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情的起因要从一则新闻说起——
讲的是湖南省一位大爷在壶瓶山救助了一只世界级濒危的鸟类。
大爷很V5,但是编辑部众小编看到后,却仿佛如鲠在喉般难受啊……
这只鸟的名字叫做「鳽」。
唉?这字儿不认识……翻了新华字典,没有。
通过查阅在线的古汉语字典,大家才最终找到了答案。
但是,更让人难受的事情发生了:
就这屏字你能读出几个?
没想到小学毕业这么多年,又重新被大面积生字给难倒了。
在新华字典中,仅以“鸟”为偏旁部首的汉字就有超过100个;在古汉语字典中,以“鳥”为偏旁部首的汉字有超过300个;而如果再扩大查询范围,在康熙字典中,这一数字将飙升至900 !
负责任地讲,绝大部分我们平时都没见过……
为什么这些字这么难读啊?
这些生僻字都是怎么来的?
就这样,小编一颗不服输的科普心又重新被点燃了!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些生僻到令人劝退的鸟字旁汉字。
万幸啊!
绝大部分鸟字旁现在都不用了
鸟字旁的汉字基本都和禽类有关。
这些鸟字旁、有时连输入法都拼不出来的生僻字并非是现在生造出来的,大部分在古时已经存在了。
每当古人们发现了鸟字旁生物,往往会根据它们的体形样态、颜色花纹、动作习性,乃至鸣叫声,进行了粗略的分类,并造出不同的字分别命名。
比如说在古汉语中「路」这个字有“大”的含义,古人用「鹭」字也就是指一种大型水鸟。
这么看本也非常合情合理,但问题就出在,相比牛、马、犬、猪等与人类关系更密切的动物,古人对鸟的认识并不算深入,有的只是根据视觉或听觉特点就简单进行了命名。
这就造成了鸟字旁汉字出现得越来越多。
在这些古代的鸟名中,有的沿用至今,就比如「鸳鸯」。
另外一些鸟名则不再为人所知晓,在民间多以俗名替代,比如八哥,古名「鸲鹆 qú yù」就很少有人知道了。
于是一大批鸟字旁的汉字就这样尘封在了古籍里……
上个世纪初,西方分类思想传到了我国。
鸟类学家们为了重新给这些鸟确定中文名字,开始着手寻找特定的汉字。
常用字不够,古书中的鸟字旁就被再次启用了。
这些所选择的字除了要兼顾鸟类的特征,还得是在日常生活中已经不常用的,否则便容易和大家既有的认知混淆。
因此这批“考古”而来的鸟名中,自然保留了大量我们可能见都没见过的生僻字。
此外,也有部分生僻字或来自对外语单词的音译,或直接来自日本对鸟类的汉字表达。
以上就是为什么鸟字旁的汉字又多又难读的原因所在了。
大家都是鸟字旁的
怎么差别这么大?
了解了这些汉字的来源,我们再来一起认识一下它们以及背后的那些鸟字旁生物。
首先我们用非常巧妙的方式,快速地略过一些常见字。
咳,那么就从新闻中的「鳽」正式开始吧↓↓
jiān
鳽
一切都是由上边这个愣愣的小家伙引发的……
海南鳽,这是我国特有的鸟类,被列全球性极危物种。
由于它主要栖息于高山密林中的山沟河谷中,又喜欢夜晚活动,白天多隐藏在密林中,是全球被记录的次数最少的鸟类之一,因此海南鳽也被称为“世界上最神秘的鸟”。
其实把毛捋顺了也还是蛮好看的。
qú
鸲
一种体型非常小的鸟类,
但是颜值相当能打啊!
