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四民社会结构什么时候确立(四民结构在现代什么意思)

四民社会结构什么时候确立(四民结构在现代什么意思)

更新时间:2024-05-06 23:05:26

四民社会结构什么时候确立

四民是古代中国对平民职业的基本分工,指士(学者)、农、工、商,但其次序历代有所不同。

四民社会,是传统中国的社会形态特征。传统中国社会的主体是由士、农、工、商四大社会集团构成的。士、农、工、商,也即所谓四民。

在传统中国,士、农、工、商四民虽然分业、别居,但不是等级分化,这种社会形态,被称为四民社会。而由四民构成的社会形态也是传统中国社会区别于西方封建社会的主要特征和显著标志。四民社会的原型在西周社会既已存在。

而四民社会的正式出现是分封制解体过程中的产物,其出现时间大体在春秋战国之时。

明末清初学者顾炎武《日知录》曾说:“士农工商谓之四民,其说始于管子。”指春秋时期齐国宰相管仲最先将订下“士农工商”的次序,一直沿用至今。

其他东亚国家:

受儒家文化影响,越南、朝鲜、日本、琉球等汉字文化圈国家,皆在不同程度上沿袭了中国的“士农工商”四民的划分。

在日本封建制度中在“士农工商”的划分之外,另加入“贱民”类别,“士”则指武士。“士农工商”引入日本时,在镰仓时代其字义仍与中国类同,日本南北朝时代展开四民论,天皇认人皆四民。室町时代始有改变,士农工商除了职业别之外,还有身份阶级之分。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