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电维修>豆芽机>

家用豆芽机工作原理视频(家用豆芽机的原理和电路图)

家用豆芽机工作原理视频(家用豆芽机的原理和电路图)

更新时间:2021-12-12 08:17:29

摘要:AI助教不是新时代的「小霸」

如果 1995 年陈建仁再大方一点,给手下放权放股,日后可能不会出现一个叫段永平的企业家,步步高和现在的「蓝绿」大厂 OPPO 和 Vivo 头上可能要顶一个「日华电子」的名头。「望子成龙小霸王」的 Slogan,可能会从学习机、电子词典、点读机到故事机,贯穿 80、90 和 00 后的学习生涯。当然,即使这个大大的如果得以实现,到了 21 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开头,他们也会发现,在争夺儿童注意力的赛场上,最终还是败给「乔帮主」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

在智能手机推出近十年的时候,亚马逊的 Echo 实现了四年过亿的销售额,掀起了智能音箱的新浪潮。控制灯光、报告天气,播放新闻,消费者并不会对这个在语音交互上有划时代意义的设备有更多的感情。不过,儒博(Roobo)并不这么看,在推出布丁系列儿童陪伴机器人后,团队发现了 AI 语音交互的潜力赛道——儿童教育。儒博最新的产品豆芽机器人,瞄准的是儿童英语教育市场,让 AI 老师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

在硬件产品之外,儒博最终的目标是成为一个儿童教育赛道的 AI 平台,上端连接优质教育内容,下端连接各类硬件厂商,变成儿童智能教育设备的「Windows」。

从管家到好伙伴

以腾讯联席 CTO 职位隐退之后,熊明华和合伙人建立了七海资本,专注投资中美科技创业公司。熊自称「跨越两个互联网时代」的老兵,在腾讯的移动互联网体验之前,他在微软工作 9 年,主导了 MSN Messenger 项目,有着深厚互联网经验。此前的工作经历让他得出一个结论,技术迭代的周期基本上是十年,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经历了差不多十年,现在,移动互联网也已经超过十年。

在硅谷,熊明华看了很多项目,从机器人、虚拟现实到基因测序,都不能让熊看到下个十年的趋势,直到亚马逊推出智能音箱 Echo。熊意识到,以语音交互为代表的「AI 互联网」已经现身,而后者可能是承接移动互联网的下个十年的主宰。

2017 年一款名叫 Jibo 的小机器人,力压苹果公司的最新款 iPhone X,成为时代杂志封面的年度科技产品。这款机器人凭借优秀的交互能力,让人们感受到了人与机器的未来。熊非常感兴趣,也跑去波士顿了解 Jibo 公司的情况。考察之后,七海资本并没有投资,熊认为 Jibo 有两个挑战,一个是 1000 美元的定价过高,另外,产品的主要用户群是家庭主妇,定位很有问题。

这也是为什么,熊明华在之后的 CES 国际消电子展上看到儒博之后有一种「对了」的感觉。中国供应链保证了儒博布丁机器人的成本更容易接受,而面向儿童,因为后者对智能语音交互的耐受度更高,可以长时间使用。

七海资本顺利成为儒博的投资方,熊明华也成为公司董事长。

儒博公司的名称是「北京智能管家科技有限公司」,从名字可以看出,团队一开始想要做的其实是贯穿各种设备的 AI 系统,当时公司的产品线还有智能家居和车载系统。熊明华成为董事长后,第一件事做的就是精简产品线,专注公司的发展方向。「没有人会和空调说话,而汽车系统的研发周期长,且很难起量。」熊明华告诉极客公园(ID:geekpark)。而相比之下,儿童教育是万亿市场,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才是团队应该深挖的。

从玩具到助教

亚马逊的 Echo 在全球卖出数千万台后,国内巨头加入战场,掀起国内「千箱大战」。补贴能推高销量,但未必能增加日活,当智能音箱已经让 C 端产生审美疲劳之时,有公司开始开发更细分的落地场景,儿童市场就是一例。针对儿童市场,可以进行简单交互的音箱类产品以「早教机」和「故事机」的名头摆上了小朋友的桌上。虽然被叫做「早教机」,但更类似一个读故事的 MP3 播放器。

儒博的布丁系列机器人在没有进行大规模线上推广,仅靠机场、书店以及商店等线下渠道就卖出了 20 多万台。从产品方向上说,布丁系列产品具有更多「陪伴」的意味。经过两款产品的前期运营以及和用户家长的探讨,团队发现,作为为智能机器人「买单」的家长,对此类产品的期望除了能陪小孩子玩,更希望能帮助孩子学习。这也让团队确定,教育才是针对儿童的智能机器人的正确方向。

