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家电维修>冰箱>

冰箱剖面图图解(冰箱的结构图解大全)

冰箱剖面图图解(冰箱的结构图解大全)

更新时间:2022-03-04 08:06:15

卫斯 亚洲考古 今天

炎炎夏日,冰爽最消暑。但在没有冰箱的情况下,古人如何消暑度夏呢?其实,人类从很早的时候就已懂得,在较低的温度下保存食品不容易腐败。古籍《周礼》中记载了古代的“冰箱”,叫做冰鉴。秦汉以前,统治者在自己的宫城内,为防暑降温和冰镇食品,还会建有一种叫“凌阴”的设施。而研究发现,距今4200多年前的陶寺人,利用“低温冰镇”原理,就在早期宫城建造了“凌阴”设施!本期推出的是,山西学者卫斯撰写的文章:我国古代凌阴设施考古发现与研究——从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早期宫城发现凌阴设施说开去

陶寺早期凌阴建筑基址IFJT2

导语:所谓冰镇低温贮藏技术,在古代,就是利用物理存冰的方法,将冰块长时间的保存下来(一般可存5—8个月),然后再根据物理降温的原理,将适应于低温下贮藏的食品,诸如鲜肉、鲜蛋、鲜果、鲜蔬一类副食品同冰置于一室,长时间的贮藏保鲜,或者将怕热易腐的熟食在极短时间内进行冰镇,都属于冰镇低温贮藏。冰镇低温贮藏技术,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一大创造,其历史已相当悠久。传说为“三代之书”的《夏小正·三月》中就有“三月,颁冰”的记载。“颁冰”,即分配冰块。古书云:“颁者,分也。”产生于西周时代的我国第一部诗集《诗经·豳风·七月》中说:“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凌阴,冰窖也。”《初学记》引《风俗通》云:“积冰曰凌。”“阴,通窨。窨,地窖也。”《周礼·天官·凌人》中云:“凌人掌冰,正岁,十有二日,令斩冰,三其凌,春始治鉴,凡内外瓮之膳羞鉴焉,凡酒浆之酒醴亦如之。”郑玄注:“鉴如甄,大口以盛冰,置食物于中,以御温气。”贾公颜疏:“冰若有鉴,则冰不消释,食得停久。”《汉书·惠帝记》四年载:“秋七月乙亥,未央宫凌室灾。”“凌室,藏冰之房也。”从上述文献记载来看,秦汉以前,我国历代统治者在自己的宫城内,为防暑降温,冰镇食品,都建有“凌阴”设施。从西周开始,统治者的宫殿内就设有专门掌冰的官员——凌人管理此事。

▲紫禁城内的冰窖

201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山西陶寺遗址考古队队长何弩先生在《故宫博物院院刊》11期,发表了《陶寺遗址的水资源利用和水控制》一文,文中首次向世人披露了:距今4200多年前的陶寺人利用“低温冰镇”原理在早期宫城建造了“凌阴”设施。这是一项了不起的重大发现,直接把我国先民这项发明创造推到了史前社会。何先生在文中这样写道:宫城内的凌阴杜金鹏先生曾经推断,偃师商城宫城内北部池苑的功能之一是造冰,他怀疑,大水池南侧的大型圆形和方形窖穴,或许就是商王储冰的“凌阴”。宫廷生活中,这是一种服务于王室奢华生活、丧葬停尸、礼仪制度的特殊的水资源利用方式。陶寺早期宫城内的凌阴,于2002-2003年经局部考古发掘,编号为IFJT2,位于陶寺宫城内东部,被叠压在陶寺中期核心宫殿建筑IFJT3之下。大约呈长方形坑状,长30、宽20米,深9米。坑中心有长方形储冰池,储冰池内有木桩栈道,便于冰块的存取。栈道连接冰窖南侧“之”字形夯土坡道。顶部原来很可能有草拌泥盖顶,以便于保温。

陶寺IFJT2作为凌阴建筑,附属于陶寺文化早期宫殿建筑,与陶寺城址早期宫殿区的宫廷生活方式相匹配。“纳冰”是贵族才能享受到的特殊生活和祭祀特权,是贵族奢靡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祭祀、丧葬、宴宾、食品保鲜等方面,因此凌阴的建设才引起陶寺统治者的高度重视。