随意放几张图大家感受一下↓↓
再看看未出生的山蓝鸲的蛋↓↓
越看越像提夫尼蓝,
透着那么金贵。
wú
鹀
鹀科是雀形目的一个大科,种类繁多。
这个科类的鸟最大特点是萌萌哒
喙呈圆锥状而较尖,
且喙紧闭时上下喙间有缝隙。
黄胸鹀俗名“禾花雀”,
它们每年迁徙时落入捕鸟人的网,
被卖给餐馆、商贩,
近几年已经开始罕见,
生生由无危变成了濒危物种……
yù
鹬
乍看上去好像有点陌生,其实组个词立刻就熟悉了——「鹬蚌相争」
这种鸟类有“三长”的特征:长嘴、长脖子、长腿。
一般我们能在海滩和浅水区域看到它们捕食。
guàn
鹳
这只长得又瘦又高的鸟就是鹳了,属于大型水鸟科,广泛分布于比较温暖的地带。
鹳有很多分类↓↓
这种自带蛮横眼神一看就不好惹的叫做鲸头鹳,一般生活在非洲地区。
像是这种生活在我国的白鹳↓↓
看起来就和善了许多。
huán
鹮
这类鸟的最大特征是,有一个细长而向下弯的喙。
我国可以看到白鹮和朱鹮。
在美洲还有一种红鹮,应该称得上是鸟字旁生物里最“当红”的小生了。
看,多红。
shī
䴓
这种鸟类广泛分布于欧洲、亚洲和澳洲。
据说它们喜欢在洞里筑巢,到了秋天还会储存食物以便过冬。
更神奇的是,它能头向下尾朝上往下爬树……
méng
鹲
鹲生活在热带海洋上,它们常常成群在海岛陡崖上筑巢,潜到海水里捕捉鱼和乌贼。
最有特色的就是它超长的尾羽,飞行时的姿势优美级了!
cāng
鸧
gēng
鹒
鸧鹒就是我国常见的黑枕黄鹂,通体金黄色,两翅和尾黑色。
早在《诗经》中就有对它的记载: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
鸧鹒喈喈,采蘩祁祁。
tuǒ
鵎
kōng
鵼
这个名字就是来源于Toucans的音译了。
鵎鵼生活在南美洲,也叫巨嘴鸟,有一个大嘴巴的鸟。
整个身体有一半是嘴,长相颇为粗犷。
但是幼年时又萌得可爱↓↓
每每看到这个样子,总觉得与其说它脑袋上长了张嘴,还不如说是头就长在嘴上……
pì
䴙
tī
䴘
䴙䴘是一种小型水鸟,一般生活在有芦苇或水草的水域,以吃鱼虾为生。
在北京最常见到的是小䴙䴘和凤头䴙䴘,其中凤头䴙䴘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两只刚从理发店出来的凤头䴙䴘亲切攀谈
chī
鸱
xiū
鸺
额……虽然学名听起来晦涩生僻,但一看模样就知道是猫头鹰了。
以前管猫头鹰叫夜猫子,因为它们白天在树洞中休息,夜间出来捕食。
现在管能熬夜的人叫夜猫子,因为我们白天哈欠连天,晚上精神抖擞……
jiāo
鹪
liáo
鹩
鹪鹩是一种小型鸟,长得普普通通,没事儿还老翘着尾巴~
越是这样越不能小瞧它啊,因为若是比起鸣唱来,鹪鹩绝对能排进“王者”段位。
就有一个问题,小家伙太活泼了,不论春夏秋冬,一年四季,这货可以随时开启“麦霸”模式……
xiū
鸺
liú
鹠
唉?这不是刚才那个猫头鹰?
它叫鸺鹠,长得很像猫头鹰,但是身长只有十几厘米,俗称小猫头鹰。
你问怎么能领养这个萌萌的小家伙?
恐怕是养不到了,和鸱鸺不同,鸺鹠可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并且人家是真正的猛禽啊!
由于篇幅有限
知道小编在输入法里翻了多少页
才把这些名字打出来吗T_T
关于鸟字旁的内容我们今天就先说到这里。
你还认识哪些奇特的鸟类?
评论区里聊聊呗~
本文部分素材整理自中国国家地理、三联生活周刊、鸟网、英国那些事儿、乌呀、保东尼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