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底槽清泥料的特点,顶级底槽清和普通底槽清的区别
1、质地特纯,泥质细腻、成色稳重,呈棕色,在近代制壶名家广泛使用。
2、原矿底槽清,产于江苏宜兴黄龙山系,紫泥原矿大致可分:头糟青、二糟青、底糟青等三类,本名泥产于紫泥最底层,质量之佳,为历代陶人推崇之首,亦为数百年来经典名器,及已故顾景舟大师最钟爱之名泥;此泥矿名称,因宜兴产地方言沿用已久,为恐混淆,故用其音直译文字,以底糟青名之。
2.紫砂泥料的分类,紫砂泥料分类大全图片
1、天青泥:其质细腻呈青蓝色,产于清代中期,现已失传。
2、底槽青泥:位于矿层底部,块状中有青绿色的“鸡眼”、“猫眼”,色呈偏紫泛青,细而纯正,十分稀少 。
3、红棕泥:位于矿层中部,呈紫红色、紫色,隐现绿色斑点,质软致密,间有微小的云母闪烁。
4、大红泥:位于矿层中,少量出现。云片状结构,呈紫红色泽,鲜艳明丽。 矿层分布不同,烧成温度范围较宽,其最佳烧结温度在1180℃左右
5、本山绿泥类: 俗称“本山绿泥”,古名“梨皮泥”。矿土呈淡绿色层片状,烧成陶后现梨皮冻色(米黄色)。产于黄龙山岩层与紫泥共生矿层中,仅数厘米厚,位紫泥上层与岩板间,俗称“龙筋”。其矿物组成为水云母、高岭石、石英及少量的铁氧化物。
6、本山绿泥:采掘量极少,不易制作大件产品,仅作小件产品和作“化妆土”,加入适量作色剂可变化成个色装饰泥。
7、百麻子泥:色与本山绿泥相似,质地粗。位于紫泥上层,且杂质较多,须精拣方可合用,成陶后现淡墨色。
8、红麻子泥:色似紫泥,质地粗。位于紫泥上层,间夹星点麻子绿泥,成陶后呈桃红色。
9、红泥类: 俗称“朱泥”、“朱砂泥”、“石黄泥”。因其成陶后,色似“朱砂红”故名。产于宜兴任墅赵庄山,嫩泥矿层底部,质坚如石,其含铁量高,产量甚稀。矿土外观呈砖红夹层,以黏土为主的粉砂岩土,可单独成陶。红泥收缩率大,烧成温度在1080℃左右,常制小件器物。七十年代中期,此种红泥甚缺,既改用川埠红泥加嫩泥替代,矿土呈土黄色,石质坚硬,成陶与其相似,八十年代以洑东红泥制壶,其玻璃相重,烧成温度在1050℃左右,成陶后色朱红,声脆亮。
3.生普用什么泥料的壶泡最好,生普用紫砂壶泡好还是用盖碗泡好
1、生普洱茶最适合用段泥紫砂壶来冲泡,段泥透气性很好,色浅,给人以清爽洁净的感觉,所以适合生普。
2、普洱生茶是指用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以自然的方式陈放,不经过人工“发酵”、“渥堆”处理,但经过加工整理、修饰形状的各种云南茶叶(饼茶、砖茶、沱茶、龙珠)的统称。
3、普洱生于海拔1200~1400米亚热带、热带山地森林中。越南北部、泰国、缅甸、印度也有分布。
4、普洱主要产于云南,由北向南分别是保山市、临沧市、普洱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生于海拔1200~1400米亚热带、热带山地森林中。越南北部、泰国、缅甸、印度也有分布。稀有种。野茶树(包括栽培型野茶树)又名普洱茶,在云南南部和海南均有分布。其中云南有树龄达1800多年的“茶树王”,为较大的植株,当地虽已采取措施进行保护,但植株仍在受到人为干扰,如不加强管护,将有被摧残致死的危险。随着云南人口的增加,天然林急剧缩减,同时每年“清明节”前后上山采野茶叶的人众多,野茶树也日益减少。
4.普洱茶用什么泥料的壶冲泡最好,目前口碑最好的高端普洱熟茶
1、普洱熟茶可以用紫砂壶冲泡,紫砂壶有良好的透气性与吸附作用,冲泡普洱茶可以提高茶汤的醇度和亮度。一般选择大一些的紫砂壶,比如180-220毫升,以红泥、降坡泥、本山绿泥的紫砂壶为佳。
2、生普洱茶最适合用段泥紫砂壶冲泡,段泥透气性很好,色浅,给人以清爽洁净的感觉,所以适合生普、黄茶、绿茶和白茶之类茶汤较浅的茶叶。此外,用紫泥和红泥来喝生普也是可以的。壶型方面,生普茶叶的体积较大,要求保温时间长,因此需要用容量较大(200ml就好,250ml也行、较高深窄长的紫砂壶冲泡,如石瓢、西施壶。
5.翡翠木那料的特点,翡翠7个档次对照表
1、翡翠木那料有满色料、红皮壳、点状棉等特点,而且木那翡翠的颜色均匀,水头也非常好。木那翡翠大多都有红色的皮壳,整体的裂纹少,颜色也比较多。
2、在观察木那翡翠的内部结构时,还能看到内部有明显的点状棉,看起来很像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