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
拼多多还是很多人口中的low货
再一年
用户从三四五线城市蔓延到了一线
又一年
躺平替代了断舍离
历史的车轮悄无声息的辗压而过
无人幸免……
图片摘自网络
中年人发圈,日常消费的咖啡从星巴克变成了折扣更多的瑞幸、全家、7-11。
女人们血拼的战场,从京东转战到天猫到淘宝到拼多多。
随之而火的,是各类拼团、团购、临期项目的崛起。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直播带货是即时团购带来的价格优势。
这两年,消费品投资异常火热,汽泡水、拉面、酒类,各类精(单)品品牌层出不穷,空调姐朋友圈里做消费品投资的投资人也是处于一种无名的亢奋状态。
据报道,2021年上半年280起消费品融资,390亿资金入场。(数据来源:联商网)
中国消费赛道的火爆程度,超乎想象。
若干年前,谁能想到,一杯奶茶带来的估值会超过600亿。
这是一杯奶茶,又不是一杯奶茶。
(假装估值600亿身价的奶茶)
一边是精致的新消费品升级,另一边是不断精致穷的各种消费降级。
后互联网时代, 300亿的临期市场,也成了香饽饽。
这一年,临期市场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崛起,从年轻人到中年人,都在为环(kou)保(men)买单。
第一次接触临期食品(以往没有临期,只有保质期概念),是去年家属友人来家小住,带了一堆零食,彼时对零食这类消费品没有看保质期的习惯,无意中看到一件食品保质期快到了,心里还纳闷,怎么买快到保质期的东西,按照我们以往的消费习惯,买东西保质期越长越好,生产日期越新越好。要么就不买。
回过头来看,恍然大悟,原来是我out了,投资人果然是最早了解消费心理的那一波人。
临期项目火得时间点也是非常的巧妙。
下班路上,某特卖逛逛,你会发现,一百块钱也可以很经用的。
这一年,稳定的穷比动荡的富更让人安心。
未来一段时间,也会是。
这一波消费风潮从时髦的年轻人蔓延到追求实惠的中年人。
中年人的空调姐,在20年以前花钱没概念,20年以后即便是在职时的消费观念是:非必要,不消费。更何况是现在动荡的“负”的情况下:能不花就不花。
想必这个阶段很多人都有共同的想法。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姐说她正在炒菜,用拼多多7块钱买的两斤萝卜干,精致穷的炒一炒,装进拼多多买的精致的小碟子里,完美!
有人说,躺平也是可以活的。
消费升级是属于一些人的,消费降级是属于大部分人的。
在我们共同富裕之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