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
后天,FBC广东2016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对接会在南海区举行,南海企业将与日资企业深入对接。从9月底珠西装洽会、10月“互联网 ”博览会,50天内,佛山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接连迎来三场国际性高水平展会。
展会犹如一面镜子,照见智能制造的佛山探索。珠西装洽会和“互联网 ”博览会上,891家企业携最新技术成果接受检阅。除了国际、国内的互联网、智能制造“大咖”,佛山智能制造集群出击,又以南海、顺德两个产业大区参展企业水平最高。南海、顺德约150家企业参展,以机器人为主的智能装备行业企业集体亮相。
南顺竞风流,一展知春秋。在智能制造成为重塑国家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佛山提出打造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鼓励南海、顺德全方位竞争的背景下,两区正在制造业最核心的赛道上全力竞跑。透过潭洲会场不难发现,南海、顺德已将智能制造视为产业转型升级的主导范式,两地立足于产业区情,整合全球资源,以不同的演进路径敲开通向未来的智造大门。
创新特色后生可畏VS老树新枝
在“互联网 ”博览会上,4号、5号展馆汇聚了南海、顺德智能制造企业的主力,以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装备备受关注。
南海的展台以两个平台孵化的数十家机器人企业为主角。4号馆,广工大数控装备研究院展出了3D 打印蛋糕机等多种产品,5号馆的佛山智能装备研究院展示了华数机器人、登奇机电等自主研发企业的实力。南海方阵中,科莱机器人公司的喷涂机器人被形容为“最容易使用的工业机器人”,泰格威的焊接机器人在家电企业已有近百个运用案例,新鹏的陶瓷机器人则被应用到佛山陶企喷釉、抛光、打磨等工序。
“南海机器人具有针对全产业链的特点,广工大研究院十几家机器人企业,产品服务领域几乎涵盖了本地所有制造业行业和工艺。”广工大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说。
作为东道主,顺德企业自然不会错过展示机会。
被誉为“顺德企业工业4.0示范生产线”的智能电饭煲生产线成为博览会的明星——只需30秒即可制造出一台迷你电饭煲,实现从客户选型下单、产品制造到最终送货的全自动生产。
广东嘉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则展出获得国内外大奖的“大黄蜂”、“小白豚”及最新研发的Brain 软件系统参展,三扬科技公司的六轴高速机械手和APS智能排产系统展台前也是人气爆棚。
顺德企业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由传统制造企业转型而来,或利用传统装备制造业积淀的技术转向机器人领域,或深耕原有领域同时跨界。
嘉腾在创业之初以自主研发的合成石材料成名,三扬科技则是一家以生产自动化、信息化与智能化结合的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机械制造企业。两者看中的正是机器人庞大的市场。
南顺企业竞相亮相展会的背后,是两区智造产业快速发展的现实。顺德经科局数据显示,该区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相关企业超过50家,行业规模保持30%以上的增速,成为华南地区机器人集成系统解决方案集聚地。
在南海经科局技术技改科科长叶兆贤看来,与顺德企业整合资源技术力量做拓展的“强”不同的是,南海围绕产业转型升级的服务性需求,引入了多家智能装备企业,具有“小而美”、“快而准”的特质。
近两年的发展印证了他的分析,新鹏机器人3年孵化产值已达5000万元;泰格威机器人成立3年后今年产值可望突破亿元。
智造生态平台驱动VS龙头带动
在“互联网 ”博览会,以平台为基础的集中展示成为南海区别顺德一大特色。
4号馆和5号馆分别是南海两大机器人平台——广工大数控装备研究院和佛山智能装备研究院的展区。展区特色可以窥见南海在智能装备的产业生态的探索:依托产学研平台,依据市场应用导向,聚集一批专业智能装备企业,从而形成科技-产业合作集群,再通过专业应用市场开拓,形成了科技-市场-应用相结合的发展路径。
顺德走的是一条强企引领-协作攻坚-形成产业链闭环的路径。
上述智能电饭煲生产线就是由14家顺德企业联合打造,使用的信息系统、机械装备、自动仓储、工业机器人、3D打印、物联网模块等均为顺德制造。顺德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创新中心主任段显春称之为“顺德智能装备实力的体现”。
