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电维修>空调扇>

空调扇嗡嗡作响却不出风(空调扇一直响但是出风)

空调扇嗡嗡作响却不出风(空调扇一直响但是出风)

更新时间:2021-12-04 17:39:51

随着气温持续攀升,西安逐步开启烧烤模式,市民和商户纷纷开启空调应对酷暑,而部分空调运行时产生的噪音也令附近居民大呼“伤不起”。

近日,华商报24小时新闻热线029-88880000接到涉及空调噪音的投诉持续攀升,尤其是住宅小区周边商户的大功率空调外机、冷却塔产生的噪音,成为投诉焦点。

纺东街东园国际饭店

冷却塔24小时运行 吵得住户睡不着

对于家住西安市纺织城纺东街工行纺东小区的居民来说,最近最难熬的不是炙热的晌午,而是夜深人静的时候。“小区旁边饭店的冷却塔响个不停,太折磨人了。”市民孟先生无奈地说。

孟先生在华商报新闻热线中反映,纺织城纺东街东园国际饭店的楼顶有两个冷却塔,每天24小时运行,吵得人根本睡不着。

6月21日上午11时许,华商报记者来到工行纺东小区,在孟先生家里主卧阳台上,看到对面饭店楼顶有两个白色冷却塔,虽然冷却塔距离孟先生家有十几米远,但因中间无遮挡,所以冷却塔发出的嗡嗡声非常明显,记者用手机分贝仪App测试,现场噪音为72分贝。

“我们家两间卧室都是朝向酒店,有阳台的主卧晚上声音能稍微小点,另一间侧卧根本没法住人。”孟先生说,自己和老伴都80多岁了,不喜欢吹空调,就想着晚上开窗通风睡觉,可对面的声音太折磨人了,有时晚上起夜如厕后被声音吵得再难入睡。

孟先生的老伴称,对面冷却塔的声音往年都还好,今年不知什么原因声音突然变大了,院子里其他住户也都觉得这个声音太大。“儿子回家看我们,总忍不住抱怨说,这么吵你们平时都是咋睡着的。”

孟先生表示,自己也不知道向谁投诉,只好先向华商报反映,希望能让噪音有所降低。

子午路十字美豪酒店

冷却塔噪声扰民七八年 整改无效果

6月19日,家住朱雀路98中学家属区的刘女士向华商报24小时新闻热线反映,称子午路十字向北50米有个美豪酒店,酒店停车场处楼顶上方有两个冷却塔,每日24小时工作,“嗡嗡”声太大,周围的居民不堪其扰。

刘女士说,酒店楼顶的冷却塔每年天一热就开启,一直到10月份才停止运行。“这个现象已经有七八年了,我们也曾向环保部门投诉过,回复称已经下发整改通知。可夏天天热本来人就容易烦躁,再加上耳朵里嗡嗡声不停,简直受不了。”6月20日下午3时50分,在刘女士的指引下,华商报记者来到该酒店北侧的省委党校家属院。还未走进院内,记者就听见旁边楼楼顶传来持续不断的轰隆隆声,顺着声音记者抬头看到酒店外墙上有两竖排铁制方形管道直通楼顶,而楼顶上还有几间活动板房。记者站在16号楼四单元外,用手机App分贝仪测试,该处酒店楼顶发出的声音最大78分贝,最低76分贝。之后记者又站在1号楼前,测试酒店楼顶声音约76分贝。记者顺着院内一直往西走,当走到11号楼时,酒店冷却塔的声音才逐渐听不清。

“我们小区住的大多是老年人,酒店楼顶的声音太大了,尤其是晚上,必须把窗户关严实才能入睡。”一位女住户表示。华商报记者又随机询问了几名住户,均表示晚上休息会被噪音干扰。

三桥启航佳苑B区

30多个空调外机挂墙上 轰隆声如同进车间

入夏以来,华商报接到数条关于三桥启航佳苑小区临街商铺空调噪音的投诉。

5月31日,有市民反映,称启航佳苑B区10号楼楼下一家养生会所的空调噪音特别大,吵得住户白天晚上都不敢开窗。针对这一问题,华商报向西安市环境保护局发函咨询后,执法人员表示,该会所空调外机安装于商铺的楼顶,未安装隔音降噪设备,距启航佳苑住宅楼四层住户窗户较近,确实存在噪音扰民的情况。执法人员责令该商铺安装更换低噪音空调水泵,同时对管道增加隔音、减震措施,降低噪声排放。

随后,反映人向华商报记者证实,该商铺确已安装更换低噪音空调水泵,现噪音问题已解决。

但近日,启航佳苑B区又有业主反映,称小区B10号楼和B11号楼之间的墙面上,装着30多个空调外机,外机运行的声音非常扰民,“都是沿街店铺的空调外机,一走到B11和B10号楼附近,就能听到‘轰隆隆’的声音,就跟进了工厂车间一样。”

6月22日中午12时左右,华商报记者来到启航佳苑B区,看到两栋楼之间,整面墙上不光挂着烟道,还挂着30多个轰隆隆响的空调外机。站在B11栋楼外,记者用手机测量分贝值的软件测试5分钟,发现声音最高达到76分贝,最低也有72分贝。

