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天下观侧重的是地理,明末清初天下观侧重政治。
天下”一词,最早出现在先秦古籍中,如《诗经•小雅•北山》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庄子》中还有一篇文章取名为“天下”。实际上,此时的“天下”并不大,一般指的就是夏商周三代王权所统治的范围。夏商时主要指黄河中下游地区,周代则包括了长江流域的湖北以及江浙地区等地。可见,“天下”观念,最早诞生于先秦时期。
另外,周边的东夷、西戎、南蛮、北狄虽未被“王化”,但因其没有形成稳定的国家,其所居之地向来被视为王权之下的暂时未开垦之地。因此当时的君王一旦南面称孤,便是“王天下”“得天下”了。
《禹贡》中描述了当时的人,在地理知识有限的基础上认定的有界限的“天下”:“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
其实,这就是由天下观衍生出来的“大一统”、“夷夏”观念。
只是由于古代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人们基本接触不到远邦异国的信息,因此直到清代中期,中国人还是习惯性地以包括中国以及周边的日本、朝鲜等附属国在内的区域为“天下”。
因此,此时的“天下”已非地理意义,而是一种政治意义上的概念。如明末清初的顾炎武所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的天下,指的仅仅是中国,但是他也清楚“天下”并没有这么小,而只是把“天下”作为一种政治概念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