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超市里买的这种寄居蟹要怎么养(网上买的寄居蟹怎么养)

超市里买的这种寄居蟹要怎么养(网上买的寄居蟹怎么养)

更新时间:2024-04-12 18:20:10

超市里买的这种寄居蟹要怎么养

首先要购买玻璃缸,建议选用超白玻璃,这样就能观察小蟹的一举一动。缸的大小可以根据饲养寄居蟹的数量、大小、品种自行选择。也可以买大一点的玻璃工,有利于寄居蟹活动。

买海盐时最好选进口海盐,过滤系统要使用带有生化棉的过滤器,这样的过滤器才能有效的除去水体中的有害物质。在饲养寄居蟹时,不仅要过滤掉一些固体物质,还要清楚水体中的有害含氮物质。及时清除有害物质,才有利于寄居蟹的生长。

玻璃缸和买回来以后一定要用刷子刷洗,去除去上面的有害物质,保证寄居蟹的健康成长。这一步一定不能省略,不然寄居蟹很容易受到细菌感染而失去生命。

养寄居蟹的水要自己配,使用的水pH必须为中性。然后根据海水中海盐含量来配人工海水,盐和水的质量按1:30配制。

将活石和沙砾布置在缸底,加入配置的海水并安装过滤系统,然后安装LED灯。打开LED灯照射一段时间,使缸内长出藻类。最后就可以放入寄居蟹了。

  1. 饲养前  首次饲养请用盐温水替它们浸个1-2分钟的海水浴,清除寄生虫或虱类生物,并且摆放水盆,遮蔽物和铺上底沙,在沙上加1-2茶匙钙盐(它们会直接从沙上摄取所需盐份)。新蟹通常会钻到沙中几天至数星期以适应新环境,这时候它们可能不太活跃或不进食,等它们熟悉你家的沙子,这时不要把它们放在手上,减  少干扰它,要放在一些比较暗及静的地方,维持每天更换食物及适当温湿度。  2. 阳光、通风 、隐藏物  尽可以找比较接近窗边的位置,或是日照可以斜射到的地方。但不至於要到阳光直照的地步。把缸放在较低处,缸的最高缘正好在窗户的最下缘。布置要多一点隐蔽物,尤其是小屋,以配合它们的习性。 寄居蟹  是非常胆小的,而小屋可以令它们觉得安全,它们本身也十分喜爱日间在屋内休息。  3. 饲养缸  饲养缸可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让寄居蟹居住,可选用塑胶或玻璃箱。塑胶箱附有盖子及有一定高度,可以防止逃走,盖子上有孔,有适当的通气性,加上盖子可紧紧地关闭,能够保温和保湿。  4. 空间  饲养缸内要铺底沙让它们能有适合的地方躲藏脱壳,缸内的底沙的深度至少要是缸内个体体高1至2倍(最少5-7cm),而沙的粗度大约2-3mm,太幼的沙会摄入壳内,太粗的会令它们蜕皮后不能返回沙面。要有空间布置隐蔽物和水盆,及足够给它们走动。如想饲养缸的空间变得更大,可在饲养缸内放些攀爬物或流木供它们攀爬。  5. 不同大小的个体  在同一饲养缸内,如同时饲养大个体和小个体,应小心留意大个体会否攻击小个体,如出现这情况,请分开饲养。  6. 后备缸  如饲养太多陆寄居蟹(1呎缸有6只以上),应准备1-2 个后备饲养缸,作为蜕皮中的陆居蟹的避难所。例如当发现某个体出现蜕皮的先兆,这样便可以把它们放在另一个饲养缸里。另外,后备缸也可以用作生病或受到压力而自割的个体的治疗室。  7. 清洗  注意清洁剂对陆寄居蟹来说毒性是十分强的,所以清洗饲养缸时绝对不要使用洗洁精、碱液等清洁剂。