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电维修>电视>

清代电视剧大全古装(最新清朝古装片电视剧)

清代电视剧大全古装(最新清朝古装片电视剧)

更新时间:2022-03-12 13:23:19

经常看电视剧的朋友可能很久就发现了一个现象:国产历史剧大多是以清朝为时代背景,而明朝等其他朝代的历史剧却很少看到,部分朝代和历史时期甚至都没有比较出名的历史剧。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不由得问一句:为什么讲清朝的电视剧这么多?是其他朝代的历史不够精彩,人物不够传奇,不容易搬上荧幕,还是别的什么原因?

“以一当十”的清朝历史剧

在2018年广电总局指导出版的《中国电视剧60年大系·剧目篇》中,收录了自1958年到2017年60年间的共600部优质电视剧,600部电视剧中,有历史剧50部。通过对这50部官方认可的历史剧进行分类整理,可以较为直观的展现以清朝为背景的历史剧在中国历史剧中的“地位”。

统计说明:

(1)《楚乔传》、《琅琊榜》、《陆贞传奇》三部电视剧为架空古装剧,只有时代背景与南北朝相符,分别对应西魏、南梁、北齐三个朝代,但电视剧的情节和人物皆为虚构。列入统计,只因为这段时期没有代表性的历史剧。

(2)大系中收录的《芈月传》、《甄嬛传》、《女医明妃传》、《步步惊心》四部电视剧,虽有真实的历史人物作为原型,但不符合历史剧特质,归为后宫剧。

(3)以宋朝为背景的《妈祖》为神话故事,不列入统计;以清朝为背景的《神医喜来乐》为民间故事,不列入统计。

从电视剧数量上看,50部历史剧中,仅清朝的就有20部,达到40%,几乎占到了历史剧的半壁江山。而在中国历史上留下辉煌一页的汉朝,仅有《汉武大帝》和《司马迁》两部剧;时期相近的明朝,也只有五部剧被《60年大系》收录;两晋南北朝近四百年的历史竟然没有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历史剧被收录。

从电视剧内容上看,汉唐宋明等朝代的历史剧多以著名历史人的传奇故事为主,例如汉朝的汉武帝;唐朝的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宋朝的岳飞、包拯、杨家将;明朝的戚继光、马皇后。而清朝的历史剧,虽然基本上也是以历史人物为主,但涉及的范围要广上许多,有努尔哈赤、康熙、雍正、乾隆、溥仪五个皇帝;又有于成龙、林则徐、刘统勋、刘墉、刘传铭、纪晓岚六个名臣。清朝历史剧涉及历史时期跨度之大、类型之齐全,人物之多是其他朝代无法相比的。

我们再将这50部电视剧按照出品日期进行分类,得出下表:

通过表格我们看到,清朝历史剧主要集中在90年代和00年代,尤其是1996年到2002年的这7年时间里,清朝一口气贡献了10部电视剧,并且基本上都是当时口碑收视双收的霸屏大剧,不论是《宰相刘罗锅》、《康熙微服私访记》、《铁齿铜牙纪晓岚》这样的传奇类历史剧,还是《康熙王朝》、《雍正王朝》、《孝庄秘史》这样的历史正剧,无不为人津津乐道,即便是把这些十几年前的电视剧放到现在,依然是拿得出手的,排的上号的好作品。

进入10年代后,随着影视市场的发展,中国历史剧也进入新时期,具体表现为电视剧的制作周期缩短,剧集数量剧增,剧本多改编自小说等特征,电视剧的产量大幅上升的同时,也存在大量粗制滥造的历史剧充斥市场的现象,这些我们后面再说。由于市场上的历史剧数量剧增,清朝历史剧的占比开始下降,呈现出各个朝代齐头并进的情况,清朝不再一家独大。

为什么清朝的历史剧这么多

(1)年代较近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自1912年清朝覆灭到现在也不过一百多年,距离现在并不算遥远,不论是官方记载的历史资料还是民间流传的传奇故事都非常丰富,这自然成了影视创作的素材库。

对于历史剧来说,还原历史是一项很重要又极为困难的工作,而清朝不仅流传有大量的文献资料和民间故事可以作为创作蓝本,清朝时期的宫廷庙宇、衣冠服饰、文化习俗也都保存的较为完好,如果想拍一部清朝的历史剧,几乎不需要花大量的时间专门去做这方面的研究。既有好的故事,又很容易还原历史场景,清朝的历史剧自然也就多了。

此外,因为清朝的历史距离现代较近,也方便做艺术化改编。以这些年最热的后宫剧为例,清朝由于有秘密立储的传统,于是就有了九子夺嫡的故事,这么好的素材可不好找。另一方面,康熙和乾隆作为中国历史上少有的长寿皇帝,留下了许多的传奇故事,例如清朝头号大猪蹄子乾隆帝,各种绯闻流传于民间,编剧们随手写一下就是一部后宫大戏。

