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点式安全带-工作原理 沿用至今的原理,安全带应当在适当的区域吸收撞击力。这一区域必须覆盖盆骨和胸腔,因为它们是人体最结实的部位。同时安全带还须方便使用、利于调整。尼尔斯·博林设计的安全带最重要的特性是包含一条横向腰带和一条斜跨胸带。两条带子交汇并固定在座椅旁低处的接合点上,构成了端点指向地面的“V”字几何形,这样在负载之下安全带也不会位移。
三点式安全带-特点优势 1、驾车和乘车的人都比较懒惰,不会为自己的生命安全考虑太多事情并采取保护措施。博林曾在Saab担任飞机设计师,他后来解释说与我共事的飞行员非常重视安全性,只要能够在撞击事故中保护他们的生命安全,他们愿意让飞机安装任何保护装置,但驾驶和乘坐汽车的人却并不希望有一种不舒服的感觉,即使只有短短一分钟也难于忍受。
安全带的发明者-尼尔斯·博林
2、问题的关键是寻找一个能够快速安装的系统。必须用一条穿过胸前的带子以及另一条环绕臀部两侧的带子将上半身和下半身牢牢固定在适当位置。此外这种带子还需要有一个固定的搭扣系定点,并且应该设置在佩戴者臀部一侧,这样才能让身体在发生撞击事故中固定在适当位置上。关键的问题是找到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解决之道,让人们可以用一只手完成整个操作过程。
3、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即便三点式安全带拥有这些优势,仍有一些消费者对它产生排斥心理,至少在斯堪的纳维亚之外的地区如此。在这些地区,很少有人愿意花钱安装三点式安全带。更为可怕的是,用安全带勒死人或者将人捆绑的传闻也开始肆意传播。
4、拽出、拉长、入扣、调紧 — 经过这一简单的手工操作安全带即可就位,使碰撞导致的死亡和严重受伤的风险降低了50%以上。安全带是人与汽车之间的纽带,在碰撞中限制车中乘员的移动。同时,乘员固定在适当的位置上,不会在车厢中挤作一团或在复杂的交通事故中被抛出车外。
三点式安全带-重要意义 1、最初的时候,沃尔沃只将三点式安全带作为在瑞典市场销售的汽车的一个标准装置。 1959年8月13日,他们才第一次在流水线上安装这种安全带。1963年,三点式安全带成为一项世界标准。在Saab的共同努力下,安全性成为瑞典汽车业的一大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