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南山历史文化的挖掘,今年70岁的潘云国作出不少贡献。这个土生土长在重庆南山黄桷垭的老人家,曾在南山街道党政办、财政、工会、农业等岗位上工作30余年。期间,他曾参加《重庆南山风景旅游图》、《大南山风景区可行性规划研究》、《南山旅游发展规划和小城镇规划编制》等修订工作,并参与《南山地方志》修编,被当地人视作“南山通”。
疫情期间,老潘宅在家里没闲着,写写画画,翻阅各种感兴趣的资料。今日,他兴奋地告诉记者,他所写的南山怀古系列篇章,近日又新增一篇。这篇文章与抗战初期内迁黄桷垭的中央电工器材厂有关。
实际上两年前,他便开始收集相关资料。但由于中央电工器材厂有关记载,属于南山历史文化档案中的空白,相关资料收集起来并不容易。老潘收集的资料虽然不多,但却了结了他的一个心愿。今日,老潘给我们讲讲其中故事。
▲原重庆市第四女中校门口,也曾是中央电工器材厂的进口大门。
当地人称“灯泡厂”
为寻找中央电工器材厂抗战初期内迁黄桷垭的历史过往,最近两年,我在网上查阅了许多资料。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日本进一步扩大侵华战争,随着上海、南京、汉口的沦陷,在湖北宜昌码头,一时间候船准备转移进川的国民政府兵工署所辖军工和民用企业的机器设备堆积如山,撤退人员无数。
据我资料搜集,关键时刻,民生公司总经理卢作孚亲自安排指挥轮船、木船、渔船,冒着日机的狂轰滥炸,通过长江航线日夜不停地转运物资和人员。被抢运进川的军工企业中,落户在重庆长江南岸黄桷垭的有中央电工器材厂、中央造币厂、中央降落伞厂等。
中央电工器材厂于1936年破土动工建设。1937年与英国合作生产电线、电缆等;与美国合作生产电子管、灯泡、探照灯、射灯等;与德国合作生产电话机、电动机、收发报机、变压器、开关电池等。该厂主要以生产军工产品为主,保证战时需要,为我国重工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央电工器材厂抗战初期内迁黄桷垭后,被当地人称作“灯泡厂”。1938年,中央电工器材厂各种机器设备经千里转运,在重庆海棠溪码头下船,最终落户在黄桷垭崇文坪86号一带。
▲原重庆第四女中在“灯泡厂”空地建的女生宿舍
职工住在“华峰”里
位于黄桷垭的原第四女子中学师生宿舍旁,清代时期有个美丽的大花园。园外四周古木参天,野花繁茂,竹楼转阁,小径通幽。园内有8棵高耸入云的银杏树,2棵三百多年的皂角古树,把古色古香的袁家大院紧紧掩隐。袁家大院是一幢典型的川东民居,三合院造型,建筑面积500多平方米,房屋开间宽大,装修豪华,木质地板漆得金黄发亮。紧靠袁家大院北边围墙,是个长条型跑马场,可供五匹赛马同场竟技。
袁家大园的主人叫袁金会,是当地赫赫有名的大户,家中很有钱,据当地老人说,昔日的黄桷垭,有一半土地归袁家所有。
我综合了知情者的口述,得知中央电工器材厂在这一带落户后,占地面积上百亩。起初建厂时,把厂区分为两大片区。
其生产区为一个片区。为有利于机器设备的运输安装、各种原辅材料的运入、电工器材产品的运出,把厂区建在海广公路旁的仁家嘴。海广公路从海棠溪到广阳坝飞机场,该公路1936年竣工,是唯一的从海棠溪经四公里、黄沙坎,贯穿黄桷垭、南山的公路。仁家嘴在如今的崇文路公交车站对面的高山流水住宅小区处。
其职工生活区为另一个片区,占地面积30多亩,四周有围墙,紧挨袁家花园,取名“华峰”,行人过路只能绕过“华峰”走。
据知情人士回忆,“华峰”北面是职工食堂,可供三四百人同时用餐,东面有一个开水房、一个盥洗室,南面有30多栋职工宿舍和一个公共厕所,其中三栋是三层楼房,其余为平房。毎栋房屋均利用高大茂密的梧桐树和洋槐树掩隐以利防空。东面靠桐子林山坡,建有蓄水池。
大都夜间生产
知情人士告诉我,中央电工器材厂职工实行集体用餐,由于物资供应紧张,吃得差,但大家毫无怨言。一年四季不论天晴落雨,职工上下班都穿板板鞋,走路“咔咔咔”直响。
为保证厂区用水,在公路途中的低洼地段,工厂专门修了一个1千立方米的蓄水池,那时没有水泵抽水,厂里从职工中挑选了四五个人专门挑水,保证厂区生产用水。
