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有这样一位六旬大爷
他酷爱钓鱼
水边一顶帐篷
一套折叠桌椅、8根海竿
就是他的钓鱼摊摊儿
三年来他根据水位变化逐水垂钓
每个月仅回家两三天
但周围渔友十分羡慕他的生活
甚至感叹
这里就是孙大爷的隐居的“终南山”
钓鱼之痴
为钓鱼在湖边安家 生活用品一应俱全
10月22日,65岁的成都孙大爷开着三轮车,带着刚从家补充的渔具等,从成都大石西路“突突突”地开到仁寿县黑龙滩新钓点处。
水边三尺平台,一顶帐篷,一套折叠桌椅上,放着一些日用品,8根海竿面对平静的湖面一字排开,这套钓鱼的“摊摊儿”,孙大爷就算摆好了。
这个钓鱼平台虽小,但是五脏俱全,想看电视,有女儿拿来的平板电脑,想吃点什么,除了钓鱼点的老板谢文才可以做,停车场另一个帐篷里,还有朋友搬来的冰箱、微波炉及锅碗瓢盆。
10月22日 黑龙滩水库 成都市民孙大爷坐在“摊摊儿”前
孙大爷的钓法很简单,就是一个铅坠,两颗珠子(塑料珠子、硅胶珠子),海竿远投,警报器一响就去收线。鱼情好时,孙大爷一天补窝三次,鱼情不好,补窝次数就少。
补窝时,孙大爷就来了精神,舀上几勺窝料放到塑料船里,小心的把鱼线缠上,把船放到水里,准确地将船遥控到指定位置,将饵料撒下,又把船遥控回来,一整套动作熟练又细致,在众人的称赞中,孙大爷笑得咧开了嘴。
孙大爷另一个帐篷内,冰箱、电磁炉等一应俱全
孙大爷心情不错,翻开手机相册,说:“看,这张是我在这钓的30多斤的鲶鱼,这张是我钓的青鱼,这个鱼是翘壳,起码有1米来长,我溜了好些时候才溜起来的……”
钓鱼之乐
逐水三年如候鸟 有人付千元预定渔获
孙大爷自小就在黑龙滩钓鱼,一开始,装备只是一顶帐篷,两根手竿。三年前,孙大爷开始常驻这里钓鱼,从开春钓到冬天,每个月只回家两三天。
“年轻时只要休息,我就骑起自行车跑多远去钓鱼,但总还是觉得不过瘾,一辈子钓鱼没钓够过,现在女儿参加工作了,外孙读书了,我没啥子事了,干脆就长期钓鱼了。”孙大爷说。
每年根据黑水潭的水位变化,孙大爷不停的调整钓鱼点位置,就像随着气候变化而迁徙的候鸟,众多钓友都说,孙大爷,就是随着黑龙滩水位变化而搬家钓鱼的“老鲨鱼”。
黑龙滩水库 65岁的成都市民孙大爷展示其钓的大青鱼 受访者供图
除了外孙生日、春节以及增买渔具以外,孙大爷找不到理由离开这三尺钓台,24小时等着鱼竿上的报警器响。
只要警报器一响,无论白天黑夜,严寒酷暑,下雨打雷,他马上就会翻身起来,收杆、取鱼,放线,哪怕一身湿透,也乐此不疲。
10月22日 黑龙滩水库 65岁的成都市民孙大爷坐在钓竿前
为什么选择黑龙滩?为什么选择在谢文才这里?孙大爷说:“黑龙滩的水好,谢老板对人实在,知道我的口味,一日三餐送的饭菜都好吃,投缘,所以就长期在这里了。”
三年逐水而钓,孙大爷有过每天上百斤的鱼获,但他和许多钓鱼人一样,“一家人吃鱼吃伤了。”
鱼情特别好的时候,自己吃不完、朋友拿不完,孙大爷就会请人帮着在微信朋友圈卖。谢文才说,黑龙滩的生态鱼好卖得很,给钱还不一定抢得到。国庆节前,还有人放了一千块钱在孙大爷这,要吃鱼,排队买。
对于千元的预定费,孙大爷和家人都没有否定,不过,孙大爷很低调:鱼也不是说给钱买就钓得到的,钓上了才有。
孙大爷展示其钓的大翘壳 受访者供图
垂钓之趣
每月支出四千元 钓上安逸钓不到正好
记者问孙大爷钓鱼一年能赚多少钱?
