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生活>

大仲马的死因(关于大仲马的生平)

大仲马的死因(关于大仲马的生平)

更新时间:2022-11-26 15:47:01

大仲马的死因,关于大仲马的生平

  • 1. 关于大仲马的生平,大仲马的死因
  • 2. 关于苏轼生平的资料,苏轼的生平经历详细
  • 3. 关于雷锋的生平简介,
  • 4. 关于鲁迅的生平事迹,
  • 5. 关于陶渊明的简介和生平,陶渊明简短个人简介
  • 1.关于大仲马的生平,大仲马的死因

    1、大仲马原名亚历山大·仲马, 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豪,世界文学名著《基督山伯爵》的作者。大仲马自学成才,主要以小说和剧作著称,最著名的作品除了《基督山伯爵》之外,还包括《三剑客》、《二十年后》和《布拉热洛纳子爵》,。他一生创作甚多,著有150多部小说,90多个剧本等。大仲马其子“小仲马”也是法国著名文学家、《茶花女》的作者。为区分两人,遂称其子为小仲马,称之为大仲马。

    2、大仲马于1802年7月24日生于法国的维莱科特雷(靠近巴黎),与母亲相依为命,到了十三岁还未能好好就学,只能整天在森林游荡,肚子饿了,就射猎野鸟以果腹。后来在公证人事务所当见习生,认识了一个叫阿道夫的贵族朋友,引导他进入文学的殿堂,阿道夫带着大仲马认识戏剧,以及拉马丁等诗人作品,于是大仲马立志要成为一个作家。大仲马拿了打弹子赢来的九十块法郎,前往巴黎打天下,一位将军看在他父亲的面子上,又见他写得一手好字,推荐他到奥尔良公爵府里当书记员,使他能勉强糊口。由于书法精良,他经常替法兰西喜剧院誊写文字,贴补家用,后来忍不住也自己写起了剧本来,写了三年后,他的第一出剧本《亨利三世与其宫廷》使他在文学界崭露头角。

    3、1839至1841年,大仲马在几位朋友的帮助下,编写了《著名犯罪》系列文集,主题为欧洲历史上著名的罪行和罪犯,全8卷,共18篇文章。 1844年的《基督山伯爵》一书,使他成为家喻户晓的大作家,从此声名不衰。

    4、大仲马原本生性豪爽不羁,在成名后就变本加厉,奢靡不堪,他一掷千金,经常游历四方,足迹遍及整个欧洲,他以自己笔下的“基督山伯爵”自居,不惜花费巨资二十万法郎,在巴黎附近的圣日耳曼昂莱森林里盖了一座新哥特式的“基督山城堡”,在那里款待朋友们,举行盛宴和舞会。1847年7月25日,大仲马宴请50位客人,也包括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他又在一片森林中建造了另一个城堡式的别墅,一样命名“基督山城堡”。但他挥金如土的生活,使他负债累累,他虽然聘请了许多门客为他捉刀,刊行了大量作品,得到大量的稿酬,但是晚年的大仲马依然非常贫困,为了抵债,他将两座基督山城堡都拍卖了。半个月后,大仲马去世,享年六十八岁,小仲马整理他的遗物,发现大仲马遗产只有几块钱。2002年,法国总统希拉克宣布,将大仲马的灵位移到巴黎的先贤祠,从而与作家维克多·雨果、左拉等人共享此殊荣。

    5、他一生著有150多部小说,90多个剧本,文集250卷,创作量惊人,作品多达两百七十卷,他也是一位美食家,甚至还写了一部《烹饪大全》,在法国通俗文学的魅力历久不衰。不过由于经济问题,他以大量的作品赚取巨额的稿酬,托人代写、捉刀,成为他谋生必要的手段,甚至有些作品大仲马自己都没看过,因此大仲马的作品普遍良莠不齐,饱受研究者的批评。

    2.关于苏轼生平的资料,苏轼的生平经历详细

    1、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2、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宋孝宗时追谥“文忠” 。

    3、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4、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3.关于雷锋的生平简介,

    1、雷锋(1940~196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共产主义战士。1954年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1956年在乡人民政府当通讯员。1957年2月8日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曾参加沩水工程、团山湖农场和鞍钢的建设,多次被评为劳动模范和先进生产者。

    2、196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入伍不到3年的时间里,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被评为节约标兵,荣获模范共青团员称,出席过沈阳部队共青团代表会议。1961年升为班长,被选为抚顺市人民代表。1962年8月15日因公殉职,年仅22岁。

    4.关于鲁迅的生平事迹,

    1、少年时期:

    光绪七年(1881年)9月25日(夏历辛巳年八月初三),生于浙江绍兴城内东昌坊新台门周家。幼名阿张,长根,长庚,学名周樟寿。

    光绪十八年(1892年),入三味书屋从寿镜吾读书,课余影描图画。与章闰水建立友谊。

    光绪十九年(1893年),祖父周介孚因事下狱,父周伯宜又抱重病,家产中落,全家避难于乡下。每每为父亲出入于质铺及药店,遭人冷眼。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父亲去世。家境益艰。于本年开始写日记。

