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生活>

康熙东巡时间

康熙东巡时间

更新时间:2023-04-30 21:47:26

康熙东巡时间

“东巡”是指清朝统治者出关告祭祖先,拜谒陵寝、寄托孝思,还会考察沿途民情吏治、了解地方边备敌情、安抚少数民族、慰问勋旧遗族,同时赏赐、惩罚、免赋或是告赦天下等。因此,“东巡”不单纯是清帝祭祖谒陵,告慰祖先,同时也是一项带有极强国务色彩的政治活动。清帝东巡祭祖始于康熙,其在位年间曾三次东巡。

东北地区是清朝的发祥之地,也是祖宗陵寝所在。清朝皇族,十分重视对先祖的祭祀。据《盛京内务府档》记载,每逢清明、中元(农历七月十五)、冬至、岁暮(农历十二月廿八或廿九日),关外的永、福、昭三陵都要举行 “四时大祭”。每月朔望,都要举行小祭。清朝入关后,从顺治八年起,还将十月朔,改为大祭。到了皇帝、皇后生日和国家庆典时,也要举行特别的祭告仪式。在各种祭祀中,最隆重的还是“清帝东巡”时的祭祀。

康熙第一次东巡是在康熙十年(1671年)九月三日由北京起驾,途经直隶、盛京等地,用16天时间,行程1500余里,第一次来沈阳时,他才十八岁。盛京的满族[7]官员为他举行盛大的欢迎会。他这次东巡沈阳,亲自祭奠福陵、昭陵,分谴王公大臣祭祀兴京永陵和开国功臣墓。

康熙第二次东巡,是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二月十五日,康熙于早春急于赴塞北,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出于对祖国北部边疆安危的关注,二是要以平定三藩的胜利去祭列祖列宗。这次东巡于三月四日抵达盛京,先照例前去祭奠福陵、昭陵。九日,从盛京出发北上祭永陵,祭毕北上吉林。康熙在此访询官吏民情,视察山川地形,检验水师战舰设施,或于山间行围射猎习武。三藩平定,祭告祖宗,这在清初历史上是一件极为重大的事件,因为它对当时的政治、经济都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十九日到达盛京,又至福昭陵行告辞二十日启驾返京,此次东巡为时八十天。

康熙第三次东巡是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七月二十九日,此次东巡主要是康熙御驾亲征准噶尔打败葛尔丹,平叛成功后,要祭陵告祖,并“巡行塞北,经理军务”。十月十三日,南行至永陵,再行告祭礼。十月十六日抵达盛京,到福陵、昭陵行祭礼。于十一月十三日返回京师,历时3个半月,这次是康熙帝三次东巡中路途最远,时间最长的一次。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