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又名冬节、大冬、亚岁、小年、履长节。冬至的起源悠久。人们将冬至称为小年,是因为周代建子,以十一月为正月,是新的一年的开始,秦汉又续沿其制,这个观念一直流传到今天。汉代改称冬至为冬节、日至。从南北朝至唐宋称冬至为亚岁或岁首。 冬至为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在阳历的二十二、二十三日间。按照天文学的解释,冬至日太阳到达黄经纬度270度,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短;其后阳光直射位置向北移动,白昼渐长。我国传统的阴阳观念则认为此日阴极而阳至,日南至,渐长至也。这些自然现象成为丰富多彩的冬至日活动的.依托。 冬至的别称长至。也叫长至节。
一、冬节
冬至节也叫冬节。
与夏节(夏至)相对,意味着它是一个冬天的最重要的节日。
二、长至节、短至节
冬至节也叫长至节、短至节。
此时,太阳到达南回归线,是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相对来说,也就是白昼逐渐开始变长的一天。
三、一阳节
冬至也叫“一阳节”。
冬至正是阳气开始逐渐旺盛起来的时节,因此冬至日也被叫做“一阳节”。
四、亚岁、肥冬
冬至节有“亚岁”、“肥冬”之称。
这是与“年节(春节)”相比而言的。“冬至,拜节,或以羊、酒等馈赠,谓之‘肥冬’。”
民间还有“冬肥年瘦”的谚语。还有诸多节俗,因此叫“亚岁”,意思是冬至节亚赛年节。
五、喜冬、贺岁节
冬至节又称喜冬、贺岁节。
冬至称“喜”,大概与“一阳生”、“阳极阴生”有关,正因为“喜”,才有贺冬、秤冬之举,也就有了“贺冬节”之谓。
六、履长节
一是说冬至阳气开始生长,白昼从此渐渐长了,妇女在这一天要献履袜给舅姑(公婆),也表示冬季女工的开始。两说中,后一种更容易被大众接受,因此,履长节的意义也正于此。
七、隆师节
隆师的节俗,不外礼拜、宴飨老师,或者还要拜奠先师孔子。
冬至作为一个尊师重教的民间节日,除了拜师的节俗外,还有拜圣、请教习、学馆放假、烧字纸等习俗。“圣”是指大成至圣先师孔子,此俗与孔子圣诞的礼俗大致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