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对子女七不责对父母五不怨的古训

对子女七不责对父母五不怨的古训

更新时间:2024-05-04 05:35:51

对子女七不责对父母五不怨的古训

“对子女七不责,对父母五不怨”是中国传统的家庭伦理观念,它强调了子女对待父母的道德和责任。具体而言,这里的“对子女七不责”是指子女不应该责备、怨恨、违抗、欺骗、亏负、疏远或孤立自己的父母。而“对父母五不怨”是指子女不应该怨恨、责备、诽谤、冷落或忘恩负义自己的父母。

这个古训强调子女与父母之间的亲情和孝道,鼓励子女尊重、关心和照顾父母,传承传统的家庭价值观念。这种传统观念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意义,强调了家庭责任和尊老爱幼的价值。尽管现代社会的家庭关系和价值观有所变迁,但这一古训仍然提醒人们要尊重父母、维持家庭和谐,关注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

对子女“七不责”

01、对众不责在大庭广众之下,不要责备孩子,要在众人面前给孩子以尊严。常常在公众视线下被责备的孩子,不仅不能反思错误,性格也容易变得胆小懦弱,对人缺乏信任,产生自卑或过度的自尊感。

02、愧悔不责如果孩子已经为自己的过失感到惭愧后悔了,大人就不要责备孩子了。

批评的目的就是希望小孩子能够反思错误,过度指责会让孩子难以原谅自己,严重的话,孩子性格会变得沉重,抗挫折能力减弱。

03、暮夜不责晚上睡觉前不要责备孩子。此时责备他,孩子带着沮丧失落的情绪上床,要么夜不成寐,要么噩梦连连。

睡眠质量直接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和精神状态,长此以往对身心都会有伤害。

04、饮食不责正吃饭的时候不要责备孩子。这个时候责备孩子,很容易导致孩子脾胃虚弱。

05、欢庆不责孩子特别高兴的时候不要责备他。人高兴时,经脉处于畅通的状态,如果孩子忽然被责备,经脉就会立马憋住,对孩子的身体伤害很大。

06、悲忧不责孩子哭的时候不要责备他。人在悲伤哭泣的时候身体能量极低,是需要宣泄的时候,此刻批评他是雪上加霜的愚蠢做法。

07、疾病不责孩子生病的时候不要责备他。生病是人体最脆弱的时候,孩子更需要父母的关爱和温暖,这比任何药物都有疗效。

02

对父母“五不怨”

01、不抱怨父母无能树木琅林有高低,人间事事都不齐,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没有人是万能的,父母给了我们生命,费尽心力把我们养育成人,已很不容易。

相对很多人来说,已经是最大的付出。与其抱怨父母没能给自己期望的家境和平台,不如自己付出努力去创造。

02、不抱怨父母啰嗦两代人的沟通难免有代沟,父母的喋喋不休是希望用自己的经验予你关心和帮助,嘱咐我们穿衣,吃饭,平安,只有真爱你的人才会去啰嗦你,父母绝不会去啰嗦一个与他们无关的人。

03、不抱怨父母抱怨父母抱怨我们,只是不满足我们现在。当我们做得够好时,他们渴望我们更好!

他们不是为自己,或许他们在生活上有很多不如意,或许他们在工作上非常辛苦,可又不能和谁讲,所以他们渴望我们更好。

即便不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父母也希望我们青出于蓝,不要像他们一样。

04、不抱怨父母迟缓年纪大了,行动自然不便,永远不要嫌弃父母行动迟缓,因为我们永远想象不出我们小的时候他们是如何耐心地教我们走路。

父母年轻时,可能比我们还意气风发!是为我们,父母才累弯了腰。

如果有一天,父母已变老,腿脚利索不了,我们要切记:看父母就是看自己的未来,孝顺一定要及时。

05、不抱怨父母生病不管父母多忙,不管白天黑夜、下雨刮风,我们一生病,他们马上会放下手头忙得不可开交的一切,紧赶着给我们去看病,彻夜不眠地爱护我们。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