老板娘侯银燕正在前厅忙活,切酱肉、上面条、端甜品。老板吴建晓在后厨,每到客人最多的时候,他会亲自下厨。夫妻二人都是乐清人,虽是同乡,却在北京相识。
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浙江商人开始聚集到北京丰台木樨园、大红门、南苑一带,经营服装生意。这其中,以来自温州的商人最多,温州商人中又以乐清人占大多数。1994年,还没满20岁的侯银燕,跟着家人一起,来到大红门。起初,是在浙江商人聚居的地方,经营五金生意。在她家五金店对面,是吴建晓家开的洗衣店。一来二去,两个年轻人在异乡相识、相知、相恋。
和服装这个主业相比,五金和洗衣都是配套副业。成了家之后,夫妻俩也卖过服装、做过早市,但并不长久。侯银燕回忆:“那时候,总感觉,自己不专业,卖不过人家。”
眼见着,大红门一带的服装生意越来越火,浙江商人越聚越多。夫妻俩一合计,准备开一家温州特色饭店。为了让自己更专业,他俩回乡,先四处学习,再开店实践。2009年,虹桥海鲜面馆,在距离大红门几大服装市场很近的珠江骏景底商开业。面馆,主打粉面,有一些小凉菜,经营品种简单直接。海鲜面、黄鱼面、炒年糕,都是温州当地人,从小吃到大的东西。
“一开始,来吃的都是大红门做服装生意的老乡。后来,一传十十传百,来的老乡越来越多。”温州人本来就“抱团”,能在遥远的北方,吃一口海鲜面,仿佛家乡咸湿的海风,微微拂面。
“也不知道哪天开始,成了网红”
在外讨生活,异常艰苦,来自浙江的服装商人,又以能吃苦著称。但是,一家面馆既然在口味上,主打家乡牌,就要经得起来自同乡的挑剔。
滩涂跳跳鱼、小生蚝、老姜,这三样关键的食材,时至今日,侯银燕还是坚持从温州进货。“我们俩尝了很多,也试了很多替代品。这三样,很难。北方的跟南方的口感,就是不一样。”
大红门服装生意最红火的时候,往来温州与北京的物流也异常发达。侯银燕的关键食材,就是从温州,跟着运服装的货车,一起发到北京。“车很多,又快,食材能保证新鲜。”那时候,大红门周边的温州饭店很多,而且生意都不错。
随着“疏整促”的展开,大红门的服装批发市场,在近年来,逐渐关停、转型。物流少了,货车管控,温州饭店也所剩无几。侯银燕开始自己寻找新的物流渠道,生意还要做。
她的冰柜里,每天都准备几大桶甜品,有水果、有花生、有核桃碎。这是她自创的,为的是吸引年轻食客。有一天,一个年轻的姑娘来店里吃面。摸摸地,一边吃,一边拍照,等吃完了,轻声对侯银燕说:“我去网上,写一篇点评,推荐一下。”这个陌生的姑娘,把点评发了出去,慕名来打卡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我不太明白点评网站是怎么回事,成了网红店,感觉很突然。反正现在,北京本地来吃面的越来越多,大概能占到一半了。”侯银燕可能不知道,在点评网站上,虹桥海鲜面馆现在位列丰台区粉面馆热门榜第一。对它的评价是:“很干净的小店,海鲜面在北京数一数二。”
中午12点,面馆上下两层全部坐满。侯银燕不断用温州话跟熟客打着招呼,也用普通话给新客介绍菜品。从2009年开面馆到现在,基本每天都是这么忙忙碌碌。和那些做服装生意的同乡比,侯银燕没赶上大红门的黄金期。珠江骏景刚开盘,单价6000元/平方米的时候,她也没下手买房。她说,那不是她的财,错过也就错过了。
做面馆,她觉得自己找到了门道。大红门服装商贸城的关停,短期内,会对面馆生意有影响,但长远看,她有坚守的信心。“你看我们店门前这条路,刚开始乱停车,旁边也是破破烂烂的。这几年,做改造之后,路也好了,车规规矩矩。不管大红门以后做什么生意,总会有客流的。对我们来讲,周围环境提升了,是好事。我们是不打算搬走的。”
“一开始靠大红门,后来客户遍京城”
在大红门服装商贸城附近,最多的商业种类,除了餐饮,就是服装辅料。
辅料五花八门,有吊牌、有包装、有衣架,还有塑料模特。“我们也在找地方,永清、固安、燕郊,都去看过,现在还没定。”一家辅料店的老板说,生意是跟着服装批发市场走的。丰海南街、丰海街,曾经密密麻麻开满了辅料店,如今,很多店铺已经搬走。
同样做模特生意,黄永春却不打算走。
黄永春的馨美丽服装道具店也开在珠江骏景底商,跟侯银燕的面馆相距大约100米,两人是老乡,老黄还常去小侯店里吃面。和小侯不同,老黄眼光独具,他不但买了珠江骏景的住宅,连这套地下三层、地上两层的商铺,也是早早下手购买。
“一开始,也是靠大红门的服装生意。”1996年,黄永春的模特店在大红门开业。从服装市场进货的商贩,会顺手到周边的模特店,再进几个模特、衣架。慢慢地,黄永春发现,需要模特等服装道具的,不只是服装店,还有博物馆、美术学院、电影电视制作机构。“这些文化单位,北京嘛,全国最多啊。”黄永春的生意,从大红门周边,做到了全北京。他很早就开发了自己的电商平台,还制作了APP,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定制模特。“后来,我逐渐意识到,模特其实也是一件文化产品,我们把它当作艺术品来设计。”从不同身形、不同造型的模特,发展到机器人模特。“机器人模特会像真人模特一样,有形体动作。”跟深圳高科技企业的温州同乡联手,黄永春正在开发更有科技含量的模特。
这些精明的浙江商人,似乎总也停不下创业的步伐。黄永春的模特生意做得如火如荼。北京“疏整促”刚开始,他看见大红门一带的服装批发市场逐渐关闭,商户外迁,就立刻把服装道具分店开到了固安、永清。2015年,淘宝直播刚兴起,他又做起了直播。“直播,我做得也比较早。包括薇娅,原来我们都认识,她在动批的,我那时候在动批也有分店。”很快,他开始了抖音直播,同时开设主播培训课程,在深圳、广州、杭州、上海等地,都设有培训点。
在黄永春来北京的第25个年头,距离他的店铺咫尺之遥,大红门服装商贸城即将关停。而他的事业,并没有停步。从依托服装批发市场做配套生意,到客户遍及北京。如今,分店、培训点、网络直播,让他的生意扎北京根大红门,走向全国。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孙毅
编辑 匡峰
流程编辑 吴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