    2、奋力求学: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1月,矿路学堂毕业。3月,公费赴日本留学。4月,入弘文学院日语速成班。第二年,剪辫。课余喜读哲学与文艺之书,尤注意人性及国民性问题。

    光绪三十年(1904年),4月,于弘文学院结业。6月,祖父介孚公卒,年六十八。8月,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肄业。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6月,被骗回国与朱安结婚。6月,复赴日本。7月,中止学医,从仙台回到东京,不再入学读书,专门从事文艺译著工作,此后几年通过不同方式学习了德语,俄语。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从章太炎先生炳麟学,为光复会会员,并与二弟作人译《域外小说集》,期间生活艰难,以校对书稿补贴生活。

    宣统元年(1909年),《域外小说集》二册出版。

    3、迷茫困顿:

    宣统元年(1909年)8月,归国,任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生理学和化学教员兼任日本教员铃木珪寿的植物学翻译。

    宣统二年(1910年),8月,任绍兴中学堂教员兼监学。1911年,写个人的第一篇小说文言小说《怀旧》。

    民国元年(1912年),临时政府成立于南京,应教育总长蔡元培之邀,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八月任命为教育部佥事。从本年起至1917年,他大量抄古碑,辑录金石碑帖,校对古籍。

    民国七年(1918年),1月,参加《新青年》改组,任编委。

    4、文坛先声:

    民国七年(1918年)5月,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载在《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

    民国十二年(1923年),8月,小说集《呐喊》出版;与弟弟周作人分居,迁至西四塔胡同61号居住,分居原因不明。12月,作《娜拉走后怎样》演讲,兼任女师大,世界语学校教师;《中国小说史略》上册出版。

    国十三年(1924年),7月,赴西安讲《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8月返京。11月,《语丝》周刊出版,鲁迅在首期发表《论雷峰塔的倒掉》,自此鲁迅成为《语丝》作家群的主将之一。

    5、民主战士:

    民国十四年(1925年),“女师大风潮”进一步升级,鲁迅因支持进步学生正义斗争被教育总长章士钊免除佥事职务,同年,鲁迅向平政院状告章士钊。

    民国十五年(1926年),3月,“三一八惨案”发生。4月,鲁迅作《死地》《记念刘和珍君》等抨击段祺瑞政府屠杀学生的罪行,遭追捕,避难于山本医院。避难期间笔耕不辍。8月,《彷徨》出版,赴厦门大学任国文系教授。12月辞职。

    民国十七年(1928年),春,参加中国革命互济会。是年开始大量搜集马克思主义著作,并为之翻译。同时开始提倡革命美术,倡导现代木刻运动。

    6、左联盟主:

    民国十九年(1930年),2月,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成立,为发起人之一。3月,出席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作《对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演讲。

    民国二十年(1931年),1月20日,柔石被逮,鲁迅离寓避难。28日回旧寓。

    国二十一年(1932年),1月29日,遇战事,在火线中。次日避居内山书店。二月六日,由内山书店友护送至英租界内山支店暂避。与艾青等人发起“春地美术研究所”。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2月开始译果戈里《死魂灵》。6月,集成《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并作长序。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1月,肩及肋骨皆出现剧痛,最后的创新之作《故事新编》出版。2月,开始续译《死魂灵》第二部。5月15日再发病,医生诊断胃疾,自后发热未愈,31日,史沫特黎女士引美国邓医生来诊断,情况不乐观。6月,身体略有好转,鲁迅及身边的人都认为“鲁迅先生好了”。10月17日病复发,18日黎明前疾病发作,气喘不止。19日上午5时25分逝世。

    5.关于陶渊明的简介和生平,陶渊明简短个人简介

    1、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

    2、二十岁时,渊明开始了他的游宦生涯,以谋生路。在此阶段他为生活所迫出任的低级官吏详情已不可考。在短暂的居家生活后,二十九岁时,他出任州祭酒(此官职具体负责事务尚待考),不久便不堪吏职,辞官归家。

    3、不久,州里又召他做主簿,他辞却了此事,依旧在家闲居。隆安二年(公元398年),渊明加入桓玄幕。隆安四年初(公元400年)奉使入都,五月从都还家,于规林被大风所阻,有诗《庚子岁五月从都还阻风规林》,表达了他对归家的渴望和对园林对旧居的怀念。

    4、义熙元年(公元405年)三月,渊明为建威将军刘敬宣参军,经钱溪使都,有《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诗云:“晨夕看山川,事事悉如昔”,“眷彼品物存,义风都未隔”,“园田日梦想,安得久离析”,动荡于仕与耕之间已有十余年,他已厌倦了也看透了官宦生活。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