记者在B11栋5楼楼道平台上看到,这里也架着不少空调外机。记者在5楼楼道内测试,声音为65分贝。

物业:尽快与商铺物业协商处理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也向沣东新城管委会汇报了。”启航佳苑小区物业工作人员称,启航佳苑外沿街店铺和小区内住宅楼分别属于不同的物业管理,而小区内B11栋楼外墙面也属于商铺物业管理范围,“针对投诉,我们会召集店铺物业方协商,看如何处理噪音问题。”

6月22日,华商报记者向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管理委员会发函咨询,并将持续关注事件进展。

吉祥路临街商铺

空调外机噪音大 没有降噪措施

“夜间空调外机的声音特别明显,根本没法开窗,实在是没办法了。”6月20日,家住吉祥路祥和雅居的王先生向华商报反映,称他们家楼下临街是商铺,在五楼楼顶平台上有多个冷却塔和空调外机,没有任何降噪措施,几乎24小时不停地响。

“我们也不是不让楼下开空调,只是希望能尽快安装个降噪的设施,让噪音小一些,不影响楼上住户的生活。”王先生表示,看冷却塔的摆放,像是楼下超市的,而且超市晚上10时许下班后,冷却塔也就关了。另外多个小型空调外机应该是其他商铺的,可令人郁闷的是楼下有家晚上营业的KTV,空调一开就是一整夜,所以楼上几乎24小时都能听见空调外机的噪音。

6月20日下午,华商报记者来到吉祥路祥和雅居小区,看到1至5层都是临街商铺,经过询问得知,超市夏季营业时间早8时30分至晚10时30分,而旁边的鼎豪国际KTV营业时间是下午6时至早上6时。

随后,华商报记者在该小区6号楼2单元,透过楼道的窗户,看到5楼平台上有多个蓝色活动板房,同时有4个较大冷却塔和10个空调外机。其中两个冷却塔处于开启状态。

一位住在6号楼2单元的女士称,平台上空调外机的声音确实较大,平时家里几乎不开窗,即使开窗也是开侧面厨房的小窗户通风。“6号楼一单元和二单元噪音能大一些。我家有一间卧室,窗户下就是空调外机,有时开着窗户在客厅都能听见嗡嗡声。”另一位住户称。

物业:尽快协调做降噪措施

王先生告诉记者,这个现象已经有两年了,他也曾向小区物业反映多次,但物业总是回复“正在协调中”。

6月23日,华商报记者联系到该小区物业,针对王先生所反映的问题,物业的工作人员表示,将尽快向领导汇报,让领导找商户协商,看能否做一些降噪措施。

>>规定

商住楼夜间50分贝以上就算噪音扰民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相关规定,城市区域划分为五类环境噪声标准,并且有各自的适用区域。

0类标准:昼间50分贝、夜间40分贝,适用于疗养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位于城郊和乡村的这一类区域按严于0类标准5分贝执行;

1类标准:昼间55分贝、夜间45分贝,适用于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乡村居住环境可参照执行该类标准;

2类标准:昼间60分贝、夜间50分贝,适用于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

3类标准:昼间65分贝、夜间55分贝,适用于工业区;

4类标准:昼间70分贝、夜间55分贝,适用于城市中道路交通干线道路的两侧区域、穿越城区的内河航道两侧区域,穿越城区的铁路主、次干线两侧区域的背景噪声(指不通过列车时的噪声水平)限值也执行该类标准。

此外,夜间突发的噪声,其最大值不能超过标准值15分贝。

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2条第2款规定,构成环境噪声污染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排放噪声。二是排放的噪声干扰了他人正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

>>知道一下

空调外机距离邻居门窗不得小于3米

根据《国家空调安装标准》规定,空调室外机应尽可能远离相邻方的门窗和绿色植物,选择其噪音和出风不影响邻居及用户本人位置。同时,对于空调外机是否影响居民生活,可进行音量检测。

此外,根据《物权法》第90条规定,不动产权利人,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弃置固体废物相关规定,排放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噪声、光、电磁波辐射等有害物质。如出现排放违规物质,居民可以向相关部门反映,申请鉴定是否造成了空气污染和噪音污染,如果确实侵犯了居民的合法权益,可以通过法律手段维权。

>>监管

商户空调噪音归谁管?

华商报记者了解到,此前,关于商户空调噪音的投诉,均由辖区环保部门负责。根据《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相关规定,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空调器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应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

6月23日,华商报A02版报道有市民投诉建筑施工噪声,结果环保和城管均称“不归我管”的新闻。原来,今年4月份,由西安市委市政府联合下发的《关于印发<西安市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中提到,关于城管执法局的执法职能包括——行使环境保护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社会生活噪声污染,建筑施工噪声污染,建筑施工扬尘污染,餐饮服务业油烟污染,露天烧烤污染,城市焚烧沥青塑料垃圾等烟尘和恶臭污染,露天焚烧秸秆落叶等烟尘污染,燃放烟花爆竹污染等的行政处罚权、行政监督检查权和行政强制权。但由于6月1日起西安城市执法体制改革,部分噪音监管职能划转但工作未交接,部分投诉成管理真空地带。按照要求,在交接手续未办理之前,职能划出部门仍应继续履行好现有职责。对此,西安市环保局表态,将继续监管施工噪音,西安市城管局表示将积极配合。

针对这一变化,6月23日,华商报记者将这些问题以新闻调查函的形式分别向西安市环境保护局及西安市城市管理局发函,并将持续关注事件进展。

华商报记者 杨平 马群 摄影 马群 杨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