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电维修>电风扇>

吊式电风扇(吊式电风扇规格型号)

吊式电风扇(吊式电风扇规格型号)

更新时间:2022-01-20 00:00:02

顺德在改革的进程中诞生了美的、格兰仕等多家享誉海内外的知名家电企业。图①为顺德多家企业合力打造的“工业4.0无人生产线”。图②为格兰仕自动化生产线。图③为美的收购的德国库卡旗下产品。

1985年5月7日,南方日报报道《顺德乡镇企业风扇产量大销路广》。

1995年3月12日,南方日报报道《顺德经济发展“虎”气更足》。

2016年5月19日,南方日报报道了广东企业赴欧并购潮的情况。

从衣食住行到上天入海,广东制造孕育过无数传奇,看似“家常”的家电产业正是其中之一。很多人的生活里都有一台广东家电。美的、万和、格兰仕、万家乐、海信科龙……这些品牌从珠三角走向全球,方便了千家万户。

在广东多个家电产地中,佛山顺德尤为突出。多年前,顺德就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家电产地之一。去年,当地通过复评,继续稳坐“中国家电之都”。

从“有没有”到“好不好”,从镇办企业到跨国公司,从传统制造到智能制造,顺德家电集群的创业史,堪称广东制造从弱到强的缩影。

当前,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广东正在加速建设世界级产业集群,智能家电正是其中之一。

广东制造还将诞生新的传奇。

“吹”来的财富▶▷

一年制造八百万台风扇

佛山顺德庞大家电产业的崛起,最初是从一台普普通通的电风扇开始的。

1979年1月,顺德桂洲柴油机配件厂传来喜讯:该厂成功试制了一台吊式电风扇。

当时,顺德虽有一些机械、机床厂家,但发展水平不高。在全国,工业基础较好的上海等地早就有了风扇厂家,但在珠三角还比较少见。

电风扇的技术门槛不算太高,但市场前景不错。桂洲柴油机配件厂研制的电风扇第二年就实现了量产,并开始出口创汇。

更多乡镇企业瞄准这个新产品。北滘公社电器厂就是其中之一。这个厂的前身曾从事塑料、汽配等行业。1980年,企业转向家电行业,成功生产出第一台台扇。

看到产品上市后行情不错,企业带头人何享健松了一口气。但即使他本人也无法预料,这家不起眼的小厂有朝一日将成为领先全球的家电企业。

1983年,中国启动第一次大规模的家用电器产销调查和预测,这仿佛是一个信号,预示着市场爆发在即。另一方面,电风扇市场竞争也十分激烈。每个企业都在想办法突围。

裕华风扇厂就是其中之一。上世纪80年代中期,裕华风扇厂厂长区鉴泉偶然在电视上看到一款新型的电风扇,其大量使用了塑料材质替代金属。区鉴泉马上托亲戚从香港买到两台,进行拆解。顶着压力,裕华风扇厂将这种全新的风扇产品量产。

不久,区鉴泉的冒险获得成功,这种适合放在卧室、床上使用的风扇,受欢迎程度令人吃惊。1985年,裕华风扇厂和另一家顺德企业桂洲风扇厂产值突破1亿元,成为广东产值最高的乡镇企业。此后,区鉴泉本人还被评为“全国十佳农民企业家”。

在那个年代,顺德风扇产业生机勃勃,引起了全省的注意。

“以质量优、价格廉、品种多、款式新取胜的顺德乡镇企业风扇产品畅销国内外。”南方日报1985年的一则报道写到。

报道称,当地风扇企业把提高产品质量、创名牌优质产品放在了首位,风扇质量普遍获得提高,畅销国内十多个省市区,并出口加拿大、英国等32个国家和地区。

这一年,顺德风扇厂达14家,年生产能力881万台,产量占全国的20.6%,为国内最大的风扇生产基地。

风扇“吹”来的财富,滋养着当地发展。“当时我们坚持产业发展的方向就是以发展家用电器为主。家电是容易生产的工业产品,适合农业经济转型。”曾任顺德市委书记、市长的冯润胜回顾这段历史时说。

