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即是“我”。这一个“我”指的是作者。每一篇文章都在表达作者自己,自己的观察、认知、理解、感悟、观点等。所以,我们读文章,也在读作者。
文章即是“我”。另一个角度看,这个“我”指的是读者。每一篇文章都是读者在读,读者的理解基于个人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等。所以,我们在读作者,也在读自己。
孩子的期盼
那个星期天母亲答应带我出去,去哪儿已经记不清了,可能是动物园,也可能是别的什么地方。总之她很久之前就答应了,就在那个星期天带我出去玩,这不会错。一个人平生第一次盼一个日子,都不会错。而且就在那天早晨,母亲也还是这样答应的:去,当然去。我想到底是让我盼来了。
母亲答应带“我”出去,我显然非常高兴。这是“我”的观点。作者是如何表达的?“她很久之前就答应了”,“平生第一次盼这个日子”,两次“不会错”,“到底是让我盼来了”。还用母亲的话加以佐证,“去,当然去”。
课堂上,孩子们纷纷点头称是。他们也常有这种期盼,这种等待。陈老西小时候,又何尝不是这样?我们读懂了作者,也读到了自己。
我们还应该读出的观点是,正因为“我”记得这么清楚,正因为到底让“我”盼来了,恰恰
文中的母亲是一个辛勤劳作的母亲,答应孩子的事情没有做,对孩子失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