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别离曲》
《别离曲》是肖邦《E大调练习曲》(作品10之3)的通俗名称。1935年,在日本上映了以钢琴诗人肖邦为主角的法国影片。原片名《别离之歌》,日本上映时定名为《别离曲》。该片以肖邦第三首钢琴练习曲《E大调练习曲》作为主题音乐。从此,日本出版乐谱、乐曲解说都给这首钢琴练习曲加上《别离曲》的副标题。后来《别离曲》的曲名不胫而走,来到中国,也到欧洲。肖邦也很喜欢这首练习曲开头的旋律.
肖邦19岁时,爱上一位华沙音乐学院的女同学葛拉柯芙丝卡,
她是一位亭亭玉立,有声乐天才的姑娘,肖邦因为生性羞怯,
始终不敢向她倾吐爱意。当他决定远离祖国前往巴黎时,
在葛拉柯芙斯卡的面前,弹奏了这首缠绵幽怨的钢琴曲,
向这位日夜思慕的美丽少女告别。曲中那段充满爱慕、
悲戚而且非常美丽的主题,肖邦自己也曾说:“像这样优美的旋律,
以前我从没有写作过,恐怕以后也不容易遇到。”
这是肖邦的钢琴曲中,最为人熟知的名曲之一。
尤以第一段的主旋律最为优美,常编写成合唱曲,
广被演唱。钢琴的演奏,第一段常被人误认为相当简单,
其实适得其反,要把歌谣风细腻的音质表现出来,非优秀的钢琴家莫办,
否则难以表达出其美境。而且中断的上与下行和弦,
也是出任想像的艰难。这首练习曲“别离曲”,
真是优美的使人为之神迷。从技术上来看,也是最洗炼的作品。
这首曲子是一首用于练习旋律的乐曲,以《离别曲》而著名。
据说有一次,肖邦听完他的一个学生弹奏的这首曲子,
曾无限感慨地叹惜到:"啊!我的祖国!"可见乐曲的旋律中
的确融入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此曲流传很广,曾被后人改编为管弦乐曲和现代轻音乐
(改名为"我的心中响起一支歌")乐曲为不太慢的缓板,
第一段的旋律极为优美,恰似波兰民间乐器--风笛所演奏的田园牧歌。
中段旋律更为活泼,情绪也更为高昂,
由B大调经过各种转调,最后回到E大调,反复第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