《周礼·天官冢宰·凌人》载:“凌人掌冰。岁十有二月,令斩冰,三其凌。春始治鉴。凡外内饔之膳羞,鉴焉。凡酒浆之酒醴亦如之。祭祀,共冰鉴。宾客共冰。大丧,共夷槃冰。夏,颁冰掌事。秋,刷。”反映出制冰和储冰这种宫廷生活中特殊的水资源利用方式所拥有的仪礼意义。陕西凤翔秦雍城曾发掘东周时期的凌阴建筑,河南郑韩故城曾发掘战国时期的大型凌阴建筑,可兹为证。制冰和储冰制度应该形成得更早。河南偃师二里头一号宫殿基址主殿背后的所谓“大墓”H80,很可能是一处旱井,原本用于藏冰。

关于古代凌阴设施的考古发现,实际上早在1973年5月至1977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在秦都雍城姚家岗宫殿遗址的西部,就发掘了一处春秋时期的凌阴遗址。

该遗址为平面近似方形的夯土基。夯土基的四边,夯筑东西长16.5、南北宽17.1米的土墙一周。在夯土基中部,有一个口部东西长10、南北宽11.4米的长方形窖穴,窖内四壁呈斜坡状,窖壁坡长1.84米,窖壁上部为夯筑,下部为生土。在窖壁的坡底,夯筑一周宽0.70~0.80米的二层台,通高0.32米。二层台范围之内为东西长6.4、南北宽7.35米的窖底。窖底铺有与二层台等高的砂质片岩一层,这个平面为窖穴使用时的实际窖穴底面。方形窖穴四周为回廊。回廊两边有柱洞。西回廊正中有一个通道,呈等腰梯形,通道由东向西平行的槽门五道。靠近窖穴的第一、第二号槽门均有底槽,槽门亦呈等腰梯形,较通道稍宽。所有槽门的槽沟剖面均为侧置或倒置的等腰梯形,以便于插合和提取木板。通道与西回廊上最大的缺口相通,可知这里应为窖穴下部的主要出入口。在第二槽门之西的通道底部,铺设有水道一条。经钻探得知,水道与姚家岗西南部的白起河相通。水道东高西低,显然是窖穴内的排水设施,水道底部与铺设片岩的地面大体在一个水平上。

▲秦都雍城姚家岗宫殿遗址凌阴剖面图

发掘者推断:“这种在宫殿附近的大型窖穴,应为宫殿内的储藏设备。但其本身没有防潮设施,说明被储藏的物品无须防潮。西回廊内的一条水道,显系排水设施。由此推测,这座窖穴可能是储冰用的冰窖,即古代文献中的‘凌阴’。……根据窖穴体积计算,这一冰室可藏冰190立方米。”

▲秦都雍城姚家岗宫殿遗址凌阴平面图

对于这一重大发现,发掘者曾在《文物》1978年第3期上发表过专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5年第2期发掘者又在《秦都雍城钻探试掘简报》中对这一发现作了概述。《光明日报》1985年6月24日在头版头条位置刊登的《我国考古工作者揭示出秦故都——雍城遗址面貌》的通讯中,再次披露了这一消息,并指出:“这一发现是迄今所见我国最早的凌阴遗址。” 从发掘者的报告来看,姚家岗凌阴遗址在春秋时期是供给秦宫殿内享用的大型地下冰窖。它不仅藏冰于地下窖穴,而且在地面上有防暑隔温的建筑设施。很明显,从该遗址四周回廊两边发现的柱洞来看,冰窖在当时是处于室内的地下建筑。为了防止通道露气传热对冰保存不利,故而有五道槽门加封。秦都雍城姚家岗凌阴遗址的发现,引起了考古界的极大重视,同时也为研究我国古代的冰镇低温贮藏技术史提供了一份可贵的资料。但是,在这里向大家介绍一份未曾引起过人们注意,却属典型的古代冰镇低温贮藏技术方面的重要资料。1965年夏,河南省博物馆新郑工作站和新郑县文化馆联合在新郑县城西北约1.5公里的阁老坟村北地,亦即韩都新郑故城西城宫殿区之北郊,发掘出一处地下建筑遗存,发掘者在报告中称其为“地下室”。该室呈南北长方竖井形,四壁用土夯筑而成。南、西、北三壁呈上下垂直状,东壁上部微向外侈。口部南北长8.8、东西宽2.9米,底部南北长8.7、东西宽2.5米。夯土为黄色,颇坚硬。夯层约10~12厘米厚。夯窝圆形,直径6厘米。四壁夯土保存状况不一,断壁高度大体在3.4米左右,距今地表约1.2米。在地下室的东南角,筑有一条宽0.56~1.15米的台阶式走道,共13级,这是出入地下室的唯一通道。室内近底部的墙壁上,断断续续涂抹着一层草拌泥,西南角和北壁的草拌泥面上,粘贴一些背面带凹槽的方砖,应是室内墙壁原来贴有砖面的遗留。在室底偏西侧的地面上,也发现两块背面带凹槽的方砖,应是室内铺地砖。特别是在室内底部的偏东侧,发现了南北成行的五眼井,约占室内地面的1/3。