夏天细菌容易滋生,可以清洗得频密一些,冬天则不用清洗得那麼频密。平均每2-3个月清洗一次。若发现有异味或昆虫时,则应尽快清洗饲养缸。在进行清洗前要注意饲养缸内有没有陆寄居蟹个体失踪了。如有个体失踪,便表示有个体正躲藏在沙里,可能快将要蜕皮,这时便要中止清洗饲养缸。准备一个塑胶缸,让寄居蟹在加钙盐的暖水里浸浴,水深为螺壳的同等高度。浸浴时我们把螺壳口面向上,放它们入水中,让它们在水中步行1~2分钟便把它们拿起。  8. 温度、湿度  由於寄居蟹是生活在亚热带地区的,温度适宜维持在摄氏20-30度,当处於15度时,动作会开始缓慢,10度以下更会死亡。可用热毯或用紫外光灯把饲养缸维持在26~30度。由於寄居蟹是用鳃呼吸的,湿度低时,它们便不能呼吸,请维持湿度60-80%,每天早晚需要使用加有钙盐的水(不要给含有氯气的自来水)作手动喷雾2-3次。  9. 食物  陆寄居蟹是夜行性的动物,最好在晚上十时后喂饲。每天更换食物,陆寄居蟹平时会用前螯在沙中找有机物质果腹,可用米饭、面包屑、蛋、蔬果、鱼饲料等喂饲。另外它对玉米和爆谷也特别喜爱。如蜕皮后可以给它们多些钙质和蛋白质的食物如肉类、鱼类、蛋壳、熟虾(连壳)等的食物。  不要给它们吃葱类、含芥辣的食物、香辣食物、加入了防腐剂或添加剂的加工食物、糖类、含大量油性的食物、含有防虫效果的食物、含杀虫效果的蔬菜植物。  10. 食水  可用矿泉水、蒸馏水或凉开水,不要给含有氯气的自来水,陆寄居蟹是利用鳃部呼吸,而含有氯气的水会伤害它们的健康。需用2个水盆分别放淡水(供饮用)和海水(供浸浴),海水份量为100ml : 3g (约500ml道地绿茶空樽 : 2茶匙)。  11. 贝壳  寄居蟹天生有换壳特性,将不同大小的新壳放在饲养缸大概三个月至半年左右,可爱的寄居蟹就会转用新壳。当陆寄居蟹身体不断长大,贝壳变得不合适,狭窄或残破时便需要换壳。第一次买新壳时,需用温水加钙盐洗涤约十分钟。如它不换新壳,则可能表示现在的贝壳仍合适。  12.裸体  如它们突然脱离螺壳,请立即准备几个螺壳,然后浸在暖水中。另外向裸体中的陆寄居蟹作喷雾,或给它一个海水浴约1分钟 (应该用暖水,不可用冷水,水位不要太高),然后把它和先前的螺壳一起放进鞋箱内 (如果没有的话,找一个普通盒子、箱子也可),盖上盖子后内里便会变成漆黑一片。跟著,维持这个状况。1~2个小时后打开盖子看看,如果还是继续裸体的话,便再等1~2个小时。  13.蜕皮  陆寄居蟹要成长,每隔一段时间便会进行蜕皮。「蜕皮」和「换壳(更换螺壳)」不是同一种状态。「蜕皮」是指陆寄居蟹脱下身体的旧甲壳,而肌肉组织会长大并逐渐变硬,形成新甲壳。「换壳(更换螺壳)」是指陆寄居蟹从背著的螺壳爬出来,再移到并进入另一个空的螺壳里。当发现它活动量减少,并常常躲在水盆或附近底沙以取得水份,而且不断地重覆挖掘底沙躲藏,这便是蜕皮前的徵兆。蜕皮的过程通常在沙中,一般需时数星期至一个月,视乎个别情况。陆寄居蟹所蜕出来的旧壳不要拿走,因为这是重新补充所需钙质的重要来源。陆寄居蟹在蜕皮期间会变得很脆弱,如蜕皮失败往往会引致死亡,暂时不要拿它们上手玩或观察,以免干扰了它们寻找适当的位置预备蜕皮。同时把它隔离,以免受同伴干扰而造成蜕皮失败。注意隔离缸最少必须有水盆和供躲藏的洞穴,和足够深度的沙。  蜕皮后的另一个变化便是体色变化。