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电维修>电视>

村里留守女人的电视剧(留守妇女完整版)

村里留守女人的电视剧(留守妇女完整版)

更新时间:2022-03-12 12:30:43

很难想象,一部黑白底色、节奏缓慢、情节简单的朝鲜电影《南江村的妇女》,竟然在中国放映了近十年,而且在目前留下来的当年的观众记忆中,称这部电影为“百看不厌”。

最近,《长津湖》公映,连同前一度时期播映的电视剧《跨过鸭绿江》、电影《金刚川》再次让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进入我们的视线。

如果说《南江村的妇女》与上述的哪一部中国电影可以差可比拟的话,那么,应该与《金刚川》有得一比。

《南江村的妇女》表现的是南江村的妇女们,积极支援前线,保证运输通道的畅通,关键是建起一座炸不烂、打不垮的桥。

这与《金刚川》的主题基本吻合了。

《南江村的妇女》的故事,发生在1951年。

南江村是一个真实的地名,是朝鲜最靠近三八线的一个村子,可以说,处于战争的前沿,村里的男人,上了前线,而后勤保障工作,便无可选择地落在了女性的身上。

妇女在村里要从事耕地生产,一到战争需要,她们还要担负着维护交通畅通的使命。

在影片里,人民军部队欲把大炮与军械运到对岸去,对敌人的阵地发起进攻,妇女们在宽阔的南江上,建起了水下桥,就是桥面低于水面,可以让大炮与军车通过。

而在《金刚川》里,建桥的志愿军战士,也采用了这种方式。《金刚川》的故事,发生在1953年金城战役期间,采取的应对敌机轰炸的攻略,同样是《南江村的妇女》里行之有效的方式。

《金刚川》放映的时候,在国内影坛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毕竟战争题材的影片,很容易获得观众的关注。

可想而知,同样表现战争期间朝鲜妇女抢修一条运输重武器的通道的电影《南江村的妇女》为什么能够在当时的中国放映十年的原因了。

在文革期间引进的朝鲜电影中,真正的表现朝鲜战争的电影并不多。

相对而言,《摘苹果的时候》、《鲜花盛开的村庄》都表现的是和平年代的朝鲜建设的现实生活,与战争背景无缘。

如此看来,《南江村的妇女》应该是文革期间可以称作是唯一的一部表现朝鲜战争的电影。

我们可以注意一下,《南江村的妇女》在中国的放映环境中,放映的时间之长,可以说在朝鲜电影中绝无仅有。

《南江村的妇女》拍摄于1964年,1965年,就已经出现在中国。据《人民日报》1965年2月7日报道,朝鲜驻华使馆举办了电影招待会,放映的电影就是《南江村的妇女》。老舍当时也参加了这个活动。此消息来源,就是来自于老舍年谱。

可以看出,《南江村的妇女》刚刚拍毕之后,就进入到中国相关文化圈中。

那么,《南江村的妇女》是什么时候翻译过来的?

奇怪的是,在长春电影制片厂的译制片名录中,竟然没有查到《南江村的妇女》这个译制片的时间。

据《北京电影业史迹》一书介绍,1968年3月,北京曾短暂发行过《南江村的妇女》,但后来停顿三年,一直到1970年8月才正式发行放映《南江村的妇女》。

文革开始后,中国就停止了译制片引进工作,一直到1970年才恢复外国电影的进口。

由此可以看出,《南江村的妇女》至少在1968年前就已经由长春电影制片厂译出,但一直没有正式公映。

能够在当时的报纸上见到《南江村的妇女》正式公映的时间,是1971年7月9日——7月15日举办的“中朝友好周”上。期间放映了朝鲜拍摄的反映周恩来总理访问朝鲜的纪录片《兄弟中国人民的使者》及朝鲜故事片《战友》、《南江村的妇女》、《看不见的战线》。

注意一下,《兄弟中国人民的使者》反映的内容是周恩来总理1970年4月访问朝鲜的实况,早在1970年6月25日就在我国上映过。一直到第二年了,这部电影,再次出现在“中朝友好周”的电影安排里。

据任晓、刘慧华著的《中国对外援助:理论与实践》一书介绍,文革后“中朝关系再次跌入深渊”,在电影领域的一个标志是,从1966年到1969年,没有一部朝鲜电影引进中国。书中称:1970年4月份的周恩来总理访问朝鲜,中朝关系又“全面发展”。