▲韩都新郑故城凌阴遗址平面图

五眼井均呈圆筒状,系用陶制的井圈套叠而成。其作法是先在室内挖好井筒,为了防止井壁倒塌,便逐层放置井圈。井口之间距离为0.30~0.65米。五眼井中最深的2.46米,已达到现在的浅水面;最浅的1.76米。这五眼井应是地下室内的主要设施。在“地下室”口部周围的地面上,还发现一些圆形残柱洞,应是支撑房顶建筑设施的柱洞遗留。在“地下室”和五眼井的填土中,包含有大量的战国时期的刻划有符号和陶文的陶器,以及少量残破的铁器和骨器。此外,还有大量的猪、牛、羊、鸡等骨骼,约占所含遗物总数的2/3。

▲新郑郑韩故城遗址宫殿区发现的“地下室及五眼井”

发掘者认为:“根据地层叠压关系和出土遗物证明,这座地下建筑遗存应是战国时期修筑和使用的,大约是一所储藏食品的大型窖穴。”这座“地下室”的发现,引起了学术界的瞩目,马世之先生曾就这一发现作了专题探讨,撰有《略论韩都新郑的地下建筑和冷藏井》一文。马文除对这一发现详细介绍之外,还结合其他同时代遗址的有关考古发现和古代文献记载,对“地下室”的造型及其内的五眼井之用途,提出了大胆的构想。马先生认为:“这座地下室的营造程序是,先从地面挖成一个长方形竖穴,在靠近坑壁内侧的四周加筑夯土墙,然后分别在室内或夯土上面竖木为柱,联柱为梁,梁上架檩,檩上安椽,构成一个整体的骨架。并在房顶覆瓦,地面铺砖,墙壁涂泥抹光,使得室内室外都很整洁美观。”并指出:“根据出土遗物推测,这处地下建筑内的五眼井,不是一般的水井,应为冷藏井。这座地下建筑,……与五眼井直接有关,大约是专为保护这一组冷藏井而特意兴修的”。 究竟这座地下建筑的原来造型如何?那五眼井是不是冷藏井,地下建筑的主体工程是不是专为保护那五眼井而特意修建的?这是一个比较复杂而又必须搞清的问题。

笔者在尚未拜读马先生的大作之前,也曾就秦雍城姚家岗所发现的凌阴遗址和这处地下建筑在《农业考古》1986年1期发表过一篇题为:《我国古代冰镇低温贮藏技术方面的重大发现》的短文,其观点与马先生有明显的区别。拙作认为:“从发掘者的报告看,这座地下室是战国时期的一处重要‘凌阴’遗址。它的发现,从时代上看,比秦雍城姚家岗凌阴遗址稍晚,但从建筑设计水平上看,比秦雍城姚家岗凌阴遗址水平要高。该遗址室内发现的背面带凹槽的方砖,及室内底部东侧发现的南北成行的五眼井,起码说明韩人在处理冰块融化后的排水问题上比秦人高明。为什么这样讲,一是地下辅以背带凹槽的方砖,冰水可以顺槽而流,即使是在底部的冰块,也不致因室底有少量积水而浸泡。二是室内置井,冰水可就地入井自渗,不仅在建筑时节省了人力物力,而且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冰水就地入井自渗,还可以抑制地下温度的上升。”“另外,从发掘者的报告情形来看,这座凌阴遗址的地面上,应是有房子一类隔热的。从出土的大量的猪、牛、羊、鸡等骨骼来看,这座储藏食品的大型窖穴,主要是存放肉食类的。”显然,拙作也承认地下室的上部有地面建筑物,只是未细致描绘而已。但是这一地面建筑物只是防热隔温的不透光的矮屋。这座矮屋绝不会像马先生文中所描绘的“其豪华程度当不次于郑伯有的窟室”。这座矮屋的真正用途是用来保护地下冰窟,而不是用来保护那五眼井,它与五眼井的关系并不存在保护与被保护的关系,五眼井的真正用途不是冷藏,而是作为整个“凌阴”工程的一部分的排水设施。