有些个体在蜕皮后体色会变得较浅色,有些则会变得较深色。体色变化主要是和它们在蜕皮前所进食的食物有关,一般来说,吃含有胡萝卜素较多食物的个体,体色会渐渐变得鲜艳。但体色变化也有可能与气温、湿度和其他环境因素有关,所以陆寄居蟹在每次脱壳后它们的体色也会有些微的变化。而即使同一品种的陆寄居蟹也会因为栖息地不同而有不同的体色。  陆寄居蟹是非常胆怯和神经质的生物,对四周的环境警性很高,贴背景纸或魔术镜纸,这便可好好地观察它们在饲养缸内的活动。小号  四大要素:阳光、通风、盐分、隐蔽物  大家都知道阳光、空气、水是生命三要素,陆寄居蟹要活的好也是一样,这三要素不可缺。陆寄居蟹的故乡是邻近海岸的地方,如果人工的环境能越接近大自然,寄居蟹越能长的健康,做法如下:  1.『日照要充足』→阳光对地球上大多数的生命可是无比重要的,对陆寄居蟹也不例外,海边可是充满了炙热的太阳光。虽然陆寄居蟹会躲在树荫或是岩缝中,但这不代表它们不需要日照(日照≠阳光直接的照射),它们或多或少都会接触到阳光,日照如果不够,生命就会比较萎靡(人也一样)。所以建议大家在选择室内摆放缸的位置上,可以找比较接近窗边的位置,或是日照可以斜射到的地方。我认为不至于要到阳光直照的地步,但至少是拉开窗帘后,可以顿时让室内明朗的环境。  2.『空气要流通』→海边的风实在是大的可以,但空气是否流通是维系生命健康的重要因素,所以建议要注意缸的摆放处是否通风?如果门窗常常紧闭,空气不通又闷热,寄居蟹可能不会活的很好。尤其如果是用大缸的饲主,由于缸的高度太高,即使窗户全开,风未必能贯通整个缸。缸的最高缘正好在窗户的最下缘,每天都把窗户打开后,风都会充分的流通整个缸,不但不易有异味,陆寄居蟹也非常喜欢爬在高处吹风。  3.『盐分要足够』→因为陆寄居蟹平常根本只能走到海水边取水喝,而且强劲的海风中也含有相当多的盐分。整体来说,陆寄居蟹生长的环境与都市来比,根本是个非常高盐量的地方。所以陆寄居蟹体内所需要的盐分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更多。  4.『要有隐蔽处』→在海边要看到陆寄居蟹,要去翻翻石头或是看看枯木或植物下才有,会在沙滩上大剌剌趴趴走的只有螃蟹。建议布置要多一点隐蔽物,尤其是洞穴,以配合它们的习性。  水果类 食物 喜爱度 食物 喜爱度  苹果 ☆☆☆☆☆ 椰子肉 ☆☆☆☆☆  布林 ☆☆☆☆☆ *芒果 ☆☆☆☆☆  梨 ☆☆☆☆ *蜜瓜 ☆☆☆☆  火龙果 ☆☆☆☆ 林柿 ☆☆☆☆  *蕃薯 ☆☆☆ 西瓜 ☆☆☆  香蕉 ☆☆☆ 菠萝 ☆☆☆  *桃 ☆☆☆ 提子(葡萄) ☆☆  奇异果 ☆☆ *木瓜 ☆☆☆  士多啤利(草莓) ☆☆ *南瓜 ☆☆  *橙 ☆ 粟子 ☆☆  蔬菜类  *红萝卜(胡萝卜)(熟) ☆☆☆☆☆ *白萝卜(熟) ☆☆☆  *卷心菜 ☆☆☆ *蕃茄 ☆☆☆  *熟马铃薯 ☆☆☆ 青瓜 ☆☆  西兰花 ☆☆ 粟子 ☆☆  *白菜 ☆☆ 水草 ☆☆☆  莫丝(moss) ☆☆☆☆ 菠菜 ☆☆☆  肉类  蟹柳(熟) ☆☆☆☆☆ 鱼肉 ☆☆☆☆  鸡肉肠(犬用) ☆☆☆☆ 罐装狗粮 ☆☆☆☆  香肠(熟) ☆☆☆ 狮子狗鱼蛋(熟) ☆☆☆  午餐肉(熟) ☆☆ 火腿 ☆☆☆  鸡肉/鸡骨 ☆☆☆☆ 猪肉 ☆☆  其他  *熟虾(连壳) ☆☆☆☆ 面包 ☆☆☆☆  乌东、拉面 ☆☆☆☆ 岩盐 ☆☆☆☆  白饭 ☆☆☆☆ 爆玉米花 ☆☆☆☆☆  饼干 ☆☆☆ 烧鱼干(犬用) ☆☆☆  蛋壳 ☆☆☆ 蘑菇 ☆☆☆  *干虾米 ☆☆ 人工饲料 ☆  蜂蜜(提供能量) ☆☆☆  *为含胡萝卜素的食物 ☆☆☆☆☆ 为最高  灰白陆寄居蟹  1.