牵头企业、广东利事丰机器人公司董事长刘汉刚介绍这条生产线时说的最多的就是:“我们是一个团队。”这个团队,是不久前顺德20多家企业自发成立的广东智造汇工业四化联盟,涵盖机器人、信息化解决方案等智能制造生产线的所有生产要素。
佛山市快易软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首席产品经理宋军华说,智能制造生产线是需要信息化和自动化结合的,软件是指挥系统,硬件是执行系统。目前,顺德企业已经具备了软硬件两方面的实力。
这一特点也引来南海同行的关注。“顺德工业4.0示范生产线是由顺德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创新中心组织、企业自发参加的项目,这一点值得南海学习,我们也正在以这样的模式推进企业抱团。”广工大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说。
顺德企业也看到与南海的合作空间。嘉腾机器人公司副总裁陈洪波说,嘉腾生产的搬运机器人是“脚”,而南海的一些机器人企业长于生产“手”(机械臂),双方开展合作的空间广阔。
叶兆贤认为,智能装备产业在发展中需要有行业的引领者,顺德的强企效应突出,因此在智能装备抱团出击中可以由企业本身来做召集人。南海的选择是以产学研平台推进企业抱团,以平台为纽带向外扩展业务,促进项目快速落地。
产业区情借鸡生蛋VS内生动能
南海、顺德智能制造的发展历程,与其制造业特点息息相关:顺德借助机械装备技术、产业链协作优势创新突围; 南海则从机器人应用市场“倒推”,引进技术“借鸡生蛋”。
春江水暖鸭先知。10年前,敏锐的顺德企业就开始涉足智能制造,并率先形成了一批机器人产业方阵。
2005年,广东嘉腾机器人公司成立,立项研发搬运机器人。“第一台搬运机器人没人要,但我们觉得方向是对的,缺的只是时机。”公司董事长陈友说。
2007年,家电巨头美的从嘉腾试引进了几台机器人,尝到甜头后,美的在生产工序中大量引进机器人。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中国企业开始出现“招工难”、人力成本抬高,越来越多的生产企业开始关注、考虑引进机器人,逐渐走上了生产自动化之路。
顺德企业看到了这一潜在市场。2008年及其后5年左右时间,是顺德企业进入机器人领域的爆发期。2008年,利迅达机器人开始筹备,3年后推出首款产品;三扬科技、天键包装等企业也在陆续转向机器人领域。2012年,顺德成为全国首个“装备工业两化深度融合暨智能制造试点”。
2013年起,中国每年采购的工业机器人已经超过了其他任何国家,包括应用机器人最广泛的德国、日本和韩国。
南海于此时发力。南海区总产值在200亿元以上的优势行业有10个,换言之,仅南海区内企业的机器人应用就是一个庞大市场。南海的短板在于,企业转型意识、机械装备技术积累等不如顺德。这一产业区情注定南海不能走与顺德相似的道路。
南海选择“借鸡生蛋”。2013年,广东工业大学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成立,2015年,佛山智能装备技术研究院落户佛高区,华中数控与南海区政府共同出资成立机器人本体生产商、佛山华数机器人有限公司。
三年内,南海机器人向集成应用、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及本体研发“两条腿”迈进。
广工大研究院主要推进机器人集成应用领域的工作,让机器人可以快速应用于市场。而佛山智能装备研究院、佛山华数等则更偏向于核心零部件、机器人本地的研发,让南海企业掌握更加高端的智能制造技术。
国际合作点对点VS朋友圈
南海、顺德智能制造的起跑和加速,与两区开放引领、整合全球科技资源密不可分。
日本安川电机落地南、顺两区;南海东方精工科技并购两家意大利瓦楞纸自动化设备生产商,认购嘉腾机器人20%的股权; 顺德美的收购库卡机器人;利迅达“牵手”ABB、库卡、发那科……南顺智造发展历程,就是全球联姻的创新史。
今年7月,市委全会提出,佛山要向“世界科技 佛山制造 全球市场”迈进。南海、顺德两区党代会也将开放置于重要地位:南海提出整合全球优质项目、资源、人才,打造机器人、创客和产品跨界创新三个中心; 顺德提出致力建设屹立珠三角,面向全世界的创新顺德。
“互联网 ”博览会上,两区与世界科技合作成为观测南顺智造走向的风向标。
博览会开幕当天,中国(广东)机器人集成创新中心在南海启动,南海与广东工业大学、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清华珠三角研究院签署框架协议,产、学、研、金、政五方协同创新。
在世界科技产业版图中,以色列占有重要席位。借力博览会,南海区与中国以色列商务文化中心共建以色列创新科技中心等,涉及智能装备、健康医疗大数据、创客中心等多个领域。顺德则成为中德企业投资并购论坛、中国制造2025对话德国工业4.0大会、中德工业城市联盟第二次全体会议的主角。
