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电维修>冰箱>

海尔冰箱时间长了一直不开(海尔冰箱老是启动不了)

海尔冰箱时间长了一直不开(海尔冰箱老是启动不了)

更新时间:2021-12-23 03:15:11

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张瑞敏。

任何一家在当下成功的企业,都具有一定的时代背景,放眼全球皆是如此。

雷军的风口论被人熟知:“站在风口上,猪都会飞。”

时代就相当于一个风口,我们能不能起飞,就看我们有没有跟上这个时代。

当然,任何一家成功的企业也并不仅仅是找对了风口,而是拥有一位精明能干的创始人。

很显然,海尔创始人张瑞敏就是符合这个标准的创始人,他将一家年度亏损147万元的企业打造成了一家年入2661亿元的世界第一白色家电公司。

他的传奇值得我们每一位创业者回味!

1

企业欲兴,魄力先行

张瑞敏,1949年出生,山东莱州人。

网上关于张瑞敏早前的生活经历描述非常稀少,那我们就直接从1984年开始吧。

这一年,35岁的张瑞敏临危受命成为了青岛电冰箱厂(青岛海尔前身)的总经理。

而在张瑞敏之前,电冰箱厂已经连续换过三任厂长,谁也没有办法管好这个厂。

因此,这个厂在外人看来就是一个烫手的山芋,一般人很难解决。

该工厂的大致情况是这样的:年营收为348万元,净亏损为147万元,员工共有600人左右。

最为头疼的是,由于厂里订单较少,员工们经常上午八点上班,九点就走了。据张瑞敏回忆,在九点的时候,往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都炸不到一个人。此外,员工们还经常在车间里随处小便,导致车间味道难以描述。

试想一下,如果你是厂长你会怎么做?

张瑞敏雷厉风行,推出了著名的“张瑞敏十三条”。其中包括:不准迟到早退、不准吸烟、不准在车间大小便等等。

当时的社会背景是工人们还处在吃大锅饭的时代,你推出这样的措施势必将得罪很多人。但是为了能够救工厂,就算得罪再多人也是在所不惜。

经过张瑞敏的“十三条”整顿之后,工厂的工人们老实了很多,工厂终于像个工厂的样子了。

仅有工厂的样子还不行,得有专业的设备才行。于是张瑞敏斥巨资从德国引进了利勃海尔电冰箱生产技术,并将公司改名为海尔。

张瑞敏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心中一直有个信念:“要么不干,要干就干第一。

在别的工厂都在抓产量的时候,海尔主抓质量。

1985年,一个海尔用户向公司反映电冰箱质量有问题。张瑞敏决定召开全体员工开一个关于产品质量的会议。

员工们纷纷议论,这些电冰箱可能会低价卖给员工们,毕竟自己人用是不嫌弃的。

而在那个年代,家里能用上电冰箱的,那都是有钱人啊。

万万没想到,张瑞敏决定当着全体员工的面将这有问题的76台电冰箱当场砸掉。为的就是让员工记住,质量才是我们的第一追求。

这个场面虽然稍显悲壮,但是也为海尔赢得了一个非常好的名声。

2

海尔走上脱胎换骨之路

可能是张瑞敏的无意之举,也有可能就是张瑞敏安排好的一场秀,简单的砸冰箱事件得到了全民的关注。

各路媒体纷纷报道,相当于给海尔免费做了一次广告。

这也让海尔在此名利双收,销售额飙涨。

1988年,海尔获得了冰箱行业的第一枚金牌,这是行业内至高无上的荣誉了。

1992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对我国的所有企业家来说,这都是一个崭新的年份。

海尔自身已经开始成熟,并开始向外扩张。此时,张瑞敏引进了哈佛大学的“吃休克鱼”案例并购重组了18家企业。

“休克鱼”指的是那些暂时休克,但是并没有死掉的企业,只要条件允许,企业还会活过来的。

在并购的过程中,张瑞敏还推出了“日清管理法”,又叫OEC管理法,它是指每天的工作必须每天完成,每天的工作要清理并有所提高。

这种方法可以说是中国本土化比较成功的绩效管理方法,海尔公司因此在1995年获得了国家管理一等奖。

截止到2000年,海尔的年度营收已经高达406亿元,16年来公司的平均复合增长率高达80%。

2000年之后,强大的海尔开始迈向国际市场,并在美国纽约的百老汇大街上建了海尔大厦。

随后,随着互联网浪潮的来袭,海尔的企业经营理念发生转变。张瑞敏推动海尔开始探索“人单合一双赢”模式。

在这里,“人”指的是员工,“单”指的是用户,而“人单合一双赢”则是将员工与用户连在一起,让员工在为用户创造价值的同时提高自身的价值

这种模式改变了传统的以企业为中心的模式,而是转变为了以用户为中心的模式。

在这种模式的指导下,海尔没有在互联网时代掉队,而是依然保持在第一梯队。

张瑞敏本人也成为了2015年全球最具影响力的"50大管理思想家"之一,并荣获Thinkers50杰出成就奖之"最佳理念实践奖",这是中国唯一一位获此殊荣的企业家。

截止2018年,海尔集团的年度营收已经高达2661亿元。

从张瑞敏的成功,我们可以看出一个成功者的必备要素:魄力、眼光、格局以及与时俱进的管理方法。

作为创业者,最难的一步就是迈出创业这一步,这也是魄力所在。随后我们会不断地面对各种各样的诱惑,此时的眼光和格局就成为了我们成功的基础。最后,与时俱进的管理方法可以确保我们在时代的浪潮中勇立潮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