这样,1971年7月9日——7月15日举办的“中朝友好周”这个时间节点,可以视着《南江村的妇女》正式进入中国电影放映圈的一个标志性的时点。

中国的主流报纸上,随即开始登载关于《南江村的妇女》的影评文章。

《人民日报》1971年7月18日,登载了刘宗明撰写的影评《光辉的形象,战斗的颂歌》。

其他的报纸《解放军报》、《光明日报》、《北京日报》等,也先后刊登了赞扬《南江村的妇女》的评论。

这样,1964年拍摄的一部朝鲜电影,在6年之后的1971年,重新在中国文化圈里,掀起了焦点的关注。

《南江村的妇女》在中国城乡放映的时间,延续得非常长。

我们可以在《东莞市中堂镇志》(2012年版)中看到,一直到1976年1月,仍有当地的电影放映队在城乡的露天广场放映这部电影。

这样,《南江村的妇女》从1965年首次出现在朝鲜驻华使馆的银幕上,直到1976年仍然亮相在中国的乡间露天电影场上,它在中国的放映时间,足足有十个年头了。

可以看出,《南江村的妇女》这部电影具有着强劲的生命力。

相对于另两部朝鲜电影《鲜花盛开的村庄》、《摘苹果的时候》反映的农村生活,《南江村的妇女》以它对战争场景的展现而被观众注目,这也是当时中国观众对这部电影期待的原因。

从当时观众的记载来看,很多观众欲一睹《南江村的妇女》,就是为了看电影中的烽火连天的战争场面。

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既有村里留守的妇女们,抢修运送重火器的桥梁,也有表现人民军战士坚守高地、反击侵略者的激战场面,而电影里的敌机轰炸所制作的紧张激烈的气氛,也让电影里中弥漫的火药味,从银幕上喷薄而出。虽然,电影里的敌机轰炸模型,太过儿戏,一看就像是假的,但是,在那个年代,这样的场面,用黑白胶片呈现出来,出现在中国的电影院与露天电影放映场上,还是具有相当的视觉冲击力的。

《南江村的妇女》通过女性的角度,展现了战争中的后方与前方在面对共同敌人时的同仇敌忾、心心相印的情感维度。电影围绕着这样的动机,设定了一条配合着战争场面的情感悬疑线。

影片里的女主角、村子里的党委员长,一直扑在支援前线的工作中,而她的丈夫,在前线作战,在一次狙击敌人的坦克攻击中,身陷在敌人后方,生死未卜,被战友认为是牺牲了。

当女主角听闻丈夫牺牲在前线的消息,伤痛不已,但是她掩藏了内心的痛苦,继续投身到支援前线的工作中。

电影最后的情节线,给予了这样一条伤感的情节链条,以一个出人意料的大团圆结局。影片结尾,女主角的丈夫,重新出现在南江村,带着增援部队,打败了敌人。丈夫的回归,不仅是一次亲情的慰藉,同时,也带来了致胜的利器。

男人的作用,在电影里是带着一种喻意性质的。无论是从“灵与肉”的任一角度,电影里丈夫的回归,都具备着两个维度的给女人带来的根本性的价值存在的性质。

如果《南江村的妇女》仅仅表现后方的妇女,那么,电影里遭受到敌机轰炸的被动打击的场面,便无法找到一个反戈一击的致胜的结尾。

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出《南江村的妇女》走了与《金刚川》一样的构思路线。

那就是,两部电影都设置了一个具体的敌人的线索,在结尾处,这个敌人都被消灭掉了。《金刚川》里出现的敌飞行员,是一个随机的存在,并不是炸桥的唯一敌人,但电影把这个敌人,作为一个代表,在最终被灭掉,来营造电影叙事环里的胜利的慰藉效应,从而给电影落实了终极胜利的圆满休止符。

《南江村的妇女》也是如此,因为敌机轰炸是无法对应到具体的敌人,所以电影里设置了一个特务,潜入到村里,查访“水下桥”的秘密,同时,他还受令挖出地主家的地契,暗示他们从事的战争,是一场卷土重来的复辟阴谋,从而点晴了战争的根本目的。

这个特务身上,浓缩了所有的敌人的战争动机、破坏动机,成为一个十恶不赦的化身。最后,特务被发现,中弹身亡,坠下悬崖,同样为电影落笔下一下灭敌胜利的句号。通过一个个体敌人的覆灭,转化了电影里的敌人的整体的覆灭象征,通过这种简易化的人物设置,完成了电影情节的封闭环的完整性与自洽性。

从电影的艺术手段来看,《南江村的妇女》的情节矛盾,没有得到充分展演,镜头也比较缓慢,人物设置比较简单,带着朝鲜电影的情节拖沓的毛病。今天能够看下去,实在是很吃力。但是,通过这部电影,我们可以透视放映这个电影的时代的一个审美共性。

《南江村的妇女》穿过了它在中国放映的十年岁月,它云集着的当年的中国观众的观感,已经超越了电影的本身内涵,而具有了它样的意义。

相关链接:

朝鲜影片《摘苹果的时候》当年受到热捧,片中姑娘羞容迷倒观众

《鲜花盛开的村庄》在中国反响强烈,“600工分”成流行俗语

回到1972年3月22日这天的上海,想看一场电影会遇到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