源自乡镇的潮流▶▷

两句广告词背后的蝶变史

“容声容声,质量的保证”“万家乐,乐万家”……对于“60后”“70后”来说,这些广告词充满了青春的回忆。

两句广告词,一段蝶变史。上世纪80年代初,顺德家电最主要的拳头产品仍是风扇。不满足于此的当地人利用靠近港澳的优势,不断寻找新方向。

1983年,此前在容奇镇工业与交通办公室工作的潘宁看准商机,带领技术团队跑遍全国各地冰箱厂“拜师学艺”。

当年9月,在一个简易工棚里,工人们用锤子、锉子“敲打”出中国第一台双门双温电冰箱,这就是容声冰箱的由来。

一边是巨大的机遇,一边是技术的考验。“当时我们连续工作58个小时,克服了冰箱塑料内胆的难题。”参与第一台容声冰箱研发的陈福兴回忆。

1988年,容声邀请香港著名艺人汪明荃代言。此后,汪明荃又代言了万家乐。两个品牌都在一夜之间红遍全国。

紧追潘宁,一个个令人津津乐道的商业故事不断涌现。

在汪明荃牵手容声这一年,在顺德杏坛铁工厂工作的罗小甲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研发出全世界第一台电子消毒碗柜。后来,他在政府扶持下成立公司,命名为“康宝”。电子消毒柜也成为世界家电业的一个全新原创。

当罗小甲忙于发明电子消毒碗柜时,梁庆德正在当地从事羽绒服行业。直到1991年,他到日本旅游时,在超市里第一次看到了微波炉这种新奇的家电。

回国后,在其他人不解的目光中,年过五旬的梁庆德毅然决定带领企业转型,进入微波炉领域。多年后,梁庆德创立的格兰仕成为全球微波炉霸主。

至上世纪90年代初,局面已经焕然一新。全国第一家生产分体式空调机的厂家、亚洲最大的吊式电风扇制造厂、全国规模最大的燃气具厂家、全国最大的微波炉生产厂家在顺德落成。提起顺德,再也不是只有风扇,而是有说不完的著名品牌。

走向现代化的家电产业,深刻改变了这片土地。1992年,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考察后认为,家电产业发达的顺德,经济发展形成了独特模式。

在著名的《珠江模式的再认识》一文中,他介绍了区鉴泉等家电企业家的创业故事,认为这是本土企业发挥主动、“嫁接”外资发展的典型案例。

费孝通分析:“顺德不再以外商为主体利用内地的土地和劳力进行生产,而是相反,由内地乡镇企业为主体吸收外来的资金和先进技术设厂生产。这就是‘借船’和‘造船’的转化。”

据新华社出版的《先行者的30年——追寻中国改革的顺德足迹》所载,1992年1月29日,邓小平视察顺德珠江冰箱厂。看到当时现代化的工厂环境,他连问了三次,这是乡镇企业吗?听到这里生产的电冰箱远销海外,邓小平高兴地说:“发展才是硬道理!”

这一年,一轮涉及众多乡镇企业的改革在当地启动,家电业一马当先。1992年4月,顺德决定以美的电器企业集团为乡镇企业股份制试点。

经过改革,1993年10月,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社会发行股票,成为全国第一家经国家证券监委复审同意、在乡镇企业基础上改造而成的向社会发行股票的公司。这个“全国第一”,也成为广东家电企业做出的独特探索。

新的命题▶▷

“强筋健体”迈向5000亿

“我们从顺德创业开始,先向全中国发展,到今天向全世界发展。”德国当地时间2017年4月25日,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各路媒体的镜头紧紧盯住了一位来自广东的企业家——美的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方洪波。

在公开演讲中,方洪波告诉听众:“美的和库卡的结合是双赢选择。”此时,美的已相继完成了对日本东芝白电业务和世界机器人巨头库卡的收购。特别是对库卡的收购,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

从出口家电到收购国外家电品牌、乃至国外机器人企业,家电企业换了一种身份闯世界。这也是广东制造业新旧动能转化的经典一幕。

“我们经营转型的思路是要从规模导向转变为追求增长质量,要去掉‘多余脂肪’,强筋健体。”在此前一年,方洪波应邀到佛山市政府讲课,主题是“实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时,通过一系列举措,美的市值突破1700亿元,在全中国2800多家A股上市公司中排名第25名。

