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发展史这篇文章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从早期的人们预防传染病的思考起手,随着时间的发展写出了在预防鼠疫时的人们使用了口罩,再接着按照时间顺序写后来的口罩的演变以及更多的应用
高贵的“口罩”
公元前六世纪时,波斯的拜火教的教义里规定着世俗的气息是混浊不洁的,因此在举办重大的宗教以及祭祀活动时,教士往往需要用布块包着面部才能参加。
这也应该是人类史上最早出现的“口罩”。
不过这个时代的“口罩”,和后世的防护作用是八杆子都打不着,更多的还是一种代表着身份高低的象征,往往只有贵族、教士才有资格使用。
而除此外,在中国元朝时也有类似的“口罩”出现过。
在元朝皇帝进餐的时候,所有需要接触到菜肴的侍应以及大厨都需要在口鼻处蒙上一种黄金线和蚕丝织成的丝巾,这是为了避免侍应呼出来的气息污染到菜肴,这应该也是在中国最早出现的口罩雏形。
不过不管怎么样,这个时代的所谓“口罩”虽然也有着防护的作用,不过并非是用于医学用途,更多的还是一种权贵阶级的身份象征,代表着和普通人身份差异的象征。
鸟嘴医生的面具
中世纪的欧洲黑死病盛行时期,许多直接和病人有过接触的医生,被感染上鼠疫的概率极其大,这也就导致了和鼠疫作战的医生不断减少,敢前往疫区行医的医生,早已被判了死刑。
再这样下去可不行啊,毕竟中世纪懂点医学知识的人可没有多少,而这个时候鸟嘴面具就这样诞生了。
1619年,法国皇帝路易十三的御医Charles de Lorme为了减少医生感染的概率,发明了一套防传染的医生服装。
这套“鸟嘴套装”的作用其实很多:口鼻处用皮做成尖尖的鸟嘴形状,里面塞满了各种香料和药材乃至香水,当时医生认为这能有效的阻隔带有病毒的空气;而眼睛处往往配有红色的玻璃,这能避免患者的体液触碰到眼球部分;而高大的礼帽则能避免和鼠疫患者接触过近,长袍和披肩往往是用皮革制成,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并且医生往往不会用手直接接触病人,而是用手上的长棍进行检查。
这套装备先不管到底对防护病毒的作用有多大,但已经算得上现代防护服雏形了。口罩被鸟嘴面具替代,除了鸟嘴下方会留有一个小小的进出气口,鸟嘴面具再也没有其他的缺口,而勉强算得上封闭的长袍以及披肩应该算是最简易的防护服了。
不过由于当时的医生也对鼠疫没有太多的有效治疗方法,他们会的往往还是放血疗法,也因此鸟嘴面具也和死亡扯上了关系。哪里出现了鸟嘴医生,就代表着那里已经死倒了一大片。
其实鸟嘴医生套装实在对鼠疫起不了多大的防护作用,医生在对抗鼠疫的过程中依旧死亡惨重,不过当医护人员开始有了防护意识,这也算是一个好的开始。
鸟嘴面具,应该是人类首次在医学防护领域使用的“口罩”
口罩的诞生与应用
自19世纪开始,人们发现空气中带有大量细菌的时候,这个时候个人卫生才开始被引起重视。
虽然在外科手术中使用的器械已经采用了无菌处理,医生也开始穿戴手套、手术帽,但患者的伤口依旧容易在术后感染。
直到1895年,德国病理学家德莱奇发现空气中的病菌会使患者伤口感染,而人的飞沫以及体液也将导致伤口进一步恶化。而在外科手术的时候,正是因为医生的飞沫导致患者伤口更容易感染。
而德莱奇建议医生在手术过程中用纱布遮住口鼻,大大减少了患者以及医生的感染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