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给家长们开了一个讲座《孩子教育中的“逆”与“顺”》,其中说到“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的观点。这个观点得到了家长们的认同,也引起了一些家长的恐慌:我自己不够优秀,复印原件不够好,孩子这个复印件,还能优秀起来吗?
我想对家长们说,大可不必恐慌。
孩子的教育是一件十分复杂的事情,很多事情都很难说,原因就在于孩子是一个人,是一个有自己想法、有自己主观能动性的人。说他是复印件,这只是强调父母要注意给孩子以正面影响。然而,这个复印件不是复印机上的复印件,印什么它就有什么;孩子这个复印件不是这样,很多时候,你复印了,却印不上去;有些时候,你没有复印,他却自己生长出来一些新东西。所以,很多家长不够优秀,但孩子却异常优秀,孩子的成长不需要家长帮助,他自己就可以优秀起来。
也有很多非常优秀的家长,孩子却是一个一事无成的败家子。大学教授的孩子考不上大学的也多的是,政治家的孩子大多成不了政治家,文学家的孩子大多不会写文章,其中的道理也在这里。
法国大文学家萧伯纳,有一天碰到了一个非常漂亮的明星,明星对他说:“咱俩结婚,孩子一定是最优秀的,他有你一样的大脑、我一样的外表,是内外皆美的一个人。”萧伯纳冷冷地说:“如果他有你一样的大脑、我一样的外表,怎么办?”这是一个文苑佳话,但它说明的道理跟我们的观点是一样的:孩子对家长的继承、受家长的影响是一件非常难说的事。
孩子的成长70%在自己,30%在家长。这是一般情况,具体到每一个孩子身上又都是不一样的,有些孩子容易被家长影响,家长说什么他都听;有些孩子油盐不进,谁的话都不听,谁也影响不了他。但是,听话的孩子未必一定成才,不听话的孩子也未必成不了才。所以,前天我在讲座中说,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孩子与孩子之间都是不一样的,教育孩子必须因人而异,因人而异的前提是家长对孩子要有一个非常透彻的认识,对症下药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说到这里,家长们不可得出这样的结论:既然家长对孩子的影响不是一定的,那么我就没有必要注意去影响他了。以上所讲只是想告诉那些自以为不够优秀的家长不要悲观,你不够优秀,孩子照样可以优秀起来。
然而,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对孩子的影响依然不容忽视。教育孩子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孩子懂事前和孩子懂事后。
懂事前,抓住两点不放松:1.孩子一定要成为“正人”;2.给孩子养成一个好习惯。不懂事的孩子学习的好习惯抓住以下几点:1.上课不走神,2.当天所学必须全部会,3.作业不做完不干其他事,4.作业必须独立完成且争取全对,5.字迹必须工工整整。犯了不可容忍的错误必须挨揍,不讲那些他听不懂的道理,不跟他啰嗦。
懂事后,自己认为不够优秀的家长最好的办法就是“示弱法”:打内心里承认自己不够优秀,承认自己不如孩子,并且直接告诉孩子:我不如你,我的想法只是建议,你可以听也可以不听——其实越是这样,孩子越是听。
最怕的是楞“充大”:我是你老子,我不可能不行,什么时间都是你老子,什么时间你都得听我的。不够优秀的家长,孩子上了初中之后,常常就没有孩子认识问题深刻了,你的观点、看法常常不一定对,你还逼着孩子承认你是对的,时间长了还行吗?一旦孩子从内心里彻底与你决裂,你的教育与影响就彻底失去了作用。所以,在孩子懂事之后,保持孩子不讨厌你,不拒绝你,是你教育孩子第一重要的事。不再打孩子大概是你不让孩子拒绝你的办法之一。
教育孩子是一门大学问,谁也没本事一次性把它说个透,以上意见供那些对这些问题有需求的家长借鉴。
,