体色最多变的品种,体色由深至浅,从灰褐、灰绿、橘红、浅白、粉紫、黄棕色、黑褐色至红褐色等各种色系。 灰白陆寄居蟹幼时体色多变 (白色个体也有发现),较难判断。灰白陆寄居蟹全身散布着浅色的颗粒。  2.眼晴呈扁平四方形,眼柄颜色白色—黄棕色,但底部有黑褐色斑纹。  3.第二触角的根部(底部)为浅黄色或浅橙色。  4.左螯脚大与右螯。  西伯利斯陆寄居蟹  1.主要为红色和桃红色,有些个体全身也是红色,有些是浅红色而胸足带紫色或橙色,也有个体是橙色的。一般幼体是黄棕色,左鳌脚呈淡淡的紫色,随着成长红色才渐渐增加。  2.眼睛呈圆形,但与短腕陆寄居蟹稍有不同,其底部较粗,眼睛不是纯黑色,略带红色。眼柄呈白色,底部带有黑色斑纹。  3.左鳌脚大于右鳌。左鳌脚背部明显呈紫色,左右鳌脚内侧皆有刚毛。但某些深红色的个体左鳌脚已看不到明显的紫色(可能是较长年龄的成体)。  紫陆寄居蟹(为日本独有品种)  1.体色为多变,由浅蓝至深紫色也有发现,一般个体体色呈紫蓝色、紫色、蓝色、紫红色等等。年幼个体体色是奶白色的,但随着成长,紫色的部分会渐渐增加,最后身体完全变成成体体色。  2.眼晴呈扁平四方形,围着眼睛处带有黄色环带。 眼柄颜色白色或淡黄色。  3.第一触角(尖端)为红色。第二触角的根部(底部)为淡白色。  4.左螯脚大与右螯,左右螫脚内侧皆有刚毛。  橙红陆寄居蟹  1.体色呈橙色、橙红色或火红色。  2.眼晴呈扁平四方形。眼柄颜色与体色相同,略带黄色。眼睛和其他品种有些不同, 不是纯黑色的,而是往往会带点灰色或白色。  3.第一触角和第二触角皆为橙色  4.左螯脚略大与右螯脚(与其他品种相比,这品种的左螯只大与右螯一点,其他品种两螯相差很大)  短腕陆寄居蟹  1.体色有紫黑色、紫色、紫红色等等,偶有红色变异个体出现。短腕陆寄居蟹身上有浅色的颗粒。幼体大致与大个体相同。  2..眼晴呈长条圆柱状。眼柄呈深啡色至黑色。  3.第二对触须(相对于其品种)十分长。  4.左螯脚非常大,左螯脚内侧没有长刚毛而右螫脚内侧长有刚毛。  5.短腕陆寄居蟹又可细分为两种。  1)短腕陆寄居蟹:左螫脚较为狭长,略呈椭圆,而且表面布满颗粒。  2)短掌(巴掌)陆寄居蟹:左螯脚呈圆孤形,而且表面光滑,胸足较粗。  深紫陆寄居蟹  1.体色呈深紫色、深蓝色、紫黑色或墨绿色。深紫陆寄居蟹幼体体色多半为橙黄色,但随着成长,身上颜色便会逐渐被深蓝色所取代,仅在胸足或螯脚指节残留一些橙黄,而成体体色终将转为深蓝或紫黑色。深紫陆寄居蟹身上有浅色的颗粒。  2.眼晴呈扁平四方形。成体的眼柄呈黑色。幼体的眼柄只有下半部分是呈黑色。  3.第一触角是呈红色。不过,推测年龄越大(体型越大)触角的颜色会越来越变得深色。  4.左螯脚大与右螯,左螫脚略成椭圆形。 而且表面光滑(颗粒较小)。 左左螫脚内侧长有刚毛。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