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词人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
原文:《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作者】苏轼 【朝代】宋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白话释义:
残月高挂在稀疏的梧桐,滴漏声断人群开始安静了。
谁能见幽居人独自往来,仿佛那缥缈的孤雁身影。
它突然惦起又回首匆匆,心里有恨却无人能懂。
它拣遍了寒冷的树枝不肯栖息,却躲到寂寞的沙洲甘愿受苦。
扩展资料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下阕的词句是对上阕有承上的作用。“惊起却回头”中的“惊”字可以写出作者对“孤鸿影”有受惊后一种无措的咋惊之意的表现。“有恨无人省”突出作者心中有怨恨,受到了挫折,却无人可察,无人可诉,无人可倾新的幽愤之情。这两句形成了沉郁顿挫,意蕴深厚。后两句中的“寒枝”、“寂寞”与上阕中的“独”、“孤”形成相互呼应,描写了一种寂静幽深、寂寞冷清的环境。结尾中的“冷‘字更能抓住全篇的中心,说明孤鸿甘于忍耐寂寞和苦痛,让人停留这无人可宿、冷清的沙洲,更增加了整个思想心境的寒凉清幽之感,在深沉的孤独凄苦中表明了自己高洁的情怀。
这首词是作者夜晚步月时遇见孤鸿,心有所感,运用了比兴、象征等艺术手法,抓住“孤鸿”这一特定的审美意象来状物抒情,语言清奇,意境幽缈,语义双关,托物寓怀之作。通过鸿的孤独缥缈,惊起回头,怀抱幽恨和选求宿处,表现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及其高洁自许、不肯随波逐流浮沉的心情,也反映出词人政治失意后的孤独寂寥之感,在咏物中有很深的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