战时整个黄桷垭能用上电的不多,仅有中央电工器材厂、中央造币厂、重庆邮政总署、中央工业实验所等单位。原辅材料都是用军车从外地运来。其厂内设多车间,即材料车间、冶炼车间、生产车间、组装车间、成品车间等。每个车间面积约200平方米左右,在靠北边的斜坡处,建有一个生产玻璃的大炉子。炉旁有座用红砖修的高烟囱,专门用来排放炼玻璃的煤烟。每个车间设有专人对质量监督管理。靠东边斜坡修了一条简易公路,破破烂烂的,长约300多米,可直通生活区。
抗战时期,黄桷垭一带属日机重点轰炸区域。为避免伤亡,中央电工器材厂大都是在夜间生产。
不准外人进去
我所收集的大部分历史资料,都是根据知情人士口述得来,他们而今都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了。记录下来,也算是了结了大家多年来的心愿。
我听家里老人讲,有一次日机突然来轰炸,有颗炸弹落在该厂旁,幸好没有爆炸。另有一颗炸弹落在该厂伙食团后边的空坝子中爆炸,炸了一个大坑。我家的茅草房就在附近不远,震得房子直摇晃,掉在床上的尘土厚厚一层。不管如何说,没把家毁掉,还算运气好。战时防空洞有专人管理,负责点亮壶(菜油灯),那次轰炸前,当地群众和该厂所有职工都躲进袁家花园后边的防空洞里面去了,没有一个伤亡。
中央电工器材厂管理很严,有300多名职工,几乎都是清一色的下江人,属军事管制单位,工厂四周修有围墙,大门挨靠公路旁,设有值班室,由全副武装的安保人员站岗放哨,外人一律不准进去。我的黄姓姑爷是江西省安远县人(本地老百姓统称为下江人),因这关系,大孃孃年青时曾被招进厂工作。
▲原重庆第四女中学生在原中央电工器材厂车间参加学工劳动
我家在仁家嘴,与中央电工器材厂仅一墙之隔。我小时候经常到该厂附近玩耍,离我家不远处有一个大斜坡,原是一个废渣场,煤炭灰堆积得如同一座小山,里面夹杂有玻璃渣,废灯泡,废铜芯线等。有次我赤着脚去拣铜芯线,不小心被玻璃划了一条口,鲜血直流。
家住童家花园旁的原黄桷垭工商所所长刘吉春,近90岁高龄了,他告诉我,中央电工器材厂的土地是从袁家花园主人袁金会处买的,生产车间和职工生活用房的建筑材都是就地取材,竹木结构、夹壁墙,穿逗房、瓦屋面。
现年满83岁的肖永国,原家住中央电工器材厂旁,幼时在真武山小学读书,后来从成都工学院毕业,在重庆化工企业工作到退休。他告诉我,小学期间,每天都要从该厂路过,中央电工器材厂门前挂着工厂的牌子,厂里管理很严。小时候有天放学后,他想从厂后门进去看里面到底生产些啥子,结果刚走拢后门,就被两个大汉拦住,吓得他再也不敢去了。抗战胜利后,中央电工器材厂的大部分设备和人员迁回原地,留下了一部分人员继续生产灯泡。
刘吉春还告诉我,他听说重庆解放前夕,中央电工器材厂内有中共地下党组织在活动,为迎接重庆解放做了很多事情。
▲原重庆第四女中校园一景,能隐隐从中感受到其中静谧。
国内第一盏日光灯
据我资料搜集,1949年11月,重庆解放后,中央电工器材厂的房屋土地设备被川东行署和川东军区接管。1953年,重庆市教委决定将原重庆女中迁到黄桷垭,把原中央电工器材厂的厂房,职工宿舍、伙食团及位于附近的中央造币厂,袁家花囩、童家花园、孙家花园的土地,房屋全部移交给学校,并将原重庆女中改名为重庆市第四女子中学。中央电工器材厂留在黄桷垭生产灯泡的机器设备和人员迁往沙坪坝。
1997年,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重庆市第四女子中学改制为四川外国语学院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此后该校进行了扩建,原中央电工器材厂遗留下的相关厂房老建筑被拆除。
据有关史料载:国内第一盏日光灯,就是由中央电工器材厂在抗战时期研制生产问世的。南京华东集团有限公司目前是我国电子行业中的一家大型骨干企业,通过多年努力,组建了华飞等11家中外合资企业,据悉其前身就是始建于1936年,1938年曾内迁到黄桷垭的中央电工器材厂。
我将这段历史资料整理好后,发布在了“黄桷小屋”(南山街道黄桷垭社区“黄桷文学社”微信交流平台),请老中青文友们指正。希望这段历史资料能为南山历史文化添彩。
重庆晚报·慢新闻爆料邮箱:3159339320@qq.com
——END——
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 李琅 文 受访者供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