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防洪纪念塔的历史

防洪纪念塔的历史

更新时间:2023-11-15 01:20:37

防洪纪念塔的历史

穿过了中央大街的人行通道,就能看到防洪纪念塔,从远处看纪念塔造型独特别致,颇为壮观,同时也让人心生敬畏。防洪纪念塔是为纪念哈尔滨市人民战胜1957年的特大洪水,于1958年建成的,是这座英雄城市的象征。它由前苏联设计师巴吉斯·兹耶列夫和哈工大第二代建筑师李光耀共同设计。

纪念塔由立体塔身和附属的回廊组成,塔高22.5米,周围环绕着罗马式回廊,高7米,由20根擎天柱连成弧形相衬托。塔基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用块石砌成,意味着堤防牢固、坚不可摧。塔身上的浮雕再现了战胜洪水的生动景象,是纪念塔的“眼睛”,表达出哈尔滨人民,当时对抗洪水众志成城的场面,在防洪斗争中所表现的英雄气概。

整个防洪纪念塔每一处设计都有它独特的意义,所看到的塔下阶和塔上阶刻印的数字,都代表着不同的历史意义,塔下阶的数字标志1932年洪水淹没哈尔滨时的最高水位,塔上阶的数字标志1957年全市人民战胜大洪水时的最高水位。

而塔顶是工农兵和知识分子组成的圆雕,见证了哈尔滨的英雄儿女们用生命为抗洪抢险增光添彩而壮烈的一页。现在看着眼前的防洪纪念塔,可以想象出当时的洪水是有多么的来势汹汹,能体会到当时哈尔滨人民的恐慌,同时也能感受哈尔滨人民面对自然灾害团结一致的精神。

松花江水映衬着这座雄伟的防洪纪念塔,那是一个有魅力的地方。至今已成为哈尔滨的标志性建筑,也是英雄城市哈尔滨的象征,与美丽的太阳岛构成了一道驰名中外的壮丽景观,来此无论是本地人还是外地游客无不到这座塔下拍照留念。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