儒博的最新产品豆芽机器人,搭载了公司研发的「布丁 AI 老师」系统,选择切入的角度是儿童英语教育。这款产品通过和新东方「多纳英语」合作,将后者的内容进行「AI 化」,从文字内容变成更符合智能机器人交互,更容易被儿童接受的内容。同时,搭载儒博自研的 NLP 和视解决方案,豆芽不仅可以纠正儿童的英语发音,而且可以通过使用者的姿态和面部动作,判断目前儿童的学习状态。

儒博产品总监李恒认为,选择英语作为切入,是因为语言学习和练习,更适合用智能机器人来完成。首先,智能机器人没有情绪,可以不断的和小朋友练一个单词或句子,不会不耐烦;另外,智能机器人可以为儿童创造一个不间断的外语环境。例如,豆芽会根据时间不同,和小朋友说「Good Morning」或者「Good Night」。同时,儿童在豆芽上的练习视频和音频等内容,也会时时同步到手机的 App 中,以供家长浏览,时刻掌握孩子学习进度。

当产品足够成熟,往往会给创造者更多的机会。儒博面向消费者的产品,却吸引了专业教育机构的兴趣。当教育机构主动向儒博发出合作邀请时,公司发现,全国超过 5 万家大大小小的教育机构,组成了一个空间巨大的 B 端市场。

除了少数顶端玩家,中端的教育机构面临的难题是想要去扩展规模,但是师资力量的增长跟不上发展计划。而有了豆芽这样的智能机器人,之前在课堂上做的练习等过程,学员可以直接在家里进行,而教师则可以在后台直接看到学生的练习和测试结果,为其节省大量精力。之前一位教师只能对五个学生,在智能机器人的帮助下,则可以对接二十个学生。智能机器人成为「助教」,直接为教育机构扩大了师资力量。

目前,儒博已经和多家教育机构合作,为后者打造专属其教育体系的智能机器人。而当这些智能机器人进入到机构学员的桌子上时,这些学员也自然成为儒博的会员,完成 to B to C 的闭环。

从硬件到平台

1997 年,乔布斯回归之前,苹果公司为了盈利甚至考虑过模仿 Windows,向第三方厂商授权苹果电脑系统,如果这件「败家」的事做成了,不知乔布斯还能不能力挽狂澜。

不过,在智能教育赛道,虽然儒博自认做出了「苹果」品质的硬件,但团队的目标其实一直是平台和生态。「单纯做硬件,其实 30 个人的团队就可以了,但我们公司开始的时候就有 300 人。」儒博 CTO 雷宇介绍到。

不少硬件公司看到儒博的设备后,纷纷寻求软件层面的合作。熊明华认为,要实现用 AI 实现教育资源的平等化,仅靠儒博一家是不够的,需要结合更多的硬件厂商。从产品层级上,儒博的布丁、豆芽机器人类似苹果的旗舰产品,白牌的合作厂商可以生产价格稍低的机器,来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但是系统使用的都是儒博的。

目前,接入儒博系统的智能设备已经达到了 1000 万台,每天处理的交互信息多达几千万条。

有了硬件连接基础,作为一个生态,更重要的是要有优质的教育内容,在这方面,儒博和清华、北师大等出版社合作,将这些优质「PGC」的普通内容,打磨成适合智能教育设备使用的「AI 化内容」。同时,布丁 AI 老师系统中,还有专门面向开发者的内容制作工具 ECPS(教育内容制作系统),让合作方以及普通开发者能够使用这套系统,像制作 PPT 一样用更轻松的方式,制作出适合智能设备的教育内容。这些内容「上架」后,儒博将与合作方对营收进行分成。

「当一线城市的家长都要为孩子的教育抢学区房的时候,可想而知二三四线城市的孩子要想获得高质量的教育,机会有多小。」熊明华说到。为能让这些孩子获得更多优秀教育内容,儒博还计划与中国发展基金会合作,开展「一村一园一布丁」活动,希望偏远地区的儿童也能通过我们的布丁机器人获得同样的教育资源。

「大儒尔雅,博物多闻。」儒博的中文品牌,很好的诠释了公司「为地球上每位学习者提供机器人服务」的愿景。

本文作者:靖宇

责任编辑:卧虫

图片来源:Roobo儒博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