如何更好践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是广东制造的时代命题。在这场主动而为的变革中,对市场尤为敏锐的家电企业冲在了前面。很多企业更加重视创新驱动,从追求规模转变为追求质量,为全省传统制造业升级作出示范。

著名压缩机厂商广东美芝公司投入数亿元开展优质技术改造项目,多项获得国家发展专利优秀奖的行业领先专利实现产业化,企业全球市场份额从2011年的22%提升至2017年的超过30%,全球每三台空调就有一台使用GMCC美芝压缩机。

小家电企业新宝电器自2013年起持续投资进行自动化改造,大幅提升效率,至2017年累计投入超500台机器人,人均产量比2013年增加40%以上。

美的集团不仅进军机器人领域,还成立了美云智数科技有限公司,率先对接工业互联网,实现小批量、多品种柔性生产。

老牌企业自我革命,新生代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和商业模式下加速崛起。成立于2006年的小熊电器专注消费升级研究,2018年提交了A股招股说明书。

还有后来者更快一步。“祝贺云米今晚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2018年9月25日,小米董事长雷军的一条微博,吸引了中国家电业的目光。

当天,总部位于顺德、创立于2014年的云米科技在美挂牌上市,全球“家庭物联网第一股”正式诞生。云米CEO陈小平曾任美的高管多年。这家企业正是顺德家电适应新技术、新模式的明证。

整个产业集群的改革成绩单也堪称抢眼。至2017年,顺德规模以上家电企业产值2946亿元,拥有工业总产值超亿元家电企业84家。

这些数据背后,是一个行业创新实力的巨大提升。至此,顺德家电全行业已建有5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1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高新技术企业超200家,还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家电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在不少家电企业设立的研究院里,工程师们正在研究未来的技术趋势。他们开发的产品已销售至全世界近200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广东制造、中国制造的一张名片。

2018年,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等单位专家组成的考评组进行“中国家电之都”复评考核,顺德毫无悬念地通过复评,连续12年稳坐这一“宝座”之上。同一年,美的库卡智能制造产业基地上,众多起重机正在施工。根据规划,预计到2024年,该基地机器人年产能将达到7.5万台。

与此同时,整个广东制造业正在继续提质增效。2018年,广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增加值32305.16亿元,在高位上实现了稳步增长。

家电产业也迎来新使命。今年2月,省委深改委印发《佛山市顺德区率先建设广东省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实验区实施方案》,要求顺德把家电产业打造成为产值超5000亿元的世界级产业集群。

智能家电也将是广东重点打造的几个世界级产业之一。《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要求,加快建设电子信息、智能家电、机器人等五个世界级产业集群。

从一把风扇到世界级产业,中国期待着广东的答卷。

见证者说

原顺德市政协主席招汝基:

政府与企业的共同拼搏

成就了家电产业

“顺德家电业的成功,是政府与企业共同拼搏的结果。”回想历史,原顺德市政协主席招汝基说。改革开放之初,招汝基刚刚38岁。在此后数十年中,他见证了多次重要改革,以及每一个改革开放进程对家电产业的深远影响。

最早抓住发展家电产业的商机,靠什么?招汝基说,改革开放前,顺德还是一个农业县,以种植经济作物为主,商品性强,要根据经济收入来决定怎样搞生产,所以当地人一直有较强的经济意识。而家电业与当时的产业基础又十分契合。上世纪70年代后半段,当地主要生产“两机三头”,两机指电机、机床;三头是石头、砖头、花头,有一定工业基础。1978年后,国家整顿机械工业,相对粗糙的产品无法持续。当地企业凭借靠近港澳的优势,迅速“转场”造电风扇,现代工业就此发展起来。

顺德人是家电产业发展红利最直接的受益者。“改革开放前,普通人一年可能才赚一百多块钱。后来政策放宽,生产自主权扩大,老百姓收入不断上涨,家电厂工人的工资让很多人羡慕。”招汝基回忆说。此时,家电已成为顺德的主导产业,而且发展越来越高端化,逐渐出现了空调、电冰箱等产品。