孙大爷指着帐篷内外的钓鱼装备介绍,这些大概花了两万多块钱,每个月钓鱼开支(包括生活费、钓鱼买配件、饵料等)大约在四到五千元左右,这些花费基本可以通过卖鱼来抵消。
“我钓鱼肯定不是为了卖钱,我就是喜欢!我感觉我在这里钓鱼就跟进了疗养院一样,疗养院还没得我这里环境好!我以前身体不好,腰椎间盘突出,每年都要去医院住院理疗,现在天天钓鱼,反而毛病少了。”
这点,孙大爷渔友廖中祥也认可。同样家住成都的廖中祥在成都经商,如今受孙大爷影响,他也每周会来这里钓上两天鱼。
因为地理条件和孙大爷的影响力,附近钓友渐渐以孙大爷为中心,有事没事都过来看看,说说话,这让孙大爷很享受,孙大爷钓鱼处,也被钓友们视为孙大爷隐居的“终南山”。
10月22日 黑龙滩水库边 钓友们来到孙大爷的钓位前聊天
钓鱼的过程让孙大爷、廖中祥等人心情很放松,其他钓友可以进入孙大爷的帐篷,免费吃住,消耗了什么,下次来就带点补充上就行,大家互不相识,却又亲如家人。
钓不上鱼怎么办?孙大爷嘿嘿笑起来:“钓上鱼当然安逸,钓不到,也正好,人这一辈子,哪里可能回回都能钓上鱼?
“有了鱼口提竿刺鱼、溜鱼时很巴适,特别是鱼打起来的水花,对于我们渔友来说,简直是世界上最好看的花。”孙大爷说。
“等待鱼的过程,也同样安逸,你永远不晓得水下的情况,下一条鱼是什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只能平心静气的等,有时候,我们享受的就是这一点。”
黑龙滩水库边 一位钓友抛竿垂钓 田世虹摄
家人态度
他喜欢等他去做 人总要有点爱好
钓鱼点的老板谢文才说,“在黑龙滩新钓点处,孙大爷名号比我才还响亮,但孙大爷到底叫什么名字,却很少人知道。”
孙大爷的老伴唐阿姨说,孙大爷叫孙文斌,1999年,女儿到成都读书,一家人从内江到成都。后来孙大爷退了休,女儿当老师,唐阿姨身体健康,孙大爷渐渐有了安安心心钓鱼的时间。
唐阿姨说,孙大爷父亲去世后,时间陡然增多的孙大爷又不爱喝酒喝茶打牌,朋友大多在内江,在家的孙大爷一天“毛焦火辣”,心里就像被猫抓了一样,心情不好,身体也出现了问题,一年要去医院理疗好几次。
看着孙大爷难受,唐阿姨和家人的政策逐渐放开,接受他从一周钓两三天到一个月只回家两三天。
“特别是父亲去世了,屋头就没有哪个管得到他了,他一个月就回来一两天,春节也只回来几天就要要回去钓鱼。”唐阿姨说,这几年,不仅是孙大爷的生日,就连自己和女儿的生日他都不会回来。
孙大爷每天会打给家里打电话报平安,但也发生过意外。有次他背着渔具转地方,渔具太重,他摔倒在坡下,疼得直呻吟,孙大爷被人扶了起来后,一身都是伤,好在没伤筋动骨,休息一会,又去钓鱼了。
这事,孙大爷回家时在无意中说起,年过六旬的唐阿姨自然心疼,苦劝无果,她干脆给孙大爷买了两份意外保险。“他实在喜欢,只有等他去做啊,人总还是要有点爱好嘛,再说了,(钓鱼)比喝酒赌博好。”
孙大爷展示其钓的大鲤鱼 受访者供图
有了家人的同意,孙大爷安心钓起了鱼,皮肤被晒得黢黑,也不注意穿着打扮,身上还经常粘着河边的泥巴,每次回家经常被家人“嫌弃”,练足球的外孙笑他:“外公你比我都黑,每次回来咋个跟乞丐一样!”
听到这些,孙大爷摸了摸圆圆的脑袋,嘿嘿地笑了起来:人这一辈子,有几个能全心全意地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呢?我还是幸运的哈。
来源: 成都商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么么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