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生活>

拨冗参加说法对吗(拨冗出席用于什么场合)

拨冗参加说法对吗(拨冗出席用于什么场合)

更新时间:2022-05-03 01:50:48

目前,家校关系存在着“教育理念不同,互相拆台”“责任边界不清,互相抱怨”“家校纠纷不断,你防我范”等现象。学校应该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结合多年工作实践我认为,应当围绕以下“十个一”让家校合作走向“深度”,有效构建家校育人共同体。

回到一个中心——以学生为中心。在家校互动中,学校经常会用到“感谢支持”“请您拨冗参加”等字眼,这种礼节性的“客套”背后潜台词是家校关系隔膜——学校是学校,家长是家长,学校与家长的联系纽带学生被抽离了出来。因此,家校共同体建设的首要问题就是要以学生的成长为中心。凡事强调从孩子成长出发,这样更能够明晰家校合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也才能够拉近家长、学校、教师之间的距离,让家长“看见”自身责任,从而主动与学校配合。

明确一个身份——家长是孩子的终身老师。当孩子的成长出现问题时,总是有一种声音在打击教师的教育自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尽管学校在教育学生方面起主导作用,但学校和教师务必让家长明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这样才能更加清晰家校双方责任,更加有效推进家校合作工作,也更能提醒家长明确自己的责任,时时处处在孩子面前树立良好榜样。

建立一个机制——沟通联系机制。家长对教师工作不理解,是导致家校彼此抱怨的一个常见问题。因此,学校应当建立一个沟通机制,让家长了解教师工作状况,要求家长不能在上课期间打扰教师,尽量给教师足够的时间与空间投入教学和日常管理。家长遇到事情可以给教师留言,但不能要求马上回复。如果家校双方事先确定可以联系的时间及方式,彼此就能多一些理解、少一些抱怨。

创新一种形式——家长会形式。家长会的出发点是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学校应尝试打破“学校说,家长听”的传统格局,大胆创新,为家校互动提供平台载体,积极构建“专家与家长说”“家长与家长说”“家长与学校说”“小片区家长会”“男生家长会”“女生家长会”等多元形式的家长会。因为多元、立体、平等的家长会议平台,才能最大程度激发家长探讨教育、共同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热情。当家长主动参与学校教育,主动寻求教育孩子的灵丹妙药,孩子的成长问题方能迎刃而解。

创设一种关系——不攀比的平等关系。现实中,个别家长或存在思想认识问题,或因为个人工作与职业等问题,不爱与学校打成一片。还有的是觉得孩子成绩不理想,认为与学习成绩好的家长说不到一起。总之,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林林总总的原因归结在一起就是攀比心理作祟。因此,学校和教师应当通过平时的家校互动,让存在这种想法的家长摒弃偏见,消除心理顾虑,让家长充分感受来自学校和教师的和谐平等。

发挥一个作用——家委会和家长学校作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单纯依靠学校一己之力势单力薄,需要构建和谐的家庭、学校、社区合作关系。学校应当充分发动家委会为学校发展献策献力、排忧解难,充分发挥家委会参与学校管理和监督作用。同时,学校还要以家长学校为载体,向家长传达学校理念、教育知识,切实提高家长素质,提高家庭教育质量。

坚持一个传统——适时家访。由于沟通联系的渠道多了,如今学校传统的家访越来越少。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学校和教师只有适时走进家庭,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只有面对面与家长沟通交流,才能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增进家校感情,才能寻求家长的配合、增强教育学生的有效性。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传统家访也是一项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特殊课程。

营造一种风气——师德廉政。学校里如果有教师搞有偿家教,就会使其他教师失去平衡心,教师之间互相攀比,从而导致有偿家教愈演愈烈。为此,学校应当杜绝有偿家教,加强师德教育,营造一种风清气正的风气,这样才能让教师安心任教、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才能让家长放心走进学校、走进教师。

确定一个节日——家长节。学校与家长的互动功在平时,但也应当有一定的仪式感。比如,我校将每年11月确定为家长节,开展系列活动:开设专家讲座,让家教经验有引领;举行家长论坛,让经验分享有平台;召开家长会,让家校沟通有载体;召开家委会会议,让家长的申诉建议有渠道;设立家长开放日,让家长能够“看得见”课堂……这些活动体现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增强家长的参与感,凸显家长在学校管理中重要作用。

开展一项评选——评选最美家长。学校应当让家长更加清晰地知道在平时家校配合中,家长需要做什么和应该怎么做,这样才能切实增加家校合作的有效性。因此,学校应当有一个明确的家长发展目标,而更有效的做法就是开展优秀家长评选活动。学校通过制定优秀家长标准,让家长学有榜样、赶有方向,从而与学校相向而行、步调一致。

总之,学校要提升家校共育水平,就应当回到家校关系的原点上思考家校问题。学校要直面家校合作难题,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思考家校合作,深化家校合作深度,积极推进家校共同体建设,从而让家校关系从“隔阂”“配合”逐步走向联合、走向融合。

(作者系闽南师范大学泉州市洛江区附属小学校长)

《中国教师报》2021年02月03日第13版

作者:陈松信

,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