透视历史,广东数十年来的改革发展历程,也正与顺德家电业的历史紧密契合。党和政府一次次披荆斩棘的改革探索,都为顺德家电产业打开发展的前路。

1992年,顺德撤县立市,招汝基任市委市政府秘书长。这一年,顺德启动了综合配套改革,对家电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

“当时顺德经济以集体企业为主。有一份报告说顺德集体经济是‘辉煌的成就、惊心的包袱’,有259家企业达到破产边缘。”招汝基回忆说,这其中也有不少家电产业。而改革是为了解决集体企业产权不明晰、责任不明确等问题。

当地顶住非议,坚持改革,最终扭转了经济隐患。上世纪90年代后期,国际上一度出现经济危机,而顺德家电等产业平稳渡过难关。很多后来著名的家电品牌正是在这次改革中走向了现代化的发展模式。

1997年,顺德组织了148家企业、3600种名优产品,在中国国际贸易中心举办“名优产品(北京)博览会”。

招汝基是这场活动的组织者之一。他说,这场轰动一时的活动,出发点就是为了帮助顺德家电等产品提升品牌知名度。

“在此之前,有家企业的一款冰箱想到北京西单销售,商场一听是乡镇企业的产品,觉得不够资格。我们认为,政府应该出手,打响家电品牌。”招汝基说。

在他看来,无论家电业还是整个广东制造,都将有着更光明的未来,“建设好粤港澳大湾区,广东一定诞生更多领先国际的产业”。

叮咚快评

制造立省 坚定前行

■丁建庭

制造业是百业根基,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引擎。改革开放40多年,正是因为紧紧抓住了制造业这个产业之本,广东经济才得以迅速崛起。

顺德,“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提出地,曾因“敢为天下先”而被媒体冠以“可怕”之名,还因企业产权改革引发姓“社”姓“资”之争。正是凭借敢闯敢试的精神、不破不立的勇气,以及对家电市场的深耕细作,顺德才异军突起,连续多年稳坐“中国家电之都”。可以说,顺德是观察广东制造的最佳窗口。

在中国家电制造行业,顺德是一个后来者。偏处岭南一隅,不沿海、非特区,直到上世纪70年代,工业基础仍十分薄弱。但仅仅过了20年左右,顺德就成了全国最大的家电生产基地,以全国万分之一的土地面积创出了全国16%的名牌产品,包括美的、万和、格兰仕、万家乐等知名家电品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至2018年,顺德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7003.6亿元,连续七年蝉联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第一位,其中家电企业产值占比近半,超过不少地级市的工业总产值。

顺德的成功,离不开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机遇,更离不开顺德人对机遇的敏锐把握。敢想敢干、做人务实、眼界宽广、市场经济意识强,决定了顺德人在重大的机遇面前总能先行一步,抢占先机。某种程度上说,这也代表了广东人的精神特质,是广东能够成为改革开放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的内生动力。

改革开放初期,与吃饭、穿衣相关的民生产业蕴藏巨大商机,也是制造业快速发展最好的起点。敢为人先的广东,抢先发展以纺织、食品和小家电为代表的轻工业,后面又充分利用后发优势,抓住国际产业梯度转移契机,在产业链国际分工中不断上行,逐步形成完备工业体系。坚持制造业立省,坚持转型升级,坚持创新发展,广东成长为制造业大省,也为广东经济腾飞筑牢了根基。

回望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顺德和整个广东都抓住了历史机遇,尽管期间也历经各种非议,但最终在产业结构上都实现了从落后农业向先进工业的转变。制造业是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主导力量,也是地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直接体现。无论是顺德还是广东,发展制造业都至关重要,需要坚定不移走下去,继续强化制造业新动能的培育,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澎湃动力。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如今,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新历史机遇再一次摆在眼前,唯有再一次先行一步,做大做强做优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广东才能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加快从制造业大省向制造业强省转变。而顺德也要继续先行探路,肩负起率先建设广东省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实验区的新使命。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赵 越 罗湛贤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戴嘉信 张由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