从发掘者的报告来看,这座地下室,应是战国时期的一处重要凌阴遗址。它的发现从时代上看,比秦都雍城姚家岗凌阴遗址稍晚。但从建筑设计水平上看,比秦雍城姚家岗凌阴遗址水平要高。该遗址室内发现的背面带凹槽的方砖,及室内底部东侧发现的南北成行的五眼井,起码说明韩人在处理冰块融化后的排水问题上比秦人高明。一是地下铺以背带凹槽的方砖,冰水可以顺槽而流,即使是压在底部的冰块也不致因室底有少量积水而浸泡在水里。二是室内置井,冰水可就地入井自渗。不仅在建筑时节省了人力物力,而且在实际过程中,冰水就地入井自渗,还可以抑制地下温度的上升。

我国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幅员辽阔。“凌阴”建造技术属中华文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发端于史前,传承有序,而且由此衍生的社会现象为世人所向往。但这一技术并不为内地炎黄子孙所独有。据笔者近二十多年来对西域文化的研究,距今两千多年前,生活在我国西域地区的少数民族,如:尼雅故城生活过的“精绝人”,就同样发明和使用了这一技术。三年前,《西部考古》18辑所发拙作《尼雅遗址农业考古研究报告》中,笔者曾就精绝人发明的“凌阴”设施做过如下叙述:

▲公元前二世纪新疆地区形成的农牧兼容的三十六个绿洲邦国

所谓凌阴设施,在这里指的就是精绝人建造的冰窖。大家知道,精绝人是一个畜牧业比较发达的民族,肉食品在他们的生活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尤其是在夏季,宫廷内和富人们,一时宰杀的牛羊及其它牲畜的肉用不完,不可能扔掉,这就要防止腐烂,需要冰镇保鲜。同时,在国王的宫殿内、在贵族们的豪宅内,盛夏之时,谁不想摆放冰块来降温?精绝人的凌阴设施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诞生的。 据笔者研究,秦雍城姚家岗遗址和韩都新郑故城西城宫殿区所发现的战国时期的“凌阴设施”,在建筑设计方面都表现出高超的技术。当然,精绝人的贮冰技术并不是由内地传入的,而是精绝人在生活、生产实践中的一种发明创造,其建筑特点自然有其西域民族的特点。 在斯坦因编号的古代住宅区NⅡ的西边,有一处古代冰窖。斯坦因这样描述:“在一间约12×9英尺的小房间中,工人们发现两根杨木,并排半埋于地面之下。我从科里雅带来的向导阿不都拉立即就认出,我们发现了一个冰室(muzkhana)或冰窖。树干通常是用来使冰块不致接触地面。阿不都拉的看法很快就得到了证实,因为在两根树干之间,发现了大约2英尺厚的一层杨树叶,这些树叶仍是现今的富裕村民在夏天贮存东西时,常用以盖冰的一种习惯。”

1992年中日考察队在尼雅遗址“位于佛寺(FS)的西部,距佛寺约10米,中间隔一道南北向的篱笆墙,墙已倒塌,仅剩残木桩。 该建筑平面呈四方形,长4.00米;宽3.25米。地表可见四根较粗大的方木柱,暴露地表1.5米左右,每根木柱长0.25米、宽0.20米,在每个木柱的顶部与另一木柱相对处各有一卯孔,可能其间用来放置横木进行支撑加固,使之成为木框架结构。该建筑内由上往下均为纯净的填沙,至2.20米处时发现有一些枯树枝、麦草和骆驼刺,再往下仍为较纯净的黄沙。……参照与此同类的建筑形制,初步判断为冰窖”。类似于这样的冰窖,几乎在尼雅遗址每一个大的聚落群居址内都可以找到。可见,利用冰窖藏冰对精绝人来说是一种普遍现象。这种简便、实用的冰镇技术是生活在沙漠绿洲古精绝人或者说是古西域人的一项发明和创造,这项发明已经延续了两千多年,迄今还在使用。

古代凌阴遗址的发现,不仅对研究我国古代的冰镇低温贮藏技术有重要价值,而且对发展现代食品贮藏技术也有借鉴作用。

(本文注释略)

古人的“冰箱”

▲曾侯乙墓出土青铜冰鉴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清 景泰蓝山水冰鉴

▲清乾隆 青花缠枝莲纹冰箱

▲ 清 柏木冰箱 故宫博物院藏

▲ 清乾隆预制掐丝珐琅冰箱故宫博物院藏

▲清乾隆 掐丝珐琅蟠龙透雕宝相花兽耳方冰箱沈阳故宫博物院藏

文|卫斯

本文标题为编者所加

图|卫斯 图中文物所属博物馆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

辑|山西晚报全媒体编辑 南丽江

审核|方天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