早在2015年,南海就在广东金融高新区股权交易中心举行了“以色列-南海先进制造业投融资业务整合洽谈会”,近30家以色列企业与南海制造企业深度洽谈。此番加深合作,在市委常委、南海区委书记黄志豪看来,南海将成为佛山制造与以色列创新科技互融合作的理想之地。
南海与另一科技强国日本的合作也在深入。本月9日,FBC广东2016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对接会将在南海举办。借此机会,南海区有意打造华南地区最大规模的中日制造业企业商务交流对接平台,尝试引入更多日本智能制造资源。
顺德则紧紧抓住中德工业服务区这个重大平台,对标德国深化内涵搭建对德产业合作的“朋友圈”。
2016中德企业投资与并购论坛吸引了20家德国企业、50多个欧洲高端项目现场展示,近500位中德政商人士坐而论道,超过300家中德企业现场对接洽谈。中德工业城市联盟在短短一年间从成立之初的18个成员城市扩展至24个。
“以前人家说中国的制造业是‘量’的代表,德国的制造业是‘质’的代表。举办这些论坛,就是‘量’与‘质’的握手。”市委常委、顺德区委书记区邦敏希望以此契机为中德企业家构建中德企业家交流互动、共享经验,共谋发展的平台。
去年4月,大自然家居(中国)中国有限公司宣布收购德国知名厨卫制造商ALNO的股份。董事长佘学彬说:“当时在德国我们就觉得自己像‘游子’一样,有了中德工业城市联盟这个平台,现在就不同了。”
南海顺德智造大事记
南海
2013年 南海区广东工业大学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在佛高区成立。
2014年 佛山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核心区被选为广东省智能制造示范基地。
2015年 佛山智能装备技术研究院正式落户狮山佛高区,同时引入华中数控与南海区政府共同出资成立机器人本体生产商、佛山华数机器人有限公司。
2016年 中国(广东)机器人集成创新中心启动建设,现场签署10个与机器人产业发展相关的框架协议及具体合作项目。
顺德
2005年 嘉腾立项研发搬运机器人(AGV),2008年推出了第一款简易型AGV。
2012年2月 顺德成为全国唯一的“装备工业两化深度融合暨智能制造试点”。
2015年 由广东省、佛山市和顺德区共建的华南智能机器人创新研究院成立。
2015年 美的与日本安川电机合作成立两家机器人合资公司,进军国内机器人产业。
2016年9月《顺德区智能制造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印发实施,计划用5年时间,新培育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集成系统企业不少于30家。
专家
访谈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经济学博士、副教授杨望成:
南顺不同路径之选
共撑佛山智造升级
“南海与顺德是佛山这个制造业大市的两大擎天支柱,智能制造在两个区都大有用武之地。不过顺德稍微走在前面,动作幅度大,起到带头大哥的作用。”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经济学博士、副教授杨望成说,近年来,顺德通过国外并购、企业自发转型两条途径较快涉水智能制造领域,而南海更多依靠第三方资源做机器人集成系统研发,并吸引外来机器人企业进驻,“受两地企业结构、规模等因素影响,这两条路径都有客观必然性。”
杨望成认为,顺德美的、格兰仕等大企业凭借雄厚的发展实力,较早走出去,较早接受国外先进观念和技术,因此也较早开始推动传统生产方式转型升级。“顺德企业家比较团结,制造业产业链在顺德内部就形成了闭环,因此智能制造的技术、观念从大企业到中小型企业的传播非常快速。”杨望成说,顺德的智能制造发展龙头带动效应明显,制造转型也经历了机电一体化机械、自动化机械再到智能化设备等多个阶段。
相对而言,南海产业格局多年来呈现“星星多月亮少”的格局,龙头企业的带动辐射效应相对较弱。“中小企业智能制造资源的集成能力相对大企业而言较弱,依靠第三方集成资源是必然选择,所以南海本地的机器人和主要零部件生产制造企业不多,通常是在外地购买,本地做系统集成研发,再为传统制造企业提供智造转型的解决方案。”杨望成说。
在杨望成看来,南海与顺德的智能制造产业各有千秋,顺德起步早、实力雄厚,南海发展速度快、后劲足,“智能制造发展是一个必须系统考虑的工程,包括硬件和软件建设。顺德企业的国家化范围、程度略占优势;南海应该把系统集成作为智能制造发展的主要路径,要推动智能制造设备生产和系统研发两个环节,同时也让系统集成供应商在本地生根发芽。”
“总体而言,南海与顺德除了要将智能制造产业作为服务传统制造业转型之外,还应该把这个产业发展为全市的支柱产业,实现装备制造业本身的转型升级,这与全市珠西装备制造业龙头城市的定位相一致。”杨望成说。 (文/佛山日报记者李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