后宫争宠再加上皇子夺权,故事情节一下就丰满了起来,于是就有了《宫》、《步步惊心》、《甄嬛传》、《延禧攻略》、《如懿传》等热门清宫剧,以至于雍正皇帝要同时伺候晴川、若曦和甄嬛三位女主,乾隆皇帝既要爱魏璎珞又要爱如懿但她们都不爱自己,搞得清朝皇帝的绿帽子都可以从皇太极一直戴到溥仪。

反观明朝,朱元璋和朱棣这样的极具英雄气质的皇帝不合适拍宫斗剧,而明朝中后期的皇帝要么是正德皇帝这样短命鬼,要么就是嘉靖皇帝这样的修仙大佬,极具个性的明朝皇帝对于影视剧来说远不如清朝 皇帝那么好改,毕竟“戏说不是胡说,改编不是乱编”,要是把朱元璋改成大猪蹄子,那可是要向全国人民谢罪的。

(2)前作影响

说起清宫剧,不得不提《戏说乾隆》《还珠格格》两部港台剧。

在8、90年代,中国的影视产业刚刚进入市场化运作,主流的历史剧还是较为严肃的正剧,例如94版《三国演义》,从台词、演员、服装都力求紧扣名著和历史,总投资1.7亿,聚集一众老中青演员,参与的群演就达到40万人次,甚至为了拍战争场面调用了一个师的解放军,这才有了被奉为经典的《三国演义》。

可当北京台湾两地合拍的《戏说乾隆》上映并取得收视霸权后,彻底颠覆了内地电视圈的认知,居然有这么多人喜欢看乾隆沾花惹草,即便是被看作是举国体制最后巅峰的《三国演义》,在收视率上也比不过《戏说乾隆》。

被《戏说乾隆》打脸后,内地的电视剧也开始摆脱正剧观念的束缚,于是就有了《宰相刘罗锅》和《康熙微服私访记》这类更具趣味性,大众喜闻乐见的历史传奇剧。直到到1998年,霸占暑期档十几年的《还珠格格》横空出世,再一次刷新了人们的认知。

不过在世纪之交,中国的历史正剧正好迎来了一波爆发期,比如挂在豆瓣排行榜第一位置雷打不动的《大明王朝1566》。真正继承《还珠格格》精髓的是2011年的《宫》和《步步惊心》,而集大成者则是《甄嬛传》,这三部剧一出,一举奠定了清宫剧在电视剧市场的地位

(3)市场转变

从不同时期的热播剧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当时的市场偏好。99年的《雍正王朝》,01年的《康熙王朝》的热播,体现了中年男性观众的市场主流;01年爆红的《流星花园》和03年爆款韩剧《大长今》,代表年轻观众的崛起;11年的《宫》、《步步惊心》和《甄嬛传》的热播,则表明市场在向年轻女性观众倾斜。

其实,只要自己看看身边的追剧群体,再回忆一下不同时期自己看过的电视剧,就能很明显的感觉的上述的这种变化,尤其是近些年网络剧的发展,进一步加剧观剧群体的分化。没有消费能力,网络声音较小的中老年群体被局限在电视机前看各种奇葩抗日剧和言情剧;消费能力高,表达欲望强的年轻女性观众则被聚拢在网络平台;而年轻男性则沉迷在网络游戏中自嗨已不再是电视机市场的主流观众。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为追求利益,电视剧制作人们当然会把精力都花在怎样讨好女性观众上,女性观众不是特别在意历史的真实性和严肃性,更偏好于包装在后宫剧中的“职场剧”和“言情剧”,于是有了《甄嬛传》这样的爆款。有人成功,自然就有人模仿,进而导致清朝历史剧的充斥市场。

一些废话

随着影视产业的发展和大资本的加入,电视剧走进工业化,或者说“快餐化”。出品方和制作人为了快速获利,在电视剧的创作中往往急于求成,剧本靠小说改编,场景靠横店影视城,演员靠流量明星,后期靠磨皮,导致市场上电视剧品质参差不齐,乱象频出。这种背景下,需要沉下心来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制作的历史正剧自然淡出市场。

这两年,随着市场整治的推进,古装剧和历史剧开始分道扬镳,古装剧越来越玄幻彻底走入女性向,而历史剧则向更大的制作,更精美的服化道转变,虽不再局限于清朝一朝,可最关键的剧本,却并没有多少拿得出手的。例如近期热播的《清平乐》,服饰、场景、社会风貌还原度不可谓不高,但剧本却是从一本以徽柔公主为主人公的小说改编而来。在电视剧中,主人公从徽柔公主变成了宋仁宗,有种自行车抗大炮的感觉,既讲不好宋仁宗的政治抱负和爱恨情仇,也讲不好徽柔公主的爱情悲剧,最终落得个高开低走,惨淡收场。

当然,我对影视领域并没有太多的了解,只是说一说自己的所见所想,如有不同的意见,可以在评论中讨论。同时,我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真的希望中国的历史剧能越来越好,能讲好中国的故事,再不济,至少让我在无聊的时候,有一部好的历史剧可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