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成语:如坐针毡 的来历(成语针毡石壁的出处是哪里)

成语:如坐针毡 的来历(成语针毡石壁的出处是哪里)

更新时间:2024-07-01 05:55:57

成语:如坐针毡 的来历

出处与详解 像坐在插着针的毡子上。形容心神不定,坐立不安。 《晋书·列传四》:锡性亮直忠烈,屡谏愍怀太子,言辞恳切,太子患之。后置针着锡常所坐处毡中,刺之流血。” 明 施耐庵《水浒传》 第三十二回 《 宋江夜看小鳌山 花荣大闹清风寨》:听得兄长杀了一个泼烟花,官司行文书各处追捕。小弟闻得,如坐针毡,连连写了十数封书,去贵庄问信,不知曾到也不?今日天赐,幸得哥哥到此,相见一面,大慰平生 。”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六回:“后曰:‘旦夕如坐针毡,似此为人,不如早亡!妾看宦官中之忠义可托者,莫如穆顺,当令寄此书。’”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却说三巧儿自丈夫出堂之后,如坐针毡,一闻得退衙,便迎住问个消息。 《东周列国志》第一百四回:“燕太子丹在秦,闻秦之背燕而与赵,如坐针毡,欲逃归,又恐不得出关,乃求与甘罗为友,欲资其谋,为归燕之计。”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